摘要:2025 年 3 月 21 日,老鹰ITC宣布对外国制造的半导体器件及其下游产品和组件启动 337 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43)。此次调查由爱尔兰公司 Longitude Licensing 和 Marlin Semiconductor 发起,指控
一、事件背景:老鹰 ITC 正式启动半导体 337 调查
2025 年 3 月 21 日,老鹰ITC宣布对外国制造的半导体器件及其下游产品和组件启动 337 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43)。此次调查由爱尔兰公司 Longitude Licensing 和 Marlin Semiconductor 发起,指控相关产品侵犯其 4 项美国专利(专利号:7,745,847、9,093,473 等),并申请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列名被告包括台积电、苹果、联想等国际巨头,调查结果可能影响相关产品对美出口。根据流程,ITC 将在 45 天内确定调查周期,救济令生效 60 日后具终局效力。337 调查的影响与历史案例。
337 调查是老鹰针对进口产品知识产权侵权的常用手段,若裁定侵权,相关产品可能被永久禁止进入老鹰市场。历史上,我们企业在光伏、电子配件、智能穿戴等领域多次涉案,例如:
2024 年光伏 TOPCon 电池案:天合光能起诉竞争对手,涉及专利侵权,案件合并调查预计 2026 年结案;
2022 年电池案:部分企业因缺席判决被发布排除令;
2019 年半导体设备案:Globalfoundries 起诉台积电、联想等,最终部分企业通过和解或技术替代规避风险。
关键规律:我们企业应诉胜率超 50%,且头部企业更倾向通过技术升级或专利布局应对挑战。
二、核心受益板块与上市公司
老鹰对华半导体领域的技术限制,客观上加速了国内自主可控进程。此次调查涉及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等环节,相关国产替代企业或迎发展机遇:
1. 半导体设备
逻辑:若海外设备受限,国产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需求望提升。
中微公司:刻蚀机领域龙头,5nm 工艺已实现量产,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代工厂;
北方华创:平台型设备企业,涵盖光刻机(参股上海微电子)、PVD/CVD 等,14nm 及以上工艺设备实现国产突破。
2. 半导体材料
逻辑:硅片、光刻胶等材料是制造核心,国产替代空间大。
沪硅产业:国内硅片龙头,300mm 大硅片打破海外垄断,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立昂微:硅片、功率器件双主业,12 英寸硅片量产推进,受益于新能源与车规级需求。
3.芯片制造与封测
逻辑:代工厂与封测环节若受供应链影响,国产产能望获份额。
中芯国际:国内最大纯晶圆代工厂,28nm 及以上工艺产能占比高,积极布局先进制程;
华虹半导体:专注特色工艺(如功率器件、物联网芯片),产能利用率稳定;
长电科技:全球第三大封测厂,SiP、FC 等先进封装技术领先,深度绑定国内设计企业。
4.芯片设计
逻辑:下游应用(如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若转向国产供应链,设计环节受益。
韦尔股份:图像传感器芯片龙头,车载 CIS 市占率全球第二,国产替代需求明确;
斯达半导:IGBT 模块领军者,车规级产品打破英飞凌垄断,新能源车市场高速增长。
三、风险提示
337 调查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需关注涉案企业后续应诉进展;
半导体行业周期波动、技术迭代速度快,企业研发投入与商业化能力为长期关键。
老鹰对华科技限制持续升级,337 调查既是挑战亦是机遇。国内半导体产业链企业需强化专利布局与技术攻坚,以国产替代应对外部冲击。投资者可关注上述板块中具备自主技术壁垒、客户资源优质的龙头公司,把握产业升级主线。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