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一旦跨过六十岁的门槛,身体就如同运转多年的老机器,各部件逐渐显出疲态。曾经那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如今可能悄然埋下健康隐患。就拿早起这件事来说,很多人秉持 “早睡早起身体好” 的理念,可对于六十岁往上的老年人,早起未必总是好事,稍不留意,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小
人一旦跨过六十岁的门槛,身体就如同运转多年的老机器,各部件逐渐显出疲态。曾经那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如今可能悄然埋下健康隐患。就拿早起这件事来说,很多人秉持 “早睡早起身体好” 的理念,可对于六十岁往上的老年人,早起未必总是好事,稍不留意,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折腾。
黎明即起,血压 “狂飙”
天刚蒙蒙亮,不少老年人就迫不及待地从床上爬起,准备开启新一天。但此时,他们的身体正处于一天中最 “脆弱” 的时段。老年人晨起时,身体的各项机能尚未完全苏醒,血液循环宛如刚发动的老旧汽车,还未顺畅运行。研究明确指出,清晨刚睡醒的头两小时,堪称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期。在这个时间段,因血压的陡然变化,脑梗、心梗甚至猝死等悲剧时有发生。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刚睡醒时,人体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压极易瞬间攀升。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清晨,室外气温较低,血管受低温刺激收缩得更为厉害,血压就像失控的火箭般飙升。此时,大脑的供血往往跟不上血压的变化,老人可能会突然感到头晕目眩,严重时甚至直接晕倒在地,更有甚者会引发脑卒中,危及生命。
有些老人习惯一睁眼就猛地坐起,紧接着快速下床活动,这样的动作无疑是在给脆弱的血管 “火上浇油”。正确做法应是: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老人醒来后,先安静地在床上躺一会儿,轻轻活动活动手指和脚趾,促进末梢血液循环;随后慢慢坐起身,在床边稍作停留,待头脑彻底清醒后,再缓缓起身下床。
破晓出行,肺腑蒙尘
清晨,街道上常能看到一群群晨练的老人,他们认为此时空气清新,是锻炼的绝佳时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早晨,尤其是秋冬季节,空气中宛如悬浮着一个看不见的 “污染大礼包”。雾霾、尘埃以及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空大量积聚。
研究发现,清晨 6 点到 8 点这段时间,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达到峰值,而冬季的空气污染状况更为严峻。老年人的肺功能本就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恰似一台老旧的空气净化器,净化能力大不如前。在这样的环境中晨练,每一次呼吸都如同将污染物源源不断地吸入肺腑,长期如此,极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甚至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明智之举是:耐心等待太阳升起,阳光如同大自然的 “清洁卫士”,驱散阴霾,改善空气质量后,再出门锻炼。倘若当日空气质量不佳,不妨选择在室内活动,比如播放一段广播体操视频,跟着节奏活动活动筋骨;或者在客厅中,慢悠悠地打一套太极拳,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避免吸入污浊空气。
晨起劳作,骨骼 “抗议”
一些老人仿佛被上了发条,清晨一睁眼,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家务劳作。扫地、拖地、洗衣服,忙得不亦乐乎,似乎比年轻人还要精力充沛。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骨质密度逐渐下降,关节软骨也变得越来越薄。清晨刚起床时,身体的肌肉和关节还处于 “半梦半醒” 的状态,尚未完全适应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做家务,尤其是弯腰拖地、长时间蹲着洗衣服或者手提重物等动作,对膝盖、腰椎等关节和肌肉而言,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不少老人就是因为在清晨急于干重活,结果一个不小心,闪了腰、扭了筋,严重的甚至导致骨折,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诸多麻烦。
合理的做法是:不妨先享受一个悠闲的清晨时光,等上午身体充分活动开,关节和肌肉都进入良好状态后,再有条不紊地做家务。让身体逐步适应劳动强度,避免因过早过度劳累而受伤。
空腹生冷,胃肠 “喊疼”
许多老年人有这样的习惯:早上起床后,端起一杯凉水一饮而尽,认为这样可以清肠排毒。然而,他们的胃肠功能已大不如前,如同脆弱的 “小树苗”,难以承受这般刺激。清晨空腹时,胃肠道本就较为敏感,一杯凉水下肚,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极易引发胃部不适,甚至导致腹泻。
再者,清晨时分,胃酸分泌相对较多,此时若再进食冷饭、冷菜,就如同给胃肠道套上了 “紧箍咒”,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能诱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为了呵护胃肠健康,早上醒来,不妨先喝一杯温热的开水,温润一下肠胃;早餐选择温热的食物,比如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一杯香醇的热牛奶,或者几块刚出炉的热面包,让胃肠在温暖与舒适中开启新的一天。
憋尿不起,膀胱肾脏 “罢工”
有些老年人在半夜或清晨有了尿意,却因贪恋那片刻的温暖被窝,懒得起床,想着再眯一会儿,结果这一憋就是一两个小时。可他们不知道,憋尿对膀胱和肾脏的伤害极大。长时间憋尿,尿液在膀胱内潴留,为细菌滋生创造了 “温床”,极易引发尿路感染。若细菌上行至肾脏,还可能对肾功能造成损伤。
特别是患有前列腺增生的男性老人,憋尿更是 “大忌”。经常憋尿,极有可能引发急性尿潴留,导致尿液无法排出,那种痛苦让老人坐立难安,最终只能前往医院导尿,遭受更多折磨。
所以,一旦有了尿意,千万别硬憋着,应及时起身排尿。若夜间频繁起夜,这可能是前列腺或膀胱发出的 “求救信号”,建议尽快前往医院检查,找出病因,及时治疗。
早餐油腻,血糖血脂 “失控”
走进早餐摊,常能看到一些老年人惬意地吃着油条、咸鸭蛋,或是捧着煎饼果子大快朵颐,甚至有人早餐就选择吃肉。这些高油高脂的食物,虽满足了味蕾,却给身体带来了沉重负担。高油高脂的早餐,会让血脂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如同给血管里注入了浓稠的 “泥浆”,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还有些老人钟情甜食,认为能快速补充能量。但糖分摄入过多,会使血糖像坐过山车般波动不稳定,长期如此,无疑大大增加了患糖尿病的几率。
老年人的早餐应追求清淡、营养均衡。可以煮一碗燕麦粥,搭配一个水煮蛋和几片全麦面包;也可以选择一杯豆浆,配上一些豆制品和新鲜水果。这样的早餐,既能提供充足的营养,又不会给身体的代谢系统增添过多负担。
跨过六十岁,生活节奏不妨慢下来,别再用年轻时的习惯肆意折腾自己的身体。日子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需要用心去养护;身体则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只有悉心呵护,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悠然自得地享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辽沈晚报抚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