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字奇态横生——鲜于枢书法尺牍《致澄虚真人札》高清完整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5 08:00 2

摘要: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元代书法史上与赵孟頫并称的巨擘。其祖籍渔阳(今北京蓟县),一生仕途坎坷,曾任太常寺典簿等职,性格豪放不羁,常以酒助兴,醉中挥毫。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元代书法史上与赵孟頫并称的巨擘。其祖籍渔阳(今北京蓟县),一生仕途坎坷,曾任太常寺典簿等职,性格豪放不羁,常以酒助兴,醉中挥毫。

元代书法处于南宋“尚意”书风的余绪与金代奇崛风格的夹缝中,鲜于枢与赵孟頫共同推动复古运动,主张回归晋唐法度。然而,不同于赵孟頫以“秀逸”为宗,鲜于枢的书法更强调雄强恣肆,尤以行草书成就卓著。

《致澄虚真人札》是鲜于枢晚年行草书代表作之一,内容为致友人澄虚真人的信札,提及家眷病况及诗作近况。此作创作时间虽无确切记载,但据其书风推断,应属鲜于枢晚年成熟期作品。

元代文人多推崇含蓄蕴藉,鲜于枢却以“河朔伟气”独树一帜。柳贯称其“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陈绎曾更记录其作书时“嗔目伸臂,大呼‘胆!胆!胆!’”的狂态。

这种性格投射于书法,形成“雄强放肆”与“法度谨严”的矛盾统一。《致澄虚真人札》中,一些字结体险绝,却因笔力沉厚而无倾覆之虞,正是此矛盾的完美体现。

赵孟頫曾坦言:“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 二者虽同倡复古,但赵书以“秀逸”为宗,鲜于枢则以“雄强”见长。

20世纪以来,学界多将鲜于枢视为赵孟頫的“陪衬者”。但近年研究发现,其书风中的“破坏性”因素,实为元代书法突破晋唐框架的重要尝试。这种“法度内的反叛”,比赵孟頫的纯粹复古更具现代性启示。

【释文】

枢顿首奉记。澄虚真人函丈,新妇不时发热。小女亦三五日一次发热,谨令诣前,欲得一方。多服药为佳。近闲作得支离支诗十首,旦晚书呈也,枢顿首,澄虚老仙。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来源:汉府古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