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病理学之父:炎症是癌症的祸根,提醒:患上4种炎症不能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11:41 1

摘要:肠道是吸收营养的地方,可一旦它发炎,摄入的食物就像泼进一锅烂泥里。肠炎常常起初只是肚子咕咕叫、拉肚子、胀气,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吃坏了东西,凑合凑合就过去了。

癌症,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背后常常藏着一条“老路”——慢性炎症

德国著名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早在19世纪就提出:“癌症的根源之一,是长期存在的炎症。”

这个观点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炎症就像家里的火苗,起初可能只是厨房里的一点烟气,但没人管的话,一点点就能烧掉整栋房子。

很多人以为炎症就是感冒发烧,其实错得离谱。

有些炎症不疼不痒,表面风平浪静,身体里却早已暗流汹涌。尤其是下面这4种炎症,拖得越久,身体受的苦越深,甚至可能一步步滑向癌症。

肠道是吸收营养的地方,可一旦它发炎,摄入的食物就像泼进一锅烂泥里。肠炎常常起初只是肚子咕咕叫、拉肚子、胀气,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吃坏了东西,凑合凑合就过去了。

但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尤其是吃得不多却总觉得肚子胀、便便总是稀的、甚至带有粘液或血丝,就要警惕了。

慢性肠炎拖着不治,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容易让肠道黏膜一直处在“受伤—修复—再受伤”的循环中。时间一长,黏膜细胞可能就会发生癌变。有研究发现,慢性肠炎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常人高出数倍。

特别是那些喜欢吃腌制咸菜、辣条、泡面、油炸食物的人,肠道受到的刺激更大。长期吃这些东西,相当于天天往肠子里撒辣椒粉和工业盐,肠道很容易“破皮发炎”。

很多人以为胃炎就是吃点胃药就好,殊不知,胃炎是癌前病变的“预备队”。尤其是那种常年反酸、烧心、饭后胀饱感明显、口臭严重的慢性胃炎,很可能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这个细菌并不罕见,全世界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感染它。在中国,感染率更高。但它不是随便躺着的“乘客”,而是会在胃里“啃墙皮”的捣蛋鬼。它能破坏胃黏膜,让胃壁变薄、变脆,慢慢发展成胃溃疡,最终甚至变成胃癌。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很“日常”——共用筷子、喝同一杯水、亲吻孩子嘴巴都可能传播。一些家庭里,全家三代人都感染,就是因为生活习惯没注意。

治疗这种细菌并不难,用抗生素搭配专用药物,一般一个疗程就能搞定。但关键是,得查出来。那些老是说胃不舒服却一直拖着不去检查的人,错过的可能不仅是好胃口,还有好身体。

别小看牙周炎,它不只是让牙齿松动、口气难闻那么简单。口腔里的炎症细菌,如果长期存在,可能会通过血液跑到全身,影响心脏、脑血管,甚至有研究指出,牙周炎严重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如胰腺癌)的几率也明显偏高。

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牙缝越来越大、牙齿开始松动,这些都是牙周炎的信号。很多人习惯拿盐水漱口或者吃点抗生素凑合,但这根本治不了根本问题。

牙周炎的根源在于牙结石细菌膜,这些东西就像锅底的黑垢,不用专门清理,怎么刷都刷不掉。只有去医院做洁牙,才能真正把“火源”清掉。

别等到牙掉了才后悔。牙齿是骨头的延伸,一个人牙齿不好,吃得少、嚼得差,营养跟不上,身体也就跟着垮下来。更别提长期炎症对全身免疫系统的消耗。

慢性盆腔炎是很多女性终身的“老毛病”。腰酸、下腹隐痛、白带异常,这些症状常常被误以为是受凉了、累着了、内分泌乱了,结果就是一拖再拖。这种炎症如果长期存在,可能会引发输卵管粘连、宫外孕、不孕不育,甚至与卵巢癌、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盆腔炎的“惯犯”行为包括:反复人流、产后不注意卫生、感染后不规范治疗。有些人靠自己买消炎药吃几天,症状一缓解就停药,结果炎症根本没彻底消,反反复复,拖成了慢性。

盆腔炎最怕的就是“拖”,拖久了,炎症像草根一样扎得越来越深。治疗起来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留下后遗症。

炎症是身体的“警报器”,但如果警报一直响,反而成了扰民的噪音。长期炎症会让身体的细胞不断地修复、增殖,就像反复贴补丁,补得多了,哪天补丁自己就变成了“坏布料”。

科学研究已经明确指出,肝癌与乙型肝炎、胃癌与慢性胃炎、宫颈癌与HPV感染、结肠癌与溃疡性结肠炎等都有密切关系。这些炎症往往早期并不严重,但却是癌症的“温床”。

身体其实早就给出信号,只是很多人不当回事。比如经常莫名其妙疲倦,肚子总是胀气,口腔里反复溃疡,排便习惯变了、体重悄悄掉了……这些都可能是慢性炎症在“说话”。

别把身体的“小毛病”当成日常,该看的病一定要看。比如肚子老不舒服,就需要做个肠镜或胃镜;牙龈出血就去口腔科洗牙;白带异常就要去妇科查个超声和分泌物。检查并不等于生病,它是防病的一部分。

吃饭也要有点讲究。少吃辛辣油炸的,多吃点胡萝卜、西兰花、番茄、山药、木耳这些对肠胃温和的食物。晚饭不要吃太晚,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再进食。

家庭里要分餐制,尤其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最好用公筷、公勺。刷牙别太用力,但要认真刷,每年洗牙一次。女性在产后、月经期要注意清洁,尽量避免非必要的妇科干预。

人这一辈子,有的病是命,有的病是拖出来的。炎症其实是身体给的“善意提醒”,别等它变成恶性事件才想起要对自己好。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于文杰,李晨,王小兰.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2):132-135.

[2]王丽,张志强.牙周炎与全身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4,59(4):210-214.

[3]刘欣,赵蕾.慢性盆腔炎与女性不孕关系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5,36(5):487-490.

来源:健康科普王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