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北京演完就奔深圳!安万秦腔剧团这波操作,观众为啥追着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1 11:33 2

摘要:谁能想到,秦腔这老艺术也能这么“赶场”?安万秦腔剧团前几天刚在北京把场子唱热,连歇脚的功夫都没怎么有,转头就带着家伙事儿南下深圳了。这一北一南的奔波,可不是瞎折腾,台下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早把答案说透了。

谁能想到,秦腔这老艺术也能这么“赶场”?安万秦腔剧团前几天刚在北京把场子唱热,连歇脚的功夫都没怎么有,转头就带着家伙事儿南下深圳了。这一北一南的奔波,可不是瞎折腾,台下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早把答案说透了。

先说说这时间线,真叫一个紧凑。据剧团工作人员透露,北京的演出是上周六收官的,最后一场《三滴血》谢幕时,台下观众迟迟不肯走,演员们返场加唱了两段才作罢。可这边刚把戏服、道具打包好,周日一早就装车往深圳赶,周三就在深圳大剧院拉开了帷幕,算下来中间就隔了两天,光在路上就耗了不少时间。有人问剧团成员累不累,他们笑着说:“累是真累,但一想到深圳观众等着听秦腔,就觉得值。”

不管是北京还是深圳,演出效果都超出预期。在北京演出时,剧场坐得满满当当,不光有常年听秦腔的老戏迷,还有不少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手里举着写有演员名字的灯牌,跟追演唱会似的。有位老戏迷李大爷,连续看了三场,每场都坐在第一排,拍了好多视频发朋友圈:“没想到在北京能看到这么地道的秦腔,安万剧团的演员功底真扎实,那唱腔、那身段,没的说!”

到了深圳,热度一点没减。深圳大剧院的工作人员说,演出票提前一周就卖得差不多了,不少在深圳工作的陕西、甘肃老乡,专门带着家人来听乡音。有位在深圳做程序员的小王,老家是西安的,他特意请了假来看演出:“来深圳五年了,还是第一次现场听秦腔,听到熟悉的调子,眼泪都快出来了,感觉一下子拉近了和老家的距离。”而且这次剧团还特意选了《五典坡》《火焰驹》这些经典剧目,既保留了秦腔的原汁原味,又在舞台布景上做了些小创新,加入了现代灯光效果,让老戏有了新看头,不少本地观众看完都点赞:“原来秦腔这么有意思,不是只有老人才喜欢。”

在我看来,安万秦腔剧团这波“连轴转”的演出,不光是在传播秦腔艺术,更是在搭一座桥,把北方的传统戏曲和南方的观众连在了一起。以前总有人说,秦腔只在西北火,到了南方没人看,可安万剧团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这种说法。他们没想着靠噱头吸引眼球,就是踏踏实实演戏,把最地道的秦腔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用实力说话”的态度,才是最打动人的。

其实这些年,传统戏曲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安万秦腔剧团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传统不是“老古董”,只要找对方式,就能吸引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观众。他们愿意花时间奔波,愿意为不同地区的观众调整细节,这种对艺术的敬畏和对观众的重视,才是让秦腔“走出去”的关键。

现在安万剧团在深圳的演出还在继续,接下来他们还打算去广州、厦门等地演出。相信随着这样的巡演越来越多,会有更多人爱上秦腔,爱上传统戏曲。毕竟好的艺术是不分地域、不分年龄的,只要有人愿意用心传承、用心演绎,就一定能收获掌声和认可。安万秦腔剧团这股子“折腾劲”,值得所有坚守传统艺术的从业者学习,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戏曲的新希望。

来源:爱秦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