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毛驴救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1 11:36 2

摘要:唐代宗大历年间,江南水乡有个书生名叫湛服礼,生得眉清目秀,腹中亦有几分才学,却偏偏生就一副傲慢心肠。他自恃读了几年的圣贤书,眼光竟比额头还要高,与人说话时,言语尖酸刻薄,全然不顾他人感受。乡邻见他皆避之唯恐不及,私下里都道:“这湛生空有一副好皮囊,满腹诗书却修

唐代宗大历年间,江南水乡有个书生名叫湛服礼,生得眉清目秀,腹中亦有几分才学,却偏偏生就一副傲慢心肠。他自恃读了几年的圣贤书,眼光竟比额头还要高,与人说话时,言语尖酸刻薄,全然不顾他人感受。乡邻见他皆避之唯恐不及,私下里都道:“这湛生空有一副好皮囊,满腹诗书却修不得半点儿口德。”

这年正是大考之年,各地学子纷纷收拾行囊奔赴京城。湛服礼自然也辞别家人,预备上路。别家学子或骑马或乘舟,唯独他别出心裁,骑着一头小毛驴赶考。

说起这头小毛驴,与湛服礼却有一段渊源。

十年前的一个春日,年方十五的湛服礼摇着一把折扇,一步三摇地在山间小路上散步吟诗。忽然瞥见路边草丛中卧着一头刚出生不久的小驴,瘦骨嶙峋,气息奄奄。原是附近农户家的母驴所生,这小驴出生不到半月便染了重病,主人家请来兽医救治无效,觉得晦气,便将它丢弃在这荒山野岭。

湛服礼俯身查看,见那小驴忽然抬起头,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望着他,虚弱地叫了一声。这声哀鸣竟触动了湛服礼心中那罕为人知的柔软处。他轻叹一声,自语道:“也罢,今日便做一回善事。”

他回家唤来老仆,二人小心翼翼地将小驴抬回湛家宅院。湛服礼也不去寻什么兽医了,自顾自翻起家中藏书,找出几本医书,照葫芦画瓢地开了一副药方。横竖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姑且一试。

谁知歪打正着,那小驴被灌下药汤后,竟渐渐有了起色。湛服礼见状大喜,连日按方抓药,亲自照料。不过月余,小驴竟奇迹般痊愈了,从此便在湛家安了家。

这小驴极通人性,对湛服礼格外亲昵,仿佛知恩图报。十年光阴荏苒,小驴长成了健壮的毛驴,对主人言听计从。故此番湛服礼赴京赶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骑驴而行。那驴儿也似知主人心意,四蹄生风,走得又稳又快。

这一人一驴行至第三日午后,来到一处山明水秀之地。但见远山如黛,近水含烟,路旁野花烂漫,蜂蝶翩跹。湛服礼正自陶醉于山水之间,忽见前方路旁大石上坐着一位老道士。

那老道士须发皆白,面色红润,身穿一袭洗得发白的道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他见湛服礼书生打扮,骑驴而行,似是有趣,便起身拱手道:“这位公子请了,贫道有礼。”

湛服礼正在赏景的兴头上,被老道士打断,心中不悦。他上下打量道人一番,见他衣衫简朴,鞋履沾尘,顿时生出轻视之心,冷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个牛鼻子老道。你们这些道士,整日装神弄鬼,说什么修炼长生,不过是欺世盗名,混口饭吃罢了。”

老道士闻言,面色微变,却仍保持礼节:“公子此言差矣,三教各有其道,何必出口伤人?”

湛服礼却越发张狂起来:“我读圣贤书,明世间理,最见不得你们这些江湖术士,仗着几句玄虚之言,骗些无知乡民。速速让开道路,莫要耽误小爷赶考。”

老道士气得胡须微颤,双目中闪过一丝异光,终是压下怒火,拂袖而去,留下一句话:“年少轻狂,不知敬畏,必遭其咎。”

湛服礼见老道士离去,得意地哈哈大笑,双腿一夹驴腹,继续赶路。

行了不到半里路,湛服礼忽听有人说话:“哎呀,不好了,主人,你今晚有大灾祸,性命堪忧啊!”

湛服礼四顾张望,不见人影,只当是那老道士使什么幻术捉弄他,便大声呵斥道:“是谁藏头露尾?快些现身,莫要装神弄鬼!”

那声音又响起来,带着几分焦急:“哎呀呀,这个世界上,还能有谁虔诚地称呼你为主人呢?是我,您骑着小毛驴啊!”

湛服礼这一惊非同小可,差点从驴背上摔下来。他稳住身形,低头看向坐骑,只见那小毛驴正扭头回望,一双大眼中满是忧虑之色。

“你、你为何会说话?莫非成精作怪了?”湛服礼颤声问道,手心里已全是冷汗。

小毛驴口吐人言,声音低沉而清晰:“我哪里是成精了?不过是见恩人即将大祸临头,拼着折损阳寿,也要开口警示。这一开口,犯了天条,要减我三年寿命哩。”

接着,小毛驴絮絮叨叨地道出原委。原来那老道士并非寻常人,乃是修行有成的得道之士,擅长五雷轰心之术。湛服礼无礼至极,惹怒了老道,当晚便要趁他熟睡时施展法术,取他性命。

湛服礼听罢,骇得面无人色,这才心生悔意,忙问该如何化解。

小毛驴道:“今夜投宿时,你需找掌柜要一根木头,放在床上,用被子蒙住。然后咬破中指,在额头上点一个红印,再躲到床底下,趴着一动不动。无论听到什么声响,切不可出来查看,更不可出声。切记切记!”

湛服礼连连点头,将每一个字都牢记在心。

日落时分,湛服礼寻到一家小小客栈投宿。他依言向掌柜要了一截木头,掌柜虽觉奇怪,但见他是读书人,只当是有什么雅趣,也未多问。

入得客房,湛服礼依小毛驴所言,将木头置于床上,以被褥覆盖。然后咬破中指,忍痛在额头正中点上一个血印。最后钻入床底,屏息静气,不敢稍动。

夜半时分,万籁俱寂,忽然窗外刮起一阵怪风,吹得窗棂咯咯作响。那风透窗而入,在屋内盘旋,绕着床铺旋转不止。湛服礼在床下吓得浑身发抖,冷汗浸透了衣衫。

忽然间,一道刺目白光闪过,紧接着一声震天霹雳,震得整间客房簌簌抖动。湛服偷眼望去,只见床上那截木头已被炸得粉碎,木屑纷飞。

然而那怪风并未离去,仍在屋中盘旋,仿佛在搜寻什么。湛服礼紧捂口鼻,连呼吸都几乎停止,一动不动地趴在床下。如此煎熬了不知多久,直到窗外传来第一声鸡鸣,那怪风才呼啸着飞出窗外,消失不见。

天色大亮后,湛服礼才战战兢兢地从床底爬出。但见满床的木屑粉末,心中后怕不已,若是自己躺在床上,此刻早已粉身碎骨。他对小毛驴的话再无怀疑,也对昨日对待老道士的轻狂言行悔恨交加。

日上三竿,湛服礼定下心神,收拾行囊继续赶路。小毛驴似乎也知主人逃过一劫,轻快地踏着步子。

行不到三五里路,果见那老道士坐在一株歪脖子大树下,似是在等候什么人。湛服礼急忙跳下驴背,快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在老道士面前,叩首道:“晚辈有眼不识泰山,口无遮拦,多有得罪,还望老仙长恕罪!”

老道士抚须微笑,目光却落在那小毛驴身上:“若不是这倔驴舍寿救主,你早就不在人世了。也罢,吃一堑长一智,望你能从此吸取教训,懂得尊重他人。”

湛服礼连声称是,再抬头时,那老道士已飘然而去,不见踪影。

自此以后,湛服礼彻底收敛了狂傲之态,待人接物谦和有礼。他赴京应试,果然高中进士,后被授为县令。因他待人一团和气,处事公允,仕途一帆风顺,最终官至三品大员。

而那头小毛驴,一直被湛服礼精心饲养,安享天年。据说后来湛服礼每逢重要决策,仍会到驴厩中与老友倾诉,虽再无听到驴语,却也总能从中获得灵感。

这正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踩我一分我踩你十分。自古以来,是非皆从口出,做人还是多积口德,与人为善的好。湛服礼因傲慢无礼险些丧命,幸得昔日善举所救,方知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善恶有报,因果不虚。

来源:故事大王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