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男星初出道不会报团,曾向监制自荐,人工微薄靠借朋友钱开饭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1 10:42 2

摘要:现年59岁的何启南已经出道43年,明年就是他效力TVB的第30个年头。从电影新人到电视熟脸,从反派常客到喜剧担当,这位资深演员经历了无数起伏,也默默守住了对表演的热爱。

现年59岁的何启南已经出道43年,明年就是他效力TVB的第30个年头。从电影新人到电视熟脸,从反派常客到喜剧担当,这位资深演员经历了无数起伏,也默默守住了对表演的热爱。

很多人认识他,是因为《爱·回家之开心速递》里的“John哥”—那个贪钱又爱拍马屁的中年男人,但少有人知道,他曾凭电影《操行0分》中的“何大力”入围第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那时他才刚刚起步。

何启南成长于小康之家,家中有五口人,他排行最小,父亲是地盘高级工程师,生活不算富裕但也安稳。他小时候就读名校—培正小学,可惜他对读书完全提不起兴趣,不仅不交作业,还曾在课堂抽屉里“烤薯片”,吓坏了老师。妈妈成了学校的“常客”,见家长成了日常。

中学时期,他更是“另辟蹊径”,以打麻将作为课余“修行”。经常放学或假期就和朋友相约去“联谊会”打牌,饭菜四五个菜齐全,输掉了没钱就先欠着。他笑说,拍《麻将乐团》根本是“演回自己”。从未想过当演员的他,其实小时候想做消防员或警察。命运却悄悄改变了他的方向。

改变他命运的人,是好友王书麒。两人因哥哥结识,关系要好。王书麒当时因《小时候》走红,有次邀他拍一本青少年杂志的封面。何启南毫无准备,但也就这样误打误撞地,与王书麒、黎芷珊一起拍了人生第一张封面照。他笑说:“那时完全不懂怎么拍,只是装模作样戴着墨镜摆姿势。”

这次“尝鲜”之后,他又在王书麒推荐下,参与了港台节目《青春道上》的主持,与林忆莲、陈加玲等人一同工作。他坦言自己对潮流时尚一窍不通,很多品牌名字都读不出来,幸好是录影节目。有林忆莲这种英文强者负责英国音乐部分,才让节目顺利进行。

某次和朋友外出,他被星探发掘,邀请他试镜拍电影。他原以为是骗局,直到真正走进嘉禾电影公司,才知道这一切是真的。他出演的第一部电影是《青春怒潮》,签约时才16岁,合约由母亲代签。父亲虽希望他以学业为重,但最终也默许了他的决定;祖父母则反对,认为演艺圈是“戏子”的世界。

凭《操行0分》中的表现,何启南首度担正男主角,并入围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当时他的对手有《英雄本色》的李子雄和最终得奖的利玉娟。虽然未能夺奖,但他的演艺之路也逐渐展开。

接下来几年,他参演了《鬼马校园》《鸡同鸭讲》《猛鬼佛跳墙》等多部电影,却也在高峰之后遭遇“滑铁卢”—突然有四、五个月没有工作。现实让他清醒,他决定赴英国修读电影文凭课程,为自己铺后路。

两年后回港,他尝试幕后工作,做过港台的助理导演、电影的助理制片,参与过《烈火战车》《97家有喜事》等大制作。虽然在幕后见识了不少制作流程,但他发现,自己最热爱的还是表演。

在好友吴国敬介绍下,他进入TVB。从大银幕转战“小荧幕”,何启南坦言起初非常吃力。不懂三机拍摄、不熟走位、不清对白,经常被同事白眼是常事。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请教别人,他淡淡回应:“你叫人教?人家不害你就算好了。有好人,但人家也要忙自己的事。只能边看边学。”

除了专业挑战,现实更残酷。刚入TVB时月薪不到一万元,扣除房租和水电,几乎所剩无几。最困难的时候,银行账户不足100元,提款机都取不出钱,只能向朋友借钱过活。他苦笑:“那时能吃到面包就很好了。”

为了补贴家用,他尝试卖二手车、做保险,但都不是他的“那杯茶”。最终他明白,自己天生就是要当演员。

何启南承认,自己的性格不够主动,也不会“报团”,在这行里是吃亏的。他感叹:“公司这么多人,为什么要选你?有人八面玲珑,走到哪都搞得掂,我不是这种人。”

不过,他也坦言,年纪大了,就想舒服一点:“都快60岁了,还要强求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不如做回真实的自己。”

幸好,他一路走来也不乏贵人。像潘嘉德,就曾在他没戏拍时,接到他“工”的电话,立即安排他参与《岁月风云》;戚其义更是他的伯乐,曾让他参与《先生贵性》《创世纪》《心战》等剧集。

拍《心战》时,为了穿一件皮衣演出“型男”角色,他拼命健身练腹肌,结果却伤到腰部,一度痛到连站都站不起来,要靠着地板爬去床边。他笑着回忆:“那时连尿壶都买了,真的想哭。”

拍《血荐轩辕》时,他与徐荣到承德避暑山庄拍打戏,每天骑马、戴面罩、穿斗篷,汗水湿透全身。有一场骑马戏,他骑的马“发软蹄”,眼看要摔下来,几十匹马在后头奔跑,连李家鼎都吓得大喊:“死啦!”幸好他及时拉住马,才逃过一劫。这就是演员的真实生活—风光背后,全是汗水与危险。

多年来,他一直没有离开TVB。即使当年王维基的HKTV向他招手,他也认真考虑过。但对方开出的条件不如早期艺人丰厚,他想着:“那么多人走了,反而多了机会。”于是,他留下了。他没选“更快”的那条路,而是坚持走自己那条“慢工出细活”的路。

从影多年,何启南演过无数反派,成功在节目《Sunday好戏王》中获得“反派王”称号。他没有抗拒,反而豁达地说:“可能我样子‘衰衰地’,所以安排我演这些。但反派可以演得更‘癫’,更有空间。”他强调:“你给我机会演,我一定会努力演好,不会破坏,是会有贡献的。”

在《爱·回家之开心速递》中的“John哥”,成为他演艺生涯又一突破。他说自己其实本来就擅长喜剧,早年拍过《鸡同鸭讲》《鬼马校园》,如今再演喜剧,是一种“返璞归真”。他笑着说:“我当然想多拍点喜剧,观众开心,我也开心。”

何启南是那种你可能不会立刻记住名字,但一定记得他的脸、他的角色、他的演技的人。他没有靠话题、没有炒作,一步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浮浮沉沉43年,他没红透半边天,却活得坦坦荡荡。这才是真正的演员,不争风头,只争口碑。

来源:行走的兔斯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