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曾任波兰21步兵团团长:斯坦尼斯瓦夫·索萨博夫斯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16:03 2

摘要:•索萨博夫斯基毕业于当地一所文理中学,1910年考入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经济学院。然而,父亲的离世以及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迫使他放弃学业,回到斯坦尼斯劳。此后,他加入了“射击队”——一个半秘密的波兰民族准军事组织,并很快被提拔为该地区所有波兰童子军团体的负责人。

•斯坦尼斯瓦夫·索萨博夫斯基于1892年5月8日出生在斯坦尼斯劳,该地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现为乌克兰西部的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他的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

•索萨博夫斯基毕业于当地一所文理中学,1910年考入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经济学院。然而,父亲的离世以及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迫使他放弃学业,回到斯坦尼斯劳。此后,他加入了“射击队”——一个半秘密的波兰民族准军事组织,并很快被提拔为该地区所有波兰童子军团体的负责人。

•1913年,索萨博夫斯基被征召加入奥匈帝国军队。经过训练后,他晋升为下士,在帝国皇家第58步兵团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随部队在热舒夫、杜克拉山口和戈尔利采战役中与俄罗斯帝国军队作战,后晋升为中尉。1915年,他在战斗中受重伤,随后撤离前线。

奥匈帝国军队中以波兰士兵为主的部队向俄罗斯帝国军队开火

•1918年11月,波兰恢复独立后,索萨博夫斯基自愿加入新组建的波兰军队,但由于伤势尚未痊愈,他未能成为前线军官。此后,他转而在华沙的战争事务部担任参谋军官。

•波苏战争结束后,索萨博夫斯基晋升为少校;1922年,他进入华沙高等军事学校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至波兰总参谋部任职。晋升为中校后,他于1928年终于被调往一线部队——第75步兵团,担任营长。次年,他又被调往第3波德哈莱步枪团,出任该团副团长。自1930年起,他还在自己的母校(华沙高等军事学校)担任后勤学教授。

•1937年,索萨博夫斯基晋升为上校,并成为驻守在扎莫希奇的波兰第9军团步兵团指挥官。1939年1月,他接手指挥颇具声望、驻扎于华沙的第21“华沙之子”步兵团。

•根据波兰的动员计划,索萨博夫斯基的团隶属于西奥多·弗古拉尔斯基上校指挥的第8步兵师。在德国入侵波兰前夕,他的部队从华沙城堡的驻地调往切哈努夫地区,计划作为莫德林集团军的战略预备队。

•9月2日,该师向姆瓦瓦方向转移,次日凌晨,部队投入姆瓦瓦战役。尽管第21团成功攻占普扎斯内什及次要目标,但师部其余部队被德国国防军包围并击溃。此后,索萨博夫斯基下令部队向华沙撤退。

•9月8日,索萨博夫斯基的部队抵达莫德林要塞。当时溃败的第8步兵师正处于重建中,而第21团则被编入尤利乌什·祖拉夫将军的部队。经过数日防御战后,该军级单位向华沙转移,并于9月15日抵达。

•抵达后,索萨博夫斯基立即接到命令,驻守格罗霍夫和卡米奥内克防御区,保卫华沙东部城区普拉加,抵御德国第10步兵师的进攻。华沙围城战期间,索萨博夫斯基的部队在兵力和火力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仍成功守住了所有预定防御目标。9月16日,德军对普拉加发起总攻,第21步兵团先是击退了德国第23步兵团的进攻,随后发起成功反击并击溃了这支部队。

•此役获胜后,索萨博夫斯基被任命为格罗霍夫地区所有波兰作战部队的指挥官。尽管面临德军持续的轰炸和每日反复进攻,他仍以相对较低的人员伤亡代价守住了防御目标。1939年9月26日,索萨博夫斯基率领的部队重创并击退了德军最后一次进攻,但两天后华沙投降。

•波兰投降后,索萨博夫斯基沦为战俘,被关押在日拉尔杜夫附近的一座集中营。但他成功越狱,此后以化名在华沙潜伏,并加入了波兰抵抗运动。随后他接到命令离开波兰,前往法国汇报被占领波兰的局势。经过一段途经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漫长旅程,他抵达巴黎,波兰流亡政府随即任命他为波兰第4步兵师步兵指挥官。

•起初,法国当局极不情愿向这支波兰部队提供急需的装备和武器。索萨博夫斯基手下的士兵不得不使用一战时期的武器进行训练。1940年4月,该师被调往帕特奈的一座训练营,终于收到了自1月起就期盼的武器,但此时组建整编部队已为时过晚。在1.1万余名士兵中,仅有3150人领到了武器。深知这一情况后,该师师长鲁道夫·德雷泽将军下令部队向大西洋沿岸撤退。1940年6月19日,索萨博夫斯基带领约6000名波兰士兵抵达拉帕利斯,随后从那里撤离至英国。

•抵达伦敦后,索萨博夫斯基前往波兰总参谋部报到,随后被分配至第4步枪旅——该旅计划成为未来第4步兵师的核心力量。这支部队原本主要由波兰裔加拿大人组成,但很快发现加拿大境内的年轻波兰人数量不足以组建一个师。

•于是,索萨博夫斯基决定将自己的旅改编为伞兵旅,这也是波兰军队中首支此类部队。志愿者来自波兰军队的各个建制单位。在法夫郡的拉戈庄园,一座训练营拔地而起,伞兵训练随即展开。索萨博夫基本人也完成了训练,并在49岁时完成了自己的首次跳伞。据索萨博夫斯基昔日部下回忆,这位上校是一位严格却公正的指挥官。他性格冲动、言辞严厉,无法容忍任何反对意见。这一特质虽推动波兰伞兵旅成功组建,却也使其与上级的沟通变得困难。

•1942年10月,该旅完成作战准备,被命名为第1独立伞兵旅。由于波兰总参谋部计划派遣该旅支援波兰国内的民族起义,因此第1波兰伞兵旅的士兵将成为流亡波兰军队中首批重返祖国的力量。该部队的非正式座右铭也由此而来:“走最短的路”。

1942年时的索萨博夫斯基

•1943年9月,弗雷德里克·布朗宁中将提议索萨博夫斯基将其部队扩编为一个师,并由英军士兵填补剩余编制空缺。索萨博夫基本人将被调往这支新组建的师,并晋升为将军。但索萨博夫斯基拒绝了这一提议。尽管如此,1944年6月15日,他仍被晋升为准将。

索萨博夫斯基(左)与弗雷德里克·布朗宁将军

•1944年8月初,华沙起义的消息传到英国。当时第1独立伞兵旅已做好准备,计划空降至华沙,支援波兰地下军(波兰家乡军)的战友们——这些战友正以悬殊兵力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然而,华沙距离过远,运输机无法完成往返飞行,且苏联方面又拒绝开放其机场。波兰部队的士气因此严重受挫,多支部队濒临兵变。英国参谋人员甚至威胁波兰方面,要解除该伞兵旅的武装,但索萨博夫斯基仍牢牢掌控着自己的部队。最终,波兰最高统帅卡齐米日·索斯诺夫斯基将该旅划归英军指挥,向华沙派遣部队的计划也随之搁置。直到战后,索萨博夫斯基将军才得知,他的儿子斯坦尼斯瓦夫·斯塔希内克·索萨博夫斯基——一名医护人员、波兰家乡军突击部队成员——在起义期间失明。

•在“市场花园”行动的规划阶段,索萨博夫斯基就对任务的可行性表达了深切担忧[3]。他的担忧包括:阿纳姆地区的空降场选址不合理、空降场与阿纳姆大桥之间距离过远,以及该区域的德军兵力可能远超英国情报部门的预估。尽管索萨博夫斯基提出了这些担忧,且荷兰抵抗运动也警告行动区域内有两个党卫军装甲师,但“市场花园”行动仍按原计划推进。

•波兰第1独立伞兵旅是参与“市场花园”行动的盟军部队之一。由于运输机短缺,该旅在空降至战场前被拆分为多个梯队。9月19日,索萨博夫斯基带领旅部一小部分人员在德里尔附近空降,而旅部其余人员直到9月21日才抵达偏远的格拉夫镇,且空降时直接落入了该地区德军的预设火力圈。该旅的炮兵部队与罗伊·厄克特少将指挥的英国第1空降师一同空降,而榴弹炮则计划通过海运送达——这一安排导致该旅无法有效部署作战力量。索萨博夫斯基曾三次尝试横渡莱茵河,支援被包围的英国第1空降师。不幸的是,他们原本计划使用的渡轮已被击沉,乘坐小型橡皮艇渡河的波兰士兵遭到了密集火力袭击。即便如此,仍有至少200人成功渡河,为陷入苦战的英国伞兵提供了增援。

盟军第一空降集团军的伞兵在荷兰上空降落

•尽管处境艰难,但在9月24日的参谋会议上,索萨博夫斯基仍提出战役仍有获胜可能。他建议由布莱恩·霍罗克斯中将指挥的第30军,与波兰第1独立伞兵旅联合作战,对德军阵地发起全面进攻,尝试突破莱茵河防线。该计划未被采纳,而在战役最后阶段(9月25日至26日),索萨博夫斯基率领部下向南转移,为英国第1空降师残部的撤退提供掩护。波兰部队的伤亡率极高,接近40%,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布朗宁中将决定将伞兵空投至距离阿纳姆大桥7公里处的决策所导致。

•战役结束后,1944年10月5日,索萨博夫斯基收到了英加第21集团军群司令伯纳德·蒙哥马利元帅的来信。信中称波兰士兵作战英勇,并提议为他麾下的10名士兵授予勋章。然而,1944年10月14日,蒙哥马利又写了一封信,此次是致英国指挥官,信中将“市场花园”行动的失败归咎于索萨博夫斯基,让他成为替罪羊。索萨博夫斯基还被指控批评蒙哥马利,最终波兰总参谋部于1944年12月27日被迫解除了他的伞兵旅旅长职务。

•历史学家迈克尔·阿尔弗雷德·佩斯凯认为:“下属最不该做的事,就是质疑命令,结果还被证明是对的。”而索萨博夫斯基此前就对“市场花园”行动的可行性表达过疑虑。

•1944年10月的莫斯科会议成为英波关系的转折点。应首相丘吉尔的要求,波兰代表团于1944年10月12日抵达莫斯科。抵达后,丘吉尔告知代表团成员需列席他与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波兰共产党卢布林委员会的会谈。丘吉尔逼迫波兰首相斯坦尼斯瓦夫·米科瓦伊奇克与斯大林合作,否则波兰将面临在战争剩余阶段失去英国支持的风险。在英国人看来,任何有助于推进这一胁迫策略的消息都是受欢迎的。10月16日,这样的消息通过电报传到了帝国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元帅爵士手中——当时他正以丘吉尔军事顾问的身份留在莫斯科。

•电报称,索萨博夫斯基的旅表现糟糕。丘吉尔可利用这一说法向米科瓦伊奇克施加更大压力,迫使后者合作,因为这意味着波兰最具价值的力量之一——索萨博夫斯基麾下的精锐旅——已不再对盟军的作战行动有帮助。蒙哥马利的这份电报与其当时的多数行为相悖:发电报前两天,他还在赞扬波兰对战争的贡献;六周后,他又向斯坦尼斯瓦夫·马切克将军授予“杰出服务勋章”,并为波兰第1装甲师的官兵颁奖。此外,就在蒙哥马利通过布鲁克元帅向丘吉尔表达对波兰部队的负面看法期间,战地记者们却对波兰军队在“市场花园”行动中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最终,索萨博夫斯基将军被任命为后卫部队指挥官,并于1948年7月退役。

•二战结束后不久,索萨博夫斯基成功将妻子和独子从波兰撤离。与其他许多因面临死亡或“失踪”风险而无法返回共产主义波兰的波兰战时军官和士兵一样,他定居在伦敦西部,随后在阿克顿的一家装配厂找到了一份工厂工人的工作。

•索萨博夫斯基将军于1967年9月25日在伦敦逝世,享年75岁。1969年,他的遗体被运回波兰,后被重新安葬在华沙的波瓦兹基军事公墓。

•斯坦尼斯瓦夫·索萨博夫斯基将军曾经获得过独立十字勋章、英勇十字勋章以及带剑功绩十字勋章等多项荣誉勋章。

斯坦尼斯瓦夫·索萨博夫斯基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