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顾秀林不能一封了之,还应追究《刑法》责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1 10:14 2

摘要: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披露,国家网信办曾依法约谈处罚新浪微博,因近期新浪微博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顾秀林曾因对疫苗表达自己的看法,被禁言后一直未解封。

顾秀林的新浪微博被封是真的。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披露,国家网信办曾依法约谈处罚新浪微博,因近期新浪微博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顾秀林曾因对疫苗表达自己的看法,被禁言后一直未解封。

对顾秀林不能一封了之,还应追究法律责任。

在信息传播极为便捷的当下,网络空间的言论生态变得尤为复杂,一些人毫无顾忌地发表极端、有害的言论,顾秀林便是其中典型。她的一系列言行,不仅严重违背科学精神,还触犯了道德与法律底线,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对于这样的人,仅仅封禁其社交媒体账号远远不够,必须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顾秀林在多个关键议题上的言论,都呈现出明显的荒谬性与误导性。以转基因议题为例,她虽身为农业经济政策研究者,却在自然科学领域妄加评判。全球范围内,众多权威科研机构,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洲食品安全局等,都通过长期、大量、严格的实验和评估,证实了目前获批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安全性上实质等同 。然而,顾秀林却无视这些科学证据,固执地宣扬转基因食品危害极大,甚至将转基因技术与阴谋论挂钩。她的这类言论缺乏任何科学实验验证,完全是毫无根据的断言,严重误导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阻碍了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正常发展,破坏了学术讨论的健康环境。

疫情期间,顾秀林关于新冠疫苗的言论同样造成恶劣影响。她毫无依据地宣称所有新冠疫苗均为试验品,全世界没有一款新冠疫苗获得真正批准,指责批准疫苗是在放烟雾弹。但事实上,新冠疫苗的研发与上市经历了极为严格且规范的过程,特殊情况下疫苗的紧急使用及附条件批准有着明确且严谨的规定,我国多款新冠疫苗的获批都是遵循科学严谨流程的。她作为文科领域学者,在医学科学领域随意发表不实观点,误导公众,降低民众接种意愿,阻碍疫苗接种工作推进,严重破坏了科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扰乱正常疫情防控秩序。

更令人发指的是,顾秀林长期疯狂诋毁袁隆平院士及其家人。袁隆平院士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应用与推广,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卓越贡献,理应受到全社会敬重。但顾秀林却因袁隆平院士及其家人支持转基因技术研究,就对袁隆平院士展开无端攻击,言辞低俗恶毒,称其为“米贼”“逆贼”“老贼”等,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袁隆平院士及其家人,也刺痛广大尊重科学民众的心,是对科学精神和社会公序良俗的严重践踏。

从法律层面看,顾秀林的行为已涉嫌多项违法。她在网络上公然侮辱袁隆平院士,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她的行为构成了名誉权侵权,需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等。同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若其诽谤、侮辱他人的情节严重,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还可能触犯《刑法》,涉嫌侮辱罪、诽谤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对于顾秀林这类罔顾事实、误导舆论、践踏法律与道德底线的人,绝不能仅仅以封号处理就草草了事。只有依法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才能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维护科学尊严、社会公序良俗以及网络空间的健康秩序,让公众在一个理性、客观、法治的环境中获取信息和交流观点。

来源:怀疑探索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