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武垣古城,串起河间、肃宁两地千年故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6-14 23:25 2

摘要:自河间城向西南约三十华里,便到了肃宁县窝北乡雪村。这里矗立着一座高大巍峨的武垣古城遗址,如今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河间市区,一条南北向的武垣街,无声地诉说着两地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这座古城,就像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将河间与肃宁的故事紧密相连。

自河间城向西南约三十华里,便到了肃宁县窝北乡雪村。这里矗立着一座高大巍峨的武垣古城遗址,如今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河间市区,一条南北向的武垣街,无声地诉说着两地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这座古城,就像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将河间与肃宁的故事紧密相连。

(本文摄影:董国庆)

武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史记》记载,公元前259年,秦国进攻邯郸时,武垣县令傅豹率领燕国旧众叛赵归燕。当时的武垣县大致包含现今河间、肃宁的一部分,地处燕赵边境,成为两国争夺的要地。西汉初年,这里分出州乡县和束州县,河间、肃宁一带分属涿郡、渤海郡和河间国。到了东汉末年,一个奇特的现象出现了——突然有了两个武垣城。

这一变化与曹操密切相关。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为北征乌桓开凿平虏渠,导致原武垣城面临被淹的危险。于是,县治从现在的武垣古城遗址搬迁至河间郡城以南二十五华里,形成东、西武垣城并存的局面。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于赵都军城(今河间市区)置瀛州,下辖河间、高阳、章武三郡。隋大业元年(605),设置河间县,武垣县被并入河间县。也有说法认为,隋开皇三年(583),武垣县治所迁至瀛州城,开皇十六年(596),武垣县改名河间县。关于这段历史,不同史料记载有所出入,但可以确定的是,武垣县与河间县经历了多次分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

现存的武垣古城遗址就是当年的西武垣城。漫步古城,夯土城墙虽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坚固挺拔。城墙上的夯土层清晰可见,每一层都凝结着古代工匠的心血。

令人感慨的是,如今的古城内已是大片农田,勤劳的农民甚至在城墙上种满了玉米和花生。秋日里,金黄的庄稼与斑驳的城墙相映成趣,荒芜处点缀着几株酸枣树,为古城平添几分沧桑。站在城墙上远眺,仿佛能看见当年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关于武垣古城的历史定位,学界仍有争议。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记载东武垣城位于河间城南二十五华里,但当地并未发现相关遗迹。而更早的唐代《括地志》则认为东武垣城就是后来的瀛州城,即今日的河间城区。从成书时间来看,《括地志》的记载可能更为可信。这一争议恰恰说明,武垣与河间的历史渊源之深,已经难以截然分开。

古城内东南隅的钩弋夫人庙遗址,又引发了另一个有趣的话题。肃宁学者据此称钩弋夫人为本地人,而《太平寰宇记》转引《隋图经》的记载则称汉武帝是在东武垣城(疑为今河间城)寻得钩弋夫人。其实,正如武垣历史沿革存在诸多未解之谜一样,钩弋夫人的确切出生地也难以考证。与其争论不休,不如将这座古城视为两地共同的文化遗产。

唐朝武德五年(622),再次设置武垣县,贞观元年(627),武垣县再次并入河间县。此后,西武垣城逐渐废弃,但其坚固的城墙却奇迹般地保存至今。有学者认为,宋太宗时期在河间县西设置的"平虏寨"就在西武垣城,即肃宁旧城。无论如何,自唐以后,"武垣"作为一个县级地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站在古城遗址上,看着夕阳为夯土城墙镀上一层金色,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从秦汉的河间郡到明清的河间府,两千年的时光长河中,河间与肃宁的文化血脉始终相连。武垣古城就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目睹了两地历史的变迁与交融。那些曾经的金戈铁马、繁华市井,如今都已化作农田里的残砖碎瓦,唯有城墙依然倔强地挺立,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热心网友孙文玉在《时间的棱镜》公众平台留言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武垣古城墙高高矗立,城墙边有一条韩村经窝北到雪村到武垣古城到玉皇庙通河肃路的土路。一到傍晚时辰,斜阳下的古城墙发出长长的倒影,民间流传着‘垣城南百道口没了影影(yieyie)不敢走’的谚语。武垣城墙根部有许多洞穴,还有人工取土控掘的可容人的洞,遇到下雨冰雹等突发天气,可进洞躲避。天黑之后常看到悠悠磷灯浮动,人们也把此当作狐仙驾人传言,神乎其神,胆小之人晚间便不敢于此经过。据说武垣古城墙内原修有一庙,用以纪念钩弋夫人,农历四月十八便是她的生日,香火极旺,后来被毁,令人惋惜。”

乾隆《河间县志》的主笔、清人黄文莲在《河间怀古诗》中写道:

"河间文物旧知名,古迹萧条触目惊。

君子馆空毛氏垒,夫人神隐武垣城。"

诗中提到的君子馆、毛精垒、武垣城等文化符号,无不彰显着河间、肃宁两地的厚重历史。而武垣古城,正是这份厚重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见证之一。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肃宁的武垣古城遗址,或是行走在河间的武垣街上,感受到的不仅是两座城市的地理连接,更是一段共同的历史记忆。这座古城提醒我们,文化的传承不应有地域之分,历史的积淀需要共同珍视。武垣古城的故事,正是河间与肃宁两地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燕赵文化生生不息的有力见证。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