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温州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接到一通求助电话,来电者是一名年仅16岁的男生,声音中带着明显的焦急与懊悔,称自己遭遇了诈骗,被骗金额高达3000元。
16岁少年3000元被骗!
微信返利广告背后
藏着这样的“温水煮青蛙”骗局
近日,温州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接到一通求助电话,来电者是一名年仅16岁的男生,声音中带着明显的焦急与懊悔,称自己遭遇了诈骗,被骗金额高达3000元。
事情起源于男生在微信上看到一个诱人的返利广告,对方声称只需按照指示操作,就能获得高额返利。在好奇心与对金钱渴望的双重驱动下,男生鬼使神差地点击了广告中的链接,进入了一个看似正规的网站。随后,网站提示他下载一款指定软件,声称在软件内完成任务便可轻松拿到返利。
进入软件后,骗子先让男生完成一些简单的“热身”任务,如关注几个公众号、点赞特定文章等,就迅速兑现了小额返利,这让男生逐渐放下戒心,对骗局深信不疑。紧接着,骗子以更高额返利为诱饵,诱导男生进行更大金额的投入。这次,骗子要求男生先将1500元以话费充值的形式,充进一个陌生手机号码。男生虽有一丝犹豫,但想到之前的返利都顺利到账,便咬咬牙照做了。
充值完话费后,骗子又在软件中发布了新任务,要求男生继续充值1500元。当男生完成这笔转账后,却发现无法按照约定取出之前投入的所有资金。此时,骗子告知他,若想提现,必须继续投入更多资金解锁账户,否则之前的钱都将打水漂。男生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但他已身无分文,陷入了绝望与无助中,最终选择拨打12355求助。
接线员在接到来电后,迅速启动心理危机干预预案,通过耐心倾听,提供一个全然接纳的环境,在详细了解情况的同时,同步进行情绪疏导及初步问题解决引导。针对该男生后续因受骗而情绪崩溃的多次来电,接线员持续提供稳定情绪支持,并在获取其知情同意后,成功转介至专业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台在后续工作中,持续开展跟进回访,密切关注该男生的心理状态变化与受骗事件的处理进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整,该男生逐渐走出了被骗的阴影,心理状态明显好转。同时,服务台积极协助服务对象与中国移动搭建桥梁纽带,为被骗款项的退还事宜创造沟通条件。
这种骗局属于典型的“返利类诈骗”
常见套路如下
抛出诱饵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网页广告等多种渠道发布虚假返利信息,以“高额返利”“轻松赚钱”为噱头,吸引受害者的注意。他们往往会先给予受害者小额返利,让受害者尝到甜头,从而放松警惕。
诱导下载软件
引导受害者下载其指定的APP,这些APP通常是诈骗分子自行开发的,表面上功能齐全,实际暗藏陷阱,用于操控整个诈骗流程,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与资金。
逐步加码
在受害者完成小额任务并获得返利后,骗子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加大投入,如完成更高等级任务可获得更高返利、账户出现问题需充值解冻等。一旦受害者投入大额资金,骗子就会以各种借口拒绝提现,继续诱导受害者投入更多资金,直至受害者发现被骗。
心理操控
利用受害者的贪婪心理,以高额返利为诱饵让其一步步陷入骗局。同时,当受害者对投入资金产生疑虑时,又通过制造紧张氛围,如声称账户不及时处理将被冻结、个人会面临法律风险等,迫使受害者继续转账。
利用微信进行违法犯罪,具有一般网络犯罪的特征:如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隐蔽性高等。当然,不法分子利用微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更看中的是微信独有的特性——熟人、朋友间的私密、信任。这一特性让不法分子既可以有针对性地作案,也让不法分子误以为隐蔽性更强。然而,网络并非法外之地。
如何防骗?
一、戒除贪念
“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中涉及中奖、退税、低价购物等“好事”一律不要相信,心中没有贪念,犯罪分子便无机可乘。
二、不惧恐吓
遭遇陌生人以公、检、法身份要挟时,不要恐惧,身正不怕影子斜,一律不要相信,即使自身有违纪“出格”行为,也不要相信,调查处理必须是地方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
三、当面核实
凡是陌生人电话、短信,要求转账、汇款的,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到银行、税务、电信、公安等相关部门当面核实。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四、保持谨慎
在收到短信时,切勿轻率地直接点击其中的链接,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对于链接所指向的手机软件,也应保持高度警惕,谨慎考虑是否进行安装。
五、把握关键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关键是不对任何人泄露账户密码,控制转账汇款,因此请你在转账汇款时务必做到:
1.务必清楚收款人真实身份,绝不给陌生人转账汇款。
2.务必清楚接收账户详细,绝不轻信所谓安全账户。
3.务必清楚转(汇)出资金用途,绝不轻信陌生人的任何承诺。
4.务必保密网银账户信息,绝不向陌生人透露账户、密码等信息。
5.务必核实确认网银网址,绝不将陌生人手机与网银绑定。
6.务必与家人或朋友联系核实,未经确认绝不转账、汇款。
六、相互宣传
亲朋好友间要相互提示,提醒家人和朋友若接到电话、收到短信,只要是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和事,均不要理睬,以免被诱骗。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
96110来电一定要接听!
真警察才会通过96110来电!
谨记,接到号码显示为“96110”的来电时,千万不要以为是诈骗电话而不接甚至直接挂掉。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非常严重!96110是反诈专线,如果您拒接,可能意味着您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你们知道吗?为了及时劝阻群众,避免其上当受骗,反诈民警经常会一遍又一遍地拨打事主电话,然而部分市民落入了骗子的圈套非但不听劝阻还把民警当成骗子,执意汇款直到发现受骗才幡然醒悟。郑重提醒,“96110”来电一定要接听!一定要接听!一定要接听!
如果发现自己长时间处于紧张或情绪不佳的状态不知如何调节,或者自己的权益受损急需帮助与支持,请随时拨打12355,温州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将始终陪伴你前行。
线上:温州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
青少年权益维护专线,12355-1
工作日 8:30-12:00,13:00-17:30
24小时全年值守
线下:公益心理咨询
我们为未成年人提供公益心理咨询,如有需要可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预约咨询。
预约方式:
1、拨打12355-1,服务台会根据来电者所在地区交办至各属地阳光会客厅。
2、拨打各县(市、区)阳光会客厅预约电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内容来源:法治日报,《人民日报》
供稿:权益部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