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山西汾酒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64亿元,同比上升5.35%;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上升1.13%。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汾酒成为上市酒企中少数仍保持正增长的企业之一。
当前白酒行业“总量收缩、分化加剧”的深度调整态势愈发明显,整体行业发展承压显著,此轮周期如同一场大考,检验着每一家酒企的内功是否扎实、基本盘是否稳固。
8月28日,山西汾酒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64亿元,同比上升5.35%;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上升1.13%。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汾酒成为上市酒企中少数仍保持正增长的企业之一。
这在当下的行业语境中尤为难能可贵,也清晰传递出“行业承压”与“头部企业韧性”的双重信号:一方面印证了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严峻现实,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山西汾酒凭借产品矩阵与市场布局,在行业困境中依然具备稳定增长的能力。
总的来说,白酒战场已从高歌猛进的“顺风局”,全面转入更为考验实力的“逆风局”。而汾酒,正凭借其长期构建的战略格局,“大风卷来如如不动”,在这场“压力测试”中展现出难得的定力。
正如前不久,华泰证券指出,在此轮调整中,头部酒企均以长期健康发展为主,基本面筑底企稳,叠加促销费政策托底,行业正逐步进入良性修复阶段。如今,汾酒的答卷就是最佳例证。
从“加速度”到稳增长:汾酒展现出抗风险能力
2025年,一场由政策调控、消费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行业变革正笼罩白酒产业,整体行业发展承压显著。截至目前,已披露半年报的白酒上市公司中,多数企业营收同比下降,部分企业降幅甚至高达两位数。在当前上市酒企整体表现疲软的情况下,能维持个位数增长已实属不易。
在这一行业齐稳中,山西汾酒却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尽管增幅不高,但在行业整体负增长的环境中,这一微增已实属难得,使山西汾酒成为本轮周期中仍保持正增长的佼佼者。
酒业分析师蔡学飞认为,汾酒的成绩并非偶然,而是其坚持“稳中求进”的必然结果。“整体来看,受行业调整和经济环境等周期性影响,汾酒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但品牌优势与渠道优化,使其在行业分化期稳住了基本盘,核心产品增长动能充足,为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纵观汾酒半年报数据,其意义远不止于一份“跑赢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单,它更像是一份体检报告:在深度调整期,汾酒用稳健的增长证明了其产品、品牌与渠道体系的健康程度,彰显了其作为行业领军者的抗风险能力和战略定力。
近年来,山西汾酒凭借清晰的品牌高端化战略、快速的全国化市场布局以及清香品类的强势复苏,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被业界称为“汾酒速度”,成为行业增长标杆之一。其青花汾酒系列的成功打造和省外市场占比的迅速提升,更是被视作白酒全国化竞争的经典案例。
从加速度到稳增长,这一转变受行业深度调整的必然影响。然而,正是这种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营收大盘正增长的能力,恰恰凸显了其作为龙头企业的经营韧性。如今,汾酒的成长逻辑正在从绝对的“高速度”,转向更具确定性的“高质量”与“高韧性”。
产品与渠道双轮驱动,汾酒韧性凸显
汾酒为何能在行业齐稳中稳步前行?仔细拆解半年报可以发现,其产品端与渠道端长期构建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抵御风险、支撑增长的关键支柱。汾酒的增长已经过了单点突破的初级阶段,进入了依靠系统化能力支撑的新发展格局。
面对行业“逆风局”,山西汾酒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保持增长。上半年,汾酒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33.91亿元,占总营收98%,增幅5.75%,延续了去年的稳健增长态势。这得益于汾酒坚持“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的产品策略,其中高端青花系列表现亮眼,有效对冲了行业下行压力,使汾酒在消费分级的市场中找到了平衡点。
在渠道方面,山西汾酒代理渠道上半年实现营收225.19亿元,同比增长7.17%;合同负债59.83亿元,同比增长4.38%,显示出终端动销与经销商信心的稳定性。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指出,汾酒的全国化战略已进入“深耕期”,省外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并逐步形成以西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核心的增长引擎。
业内人士认为,汾酒的成功并不是依靠大规模铺货,而是通过价格管控、利润保障和终端动销“三位一体”的模式,增强了渠道黏性。这使得汾酒在行业调整期,既能稳住价格体系,又能维持渠道积极性,保证了品牌长期发展的确定性。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进一步强调,汾酒的“全国化2.0”并非简单招商铺货,而是“靠价格管控、利润保障和终端动销三位一体换来的可持续扩张”。他援引数据指出,上半年汾酒省外市场收入142.66亿元,同比增长25.65%,占比已超六成。“汾酒通过‘200万个付费终端’直供体系,把利润留在渠道,激发了经销商与烟酒行的推销热情;西安、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高增长正是这一策略的直接结果。”
与此同时,汾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本期研发费用达7517.92万元,同比增长显著。这表明汾酒在行业调整期内,依然选择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也为未来持续提升酒体品质、优化产品结构和推动高端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可以说,多轮驱动,造就了汾酒的逆势韧性,为其在行业的深度调整中稳住了阵脚,守住了增长,更为其未来的全面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长期主义与文化赋能的深度沉淀
总的来说,行业调整期对于所有参与者都是严峻的考验,而汾酒凭借其清晰的品牌高端化战略、坚实的全国化网络以及清香品类的独特优势,“有惊无险,平稳着陆”,证明了头部企业不仅要善于在顺境中加速奔跑,更要具备在逆风中“临危不乱”、稳步前行的能力。
除了业绩表现,汾酒还在文化与国际化方面持续积累长期价值。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汾酒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推广与海外市场的开拓,把清香型白酒的故事讲向世界,这不仅扩大了国际市场的增量空间,也为未来品牌复利奠定了基础。
业内普遍认为,汾酒2025年上半年的“低单位数增长”并非乏力,而是“深蹲起跳”:用稳健取代冒进、用结构升级取代规模冲动、用渠道深耕取代简单招商,这些举措既夯实了清香型白酒与酱香、浓香“三分天下”的格局,也为全年业绩“超预期”奠定了制度与文化基础。
更长远来看,当下“于酒业激荡中稳舵”的动作,是为其未来的再次冲刺进行的必要蓄力。未来,随着消费复苏,其深厚品牌底蕴、清晰高端战略及持续扩张的全国化网络,有望支撑公司穿越周期、实现长期价值增长,依然值得市场肯定与期待。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