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霍去病之英年早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07:34 4

摘要:“父亲随大将军出征漠北,迷途失道误事无功,自刎谢罪,何其忠诚,何其悲壮!为何死后不得追封,连谥号都无一个?”

一.飞将李广自裁死,嫖姚将军怒火烧

元狩四年秋,长安未央宫前,李敢跪地长哭。

“父亲随大将军出征漠北,迷途失道误事无功,自刎谢罪,何其忠诚,何其悲壮!为何死后不得追封,连谥号都无一个?”

卫青立于高阶之上,面容冷峻:“李广失期当斩,陛下开恩不究已是皇恩浩荡,尔等何敢在此喧哗?”

李敢愤然起身,双目赤红:“若非大将军强调让我父行走迂回艰险之道,何至于失期!你分明是妒我父威名,故意刁难编排!”

“混账!”“放肆!”卫青厉声喝止,但李敢如离弦之箭朝卫青扑来,场面顿时大乱。李敢一记重拳击中卫青面门,卫青丝毫没有自卫和躲避,鼻子喷血,踉跄后退了好几步而未倒,侍卫一拥而上将李敢制伏。人群中,霍去病很是惊诧,握紧了拳,竟然呆立住了,看着自己的舅舅鼻血直流,又望向被按倒在地仍怒目圆睁的李敢,面色铁青,竟然手足无措了,他对自己的战友和兄弟下不去手。

这是大汉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丑闻—— 一个关内侯竟当众殴打统帅大将军。

“去病,你当时为何不动?”卫青在府中敷着药,语气平静却带着失望地看着霍去病。

霍去病低头不语,心里想,你是我舅舅,他是我义兄,都对我有恩,都是自己人,让我仓促出手,我也难啊。不过他当时确实应该立即出手,拿下李敢,但那一刹那,他想起了李广老将军的音容笑貌。小时候,李广曾手把手教他射箭,那些温馨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使他迟疑了。

“李敢已被陛下贬为庶人,发配陇西戍边。”卫青叹了口气,“此事就此了结。”

但霍去病知道,这事远未了结。朝中李氏故旧遍布,李广三代为将,门生故吏无数。这次事件后,卫霍两家与李氏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次日清晨,霍去病骑马经过李府,见门前白幡尚未撤去,几个披麻戴孝的家仆正拆下挽联。一人抬头看见霍去病,目光如刀。霍去病策马疾驰而过,心中莫名烦躁。

二. 兄弟反目争高下,一怒失手葬平生

元狩五年春,汉武帝为振奋军心,决定举行盛大围猎。

上林苑中,旌旗招展。霍去病一身戎装,骑着汗血宝马,格外引人瞩目。年仅二十二岁,英姿飒爽,春风得意,功封冠军侯,食邑万户,国家的宠儿,威震匈奴。

狩猎开始后,霍去病随手一箭就射死了一头雄鹿,引得武帝兴高采烈连连称赞。正当此时,林中忽然窜出一人,衣衫褴褛,却手持硬弓腰胯宝刀,十分怪异。

“李敢将军?”有人惊呼。

原来李敢虽被贬庶人,但因箭术高超,累世军功,仍被特邀参加此次围猎,以期戴罪立功。不过此刻他好像已喝了不少酒,步履有些蹒跚。

“霍去病!”李敢突然高声喊道,“你舅舅害死我父,这事没完,今日你我较量箭术,看看你有多少长进!”

场面顿时尴尬了,卫青脸色阴沉,武帝也皱起眉头。

霍去病冷冷说道:“李敢,你醉了。”

“我没醉!”李敢搭箭拉弓,对准百步外的柳树,“看我射那最细的枝条!”

一箭离弦,果然正中柳枝最细处。众人大哗呼好,不愧是神箭之子,连武帝都微微颔首。

李敢转身,挑衅地看着霍去病:“冠军侯可敢一试?”

霍去病面无表情,张弓搭箭,搜寻目标,突然转向另一侧——那里一只野兔正窜出草丛。箭如闪电,野兔应声而倒。

“好!”武帝击掌称赞。

李敢冷笑:“霍去病只会射小兔吗?”话音未落,他突然再次拉弓,这次竟对准了霍去病!

侍卫们惊呼上前,欲冲上去阻拦,只见李敢的弓只是虚晃一下,随即转向天空,一箭射下两只飞雁。

“看清楚了,一箭双雕,这才是箭术!”李敢蔑视得狂笑,显然已醉得不轻。

霍去病面色由青转白,由平静而转微怒,突然喝道:“李敢!你看那边是什么?”

李敢下意识转头,霍去病在这一瞬间张弓搭箭。也许是刚刚的愤怒与往昔羞愧,也许是少年得志的狂妄,也许只是瞬间的冲动,——箭离弦而去。噗嗤一声,羽箭精准地穿过了李敢的咽喉而又飞了出去。

时间仿佛静止了,李敢难以置信地睁大眼睛,手指颤抖地指着霍去病,然后缓缓倒地。

“去病!”卫青惊呼。

武帝愤然站起,脸色风云变幻,脚下徘徊不定。全场鸦雀无声,只听得风吹旌旗猎猎作响。

三. 皇帝偏袒非福气,一步走错毁前程。

未央宫中,烛火通明。

“陛下,霍去病公然射杀朝廷命官,他虽贬为庶人,也曾是关内侯,也是功勋之后啊!”丞相公孙弘痛心疾首。

武帝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围猎场上,箭矢无眼。朕亲眼所见,是李敢先有挑衅之举,且做出瞄准冠军侯的险恶动作。去病年少气盛,误以为自身受到威胁,因此失手伤人,情有可原……。”

“陛下!这分明是要让天下人说您偏心眼啊!”

“够了!”武帝拍案而起,“此事就此定论:李敢围猎意外身亡,予以厚葬。霍去病罚俸一年补给李敢,闭门思过一个月。”

朝中李氏一派的官员无不愤慨,却敢怒不敢言。

那日晚间,武帝单独召见霍去病。

“去病,你太让朕失望了。”武帝长叹一声,“朕知你是故意射杀李敢,但大汉需要你的勇武,也需要他继续为国效力啊。此次朕替你压下此事,你要好自为之。”

霍去病跪地不语,心中既惶恐又有一丝庆幸。

李敢的葬礼上,李氏族人默默站立,眼神中的仇恨如顽石般凝重。

“霍去病必须死。”夜深人静时,李敢的堂兄李蔡对几个心腹道,“陛下明显偏袒卫霍两家,我们只能自己报仇。”

“可是霍去病武功高强,府邸守卫森严,如何近身?”

一位白发老者缓缓开口:“老朽有一计。”他是李家的老门客,人称“毒叟”,精通医毒之道。

“霍去病每日清晨必饮一种特制补益汤水,据说是为强身健体。我们可从这方面下手。”

几日后,一个名叫赵生的年轻人打通关节进入了霍府厨房做杂役。他乖巧伶俐,做事勤快,不多言不多语,很快赢得了大厨长的信任。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来了一位神秘的西域商人,出售各种珍奇药材。毒叟扮作医者,从商人那里购得数种罕见毒物,开始秘密配制一种无色无味的剧毒药。

四. 战神遭不测,大汉失栋梁

霍去病被罚闭门思过期间,性情大变。他常常夜不能寐,一闭眼就见到李敢中箭倒地的场景。

“我当时为何要放那支箭?他无意杀我,我为什么有意杀他?”无数次扪心自问,却找不到答案。那一刻,并非本意,而是鬼使神差,他的手不由自主松开了弓弦,可是他的心也是要寻找其他目标的。

一个月后,霍去病解除禁足,首次上朝。朝堂上,他感觉到无数道冰冷的目光。昔日与他交好的同僚,如今也对他避而远之了,他心情无比沉重。

那日下朝,一位老宦官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冠军侯谨防饮食。”

霍去病表达谢意后心中一凛,回府后立即加强了厨房的守卫和食物的安全检验。然而百密一疏,谁也没注意到新来了一个杂役赵生,正在悄悄地记录观察冠军侯的日常起居和饮食习惯。

时机在一个雾霭朦胧的清晨到来。

赵生发现,霍去病每日饮用的特制汤水,是由一位老医师亲手调配,但在送入霍去病房中前,会在厨房旁的侧厅稍微搁置片刻降温。

这日,老医师因家中有事告假,由徒弟送药来。徒弟经验不足,将药壶放在侧厅后,就被叫去帮忙处理一味急需处理的药材。

机会只此一瞬。

赵生迅速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瓷瓶,将里面无色无味的液体全部倒入汤中,并且搅拌了几下。他的心很紧张,手也猛烈发抖,但动作却干净利落。完成后,他迅速退回厨房,继续劈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刻钟后,霍去病的贴身侍从前来取药。一切如常。

霍去病那日清晨闻鸡起舞,高强度锻炼了一个大全套,感觉有些疲惫。前夜的噩梦再次困扰了他——李敢浑身是血地站在他床前,不言不语,只是怒目凝视。

他端起药碗,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但是本来豪爽大度的习惯让他没有介意,以为是更换新食材的缘故,没有多想。

汤入喉中,无啥异味,循惯例一饮而尽,初时无异样。然而一炷香后,霍去病突然感到腹部剧痛,呼吸困难浑身如火燃烧。

“来人!”他勉强呼喊,但声音微弱。

当侍从们闻声赶来时,霍去病已倒在案前,面色青紫,七窍流血。

“快传太医!”卫青闻讯赶来,见状大惊失色,面色惨白。

但一切为时已晚。曾经威震匈奴的冠军侯,就这样在二十四岁的盛年猝然离世。

五. 万事有因果,世道有轮回。战神非私物,岂可百年春!

汉武帝闻讯雷霆震怒,下令彻查。很快,赵生被抓捕,经严刑拷问,供出了李氏家族的计划。

一场朝堂大清洗随之而来。李氏家族及其党羽数十人被处死,牵连者达数百人之多。老毒叟在狱中自尽,赵生被车裂。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挽回霍去病的生命。武帝痛心疾首,为霍去病举行盛大葬礼,陪葬茂陵,起冢似祁连山,以纪念他征战匈奴的功绩。

司马迁在《史记》中含蓄地记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兵长安至茂陵,筑冢象祁连山。”至于真正死因,史书讳莫如深。

多年后,卫青也已老去。某个清明,他独自来到霍去病墓前洒酒祭奠。

“去病啊,”他喃喃自语,“你若当时能忍下一时之气,至今日我们还能谈古论今啊!”

起风了,松涛阵阵,如万马奔腾。卫青仿佛又看到了那个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骑着汗血宝马,在漠北草原上驰骋如飞。

仇恨与报复的链条上,没有真正的赢家。李氏家族几乎被诛戮殆尽,而大汉也失去了一位能创造更多奇迹的战神名将。

只有祁连山形的封土冢,默默诉说着那个短暂而辉煌的传奇,以及背后那段被官方史书刻意模糊的血色恩怨。

来源:妙不可言的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