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杰迷”,随时准备再出发

B站影视 2024-12-01 15:41 2

摘要:田开英怎么也未曾料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身处养老院中,更没想到会成为“杰迷”团中的一员。这里,周杰伦的《最伟大的作品》在手机里播放。她和身旁的老友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就在这时,田开英的孙女从院外奔了进来,小手里捧着刚采的野花,孙女一下子扑到田开英怀里,把花塞到

田开英怎么也未曾料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身处养老院中,更没想到会成为“杰迷”团中的一员。这里,周杰伦的《最伟大的作品》在手机里播放。她和身旁的老友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就在这时,田开英的孙女从院外奔了进来,小手里捧着刚采的野花,孙女一下子扑到田开英怀里,把花塞到她手中。不远处,儿子和儿媳正与护工交谈着,话题全是田开英近期的生活点滴。田开英望着眼前的这一切,仿若置身于梦境之中。她下意识地掐了掐自己的大腿,那真切的痛感让她明白,这就是现实啊。然而,每每想到八十年代……那个有着别样故事的年代。

四十年代的独生女

82岁的田开英,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独生女。那座土房子里,没有兄恭弟敬,父亲的身影甚至也匮乏,终日见得的,只有娘。

提及原因,田开英笑笑。“你爹回不来了”。母亲失了神。重复着。田开英记忆中,爹就算是回来,也只待上一两天。没吃上几口热乎饭,就匆忙走了。逢年过节,也是这样。于是这次,田开英也以为同往常。常年生火做饭的娘,趁火光映到脸上,偷摸红了眼眶,说着“烧火呛的”,保持着自以为的体面。自那之后,田开英只要在家待着,就再也没让母亲自己生过火。

1950年的那个冬,在记忆里格外冷。那年过年,娘没领着去拜年,亲戚倒是来了不少,提着平常少见的新鲜物。边说着“老田回不来了…”,就开始抱着母亲抹起眼泪。更大点才明白,原来爹回不来了,是真的回不来了。

“爹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没留下”。提起父亲来,田开英仰面。老田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某场战役,零下三十多度冻的拿不出手的天,只穿了一件洗得掉絮的破布棉衣和断了几层底的布鞋走的。不知道走的时候冷不冷,谁能想到这一走,连俺家这两口人最后一面也没见。后来,田开英的姥姥偷偷跟她说,其实田开英还有一个小她一岁的妹妹,出生之后大病接着小病,也走了。这是田开英姥姥第一次和田开英坦白那件事。“我就是这么成了独生女的,在那个年代还是稀罕物呢”。

老田爱看书,也爱讲故事。每每回到那间土房子,都给她捎本书,虽然识不得多少字,但破了烂了田开英也不嫌弃。老田是八路军,参加过延安保卫战,就爱讲打仗那些事,讲起来就没完没了,忘了要干什么。再识字多点的时候,延安的故事已经被写成了出版书,名字就叫 《保卫延安》。田开英拿着攒下的零花,从大集上的书摊斥巨资买下,跑去跟娘说爹是大英雄。老田也念叨,田开英也念叨,“要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父亲最后葬在大峰山烈士陵园。母亲还在时,每逢寒食,都捎带着纸钱和抹布,也捎带着田开英。田开英捎带着路边的野花,要给老田看看。

母亲总维持着所谓的体面,最沉寂的地方,年幼的田开英不知道该怎么抚慰一条流泪的河。只得拿过抹布,默默擦拭墓碑。母亲去世后,田开英便也延续下这个传统。空闲时,常去看看父亲。但与母亲不同的是,田开英会捎带着那本《保卫延安》,给父亲念念书,讲讲工作的故事。再后来,田开英也变成了老田,腿脚不方便了,便让儿子女儿去看看自己也没见过几面的爷爷,看看那群“有贡献的人”。

岁月默数,野花也撒下无数种子随风在泥土摇曳。独生女田开英便这样念叨着回忆着,又一些种子要发出新芽了。

机灵鬼和糊涂蛋

当时那批局里新来的,数田开英年纪最小。刚来那会她浑身充满干劲,有啥不懂的就赶紧问,不会的立马学。干活儿也拼命,还拿过好几次劳模称号呢,那时候大家都喊她田开英。

日子就这么晃晃悠悠地过,“田开英”也变成了“老田”。对于工作她早已驾轻就熟,在这也见过了不少人来人往。但有一件事,就像根刺一样,扎在她的心里,时不时地刺痛一下。

“我曾经带过一个小徒弟。”田开英说道。

那小徒弟是个精瘦的小伙子,刚来的时候,那眼睛就像两颗黑豆子,透着机灵劲儿。他手脚那叫一个麻利,搬搬抬抬的活儿,从不喊累。做事也细心,粮食入库出库,经他手的,账目从没出过差池。田开英对这小伙子是打心眼里喜欢,让他跟着自己好好干,还想着把自己的本事都传给他嘞。

“可这孩子命苦啊!”田开英说到这时不由叹了口气。“家里姊妹好几个,都张着嘴等吃的。他娘瘫在炕上,啥也干不了,就像个破旧的木偶。他爹呢,年轻时候落下病根,成了瘸子,走路一拐一拐的,连个重活儿都干不了。一家子的担子,就全压在这小伙子身上了。 但还真没见过他跟谁叫过苦喊过累,倔得很。”

局里的仓库里,粮食偶尔会有些坏掉的。一般都是来卡车运到镇上的养猪或者养鸡鸭的场里做饲料。局里是轮班制,说是值班,其实也就是帮着把坏粮装进麻袋里。轮到田开英时,小徒弟总来帮她忙。她开始还觉得是这孩子勤快,后来才发现不对劲。

那次田开英瞅见他的兜鼓鼓的,便随口问了一句,没想到他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看他那样,田开英心里也猜到了八九。但她没声张,想着他可能真是没法子。第二天,田开英偷偷在他柜子里塞了几张粮票,啥也没说。这事肯定不止她知道,大家伙儿心里肯定都跟明镜似的,但也知道他家那情况,也就选择了睁只眼闭只眼,只当没看见。谁还没个难处呢?大家都是苦命人,能帮衬就帮衬一下。

可老天爷有时候就是爱捉弄人。那天,上头领导突然来视察。也不知是哪个倒霉催的时辰,那小徒弟正拿着一小袋坏粮呢,就这么被撞了个正着。领导的脸当时就拉下来了,那眼神像刀子一样,刺得人难受。小徒弟吓得脸色惨白,像个木头人似的站在那儿,手里的袋子“啪”地掉在地上,粮食撒了一地。

当天下午,小徒弟就被局里通报批评,卷铺盖走人了。他走的时候,啥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大家一眼。那眼神里有愧疚,有无奈,还有绝望。田开英想去送送他,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的心里就像堵了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后来啊,日子还是一天天过,局里还是老样子,可田开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每次看到那些坏粮食,她就想起那小徒弟,不知道他过得咋样了。他那么年轻,就被打上了“小偷”的烙印,这世道对他太不公平了。有时候她也想,当初对于小徒弟的睁只眼闭只眼到底是机灵,还是糊涂。

有一回,田开英在集市上瞧见了他。“他瘦得更厉害了,背也有点驼,在人群里扛着大包小包,走得很艰难。我刚想喊他,他就被人群淹没了。”从那以后,田开英再也没见过他,也没听到过他的消息。

“我常常想,这世上的人啊,就像那河里的鱼,有的在清水里游,有的却在污水里挣扎。”在田开英看来,小徒弟就是在污水里拼命挣扎的鱼,可她们这些旁观者,却没能拉他一把。田开英说她心里的愧疚,就像那仓库里的老鼠,啃噬着她的心。她叹气道,“我只盼着,那孩子能在这艰难的世道里活下去,哪怕吃再多的苦,也能有个出头之日。也许,他早就忘了我这个糊涂师傅,可我忘不了他,忘不了他那机灵的模样,和那绝望的眼神。”

这事已经刻在了她心里,成了她这辈子的一个结。

“杰迷”田开英的青春续曲

退休的田开英一度找不到事可以做,最开始,田开英想到广场上跟大家一起跳广场舞,每天打卡,让她开心了好一阵儿,好像这样也不错,但是田开英的双腿支撑不了她的“活力”,跳一会儿就腿疼,田开英也不得不放弃这个爱好,又回归到了那段无聊的生活。

后来在一次春晚的舞台,田开英认识了周杰伦,这曾经也是一个让她难以启齿的喜好,因为跟同龄人聊不到一起去,好像大家都不认识也不赞同周杰伦。田开英并没有受到旁人的影响,在退休的年纪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很难,能坚持下去更难。

敬老院的房间不大,一个房间里有两张床,床的对面是一个柜子用来放衣服,两张床的中间放着一张小桌子,面积不大供给两个人用,桌子靠近田开英床头的那边摆着两个相框,一个是田开英的全家福,另一张是比较模糊的照片——经田开英介绍那是周杰伦第一次去春晚时的图片,也是田开英与周杰的“初次相遇”。

紧挨着周杰伦照片的是一张崭新的专辑《依然范特西》,是田开英的女儿买来的,她知道妈妈喜欢,所以特地送来的,里边有田开英最喜欢的一首歌《听妈妈的话》,她说总能从歌词里看到小时候的自己,那个调皮的她,一定很让妈妈头疼;那个从小失去爸爸的她,也真的想快点长大来照顾妈妈。

周杰伦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很多人觉得流行歌曲跟春晚的舞台一点也不搭,同不懂也听不清,但田开英觉得“多有活力啊,以前没听过这种歌,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

周杰伦的歌让田开英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代,那个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她,在此刻又蹦了出来,音乐没有年龄的界限,周杰伦用独特的音乐,把不同时代的人连接在一起,用旋律和歌词传递出人类共通的情感。

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田开英也学会了用网络,她戴上眼镜从枕头边拿出手机,用一根手指笨拙的点着屏幕,想给我们展示她平时怎样看周杰伦,通过短视频,她看到了更多周杰伦的视频,“不用出去,我也能见到他。”这是田开英第一次觉得互联网的发展有这么大的用处,不用到处走也能追星,能看到自己的“偶像”。

翻转手机,田开英指着手机壳上的男人说到,“还能天天见呢。”

82岁的她,在周杰伦的歌曲中找到了青春的延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那些旋律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串联起他的过去和现在。

夜晚来临,田开英坐在摇椅上,手机里放着《听妈妈的话》。伴着音乐,摇着摇椅,微闭双眼,仿佛已然置身于演唱会现场,与“杰迷”一同挥舞着荧光棒,跟着周杰伦一起唱出“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开头:潘梦雨

第一部分:李惠泽

第二部分:徐佳文

第三部分:王永辉

结尾:潘梦雨

壹点号女院传媒

来源:齐鲁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