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樊振东被逼到海外打球”——这条热搜刚挂上去,评论里一半在骂饭圈,一半在问:饭圈到底干了什么,能把国球一哥逼成这样?
“樊振东被逼到海外打球”——这条热搜刚挂上去,评论里一半在骂饭圈,一半在问:饭圈到底干了什么,能把国球一哥逼成这样?
先看一张截图。
去年十二月,樊振东深夜发文:有人跟到酒店楼层,蹲在他房门口拍照,还把房卡照片发在超话。
配文是“哥哥今天穿的白T”。
这条微博两小时后删了,但截图传遍全网。
酒店后来承认,是“粉丝”用外卖员身份骗前台多打了一张卡。
这不是追星,这是私闯民宅。
日媒《卓球王国》把这事写得更直白:樊振东在国乒训练基地外走路,要戴渔夫帽+口罩,还是被代拍一路小跑跟拍,闪光灯直接怼脸。
报道里用了一个词——“逃亡感”。
于是,他去德国俱乐部打欧冠,成了顺理成章的“喘息”。
很多人以为“饭圈”只是网上吵架,其实线下更离谱。
去年乒超决赛后,王楚钦的车被围到无法启动,粉丝把车窗当鼓敲,就为了让他摇下来合影。
孙颖莎在机场被拽包,差点摔倒。
这些画面在微博有视频,播放量过亿,评论区却还在互相甩锅:“谁家粉丝先动手?”
体育总局这次下了狠手。
先是把国家队官方粉丝群全部解散,连“XX后援会”这种看起来正规的组织也一刀切。
接着发了一份《文明观赛倡议书》,里面直接点名“代拍、跟拍、贩卖运动员行程信息”三类行为,第一次把“粉丝经济”写进了体育行业整顿文件。
最细的一条:比赛现场禁止携带超过200mm的长焦镜头,就是怕有人拍特写再P图造谣。
有人觉得小题大做?
看看数据。
中国乒协去年收到47起运动员隐私泄露投诉,其中31起涉及酒店入住信息被卖。
最便宜的“明星房号”在二手平台标价88元,还附赠早餐时间。
这不是八卦,是产业链。
樊振东去德国后,有球迷拍到他在俱乐部排队打饭,一个人端着盘子找座位,周围没人围观。
照片传到国内,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原来他吃饭也会剩西兰花啊。”这种正常,在国乒反而成了奢侈。
体育圈和娱乐圈不一样。
运动员的黄金期短到按天算,一次大赛前被偷拍导致失眠,可能就毁掉了四年努力。
刘国梁说过一句很狠的话:“冠军是打出来的,不是拍出来的。”现在看,得加一句:更不是骂出来的。
整治饭圈,光解散群不够。
体育总局的新规里藏着两个细节:一是要求俱乐部把运动员行程报备给当地,二是比赛场馆增设“反偷拍巡逻队”。
说白了,就是把追星那套“人盯人”战术,反过来用在保护运动员身上。
粉丝也别急着喊冤。
真正的支持,是他在场上挥拍时,看台上一片红色加油声,而不是他输了球,超话里全是“你为什么不笑”。
樊振东在德国赢球后,有当地华人举国旗,他鞠了一躬。
这一幕被德媒拍到,标题是:“中国的英雄,在这里找到了安静。”
体育本来就该是简单的:赢了就笑,输了就练。让运动员回到球台,而不是热搜。
来源:马之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