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兴市南湖晚报小记者协会近日收到一份特殊的来稿——写给太爷爷张连振的回信《太爷爷,您是我心中永远的红太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信的作者“10后”女孩夏婉婷用真挚的笔触,回应了80年前太爷爷在战场上写给父母的家书,完成了一场跨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居郦 沈虹阳 摄影 吴雪渔 小记者 沈宛彤 李莞辰 朱子俊
一封泛黄的家书,穿越80年前的烽火岁月;一封真挚的回信,承载四代人情感对话。
嘉兴市南湖晚报小记者协会近日收到一份特殊的来稿——写给太爷爷张连振的回信《太爷爷,您是我心中永远的红太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信的作者“10后”女孩夏婉婷用真挚的笔触,回应了80年前太爷爷在战场上写给父母的家书,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8月26日,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的3名南湖晚报小记者,走进“抗日孤胆英雄”张连振女儿同时也是夏婉婷奶奶张红宇家中,聆听红色故事,感受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作为红色家风的传承者和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嘉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张红宇和孙女夏婉婷、小记者们围坐一堂,娓娓讲述那硝烟弥漫的岁月,分享父亲张连振老英雄的抗战故事以及革命家庭对她人生选择的深刻影响。
历史细节里的震撼:孤胆英雄的抗战记忆
“历史书本记载的是宏观史实,而父亲讲述的是带着体温和情感的个体记忆。”面对小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您印象中的父亲是怎样的”,望着满屋子父亲留下的“记忆”,张红宇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我的父亲张连振生于1928年,他饱受战争的苦,很小的时候就跑去参加了新四军,陆续参加过很多战役,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打仗不仅危险而且很苦,父亲说,当时靠的是一股信念——中国军人绝不能让侵略者肆意妄为。这种在极端环境下的坚韧和智慧,是书本无法完全传达的。”
最令张红宇震撼的是父亲讲述的“抗战中的战友情”,她向小记者们回忆说:“我的父亲曾写过一篇文章,名叫《我的三次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在艰难的渡江战役中,血染红了江水,父亲失去了很多战友,十分悲痛,哭了出来。”
说着,张红宇把目光转移到了父亲的旧军装上,那深绿的旧军装上挂满勋章,足足19枚。“我父亲的勋章不止这些,在早年的战争中遗失了一些奖章和证书。在他80岁那年,他把勋章一个一个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挂在军装上,虽然因为身体的原因,挂得很不整齐,但这些勋章里有着他对战友的情谊……”说着说着,张红宇奶奶就流泪了,小记者们的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
张红宇奶奶一边轻轻抹着眼泪,一边从边上拿出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4枚弹片,“我父亲参加豫东战役时被打伤手腕,嵌入的弹片在他的体内足足待了68年!也因此受了很多苦……”
听着张红宇奶奶的讲述,这些鲜活的细节让课本中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让小记者们深刻理解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每一次牺牲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个英雄都应当被敬仰。
红色家风的传承:父亲是我人生的灯塔
“父亲是我人生的灯塔,他的言传身教塑造了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谈及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张红宇眼中闪烁着敬仰的光芒。
张红宇说,父亲虽然战功赫赫,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谦逊朴实的作风。“他经常教育我们:‘荣誉是党和人民给的,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责任的象征。’这种观念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明白了荣誉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张连振老英雄对您和夏婉婷以及你们的家人带来哪些影响?你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小记者问。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首歌曲是父亲生前最爱唱的,在后辈们遇到困难时,父亲也常常会用他最喜爱的毛主席的诗词来鼓励我们,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今天我想把这句话也送给你们。”张红宇告诉小记者,在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青少年尤其需要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不是要大家过苦日子,而是要保持奋斗精神,不贪图安逸,不畏惧困难。”
在父亲的影响下,张红宇选择了公安教育事业,并长期致力于红色文化传承。“父亲晚年积极投身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担任多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他常说:‘红色江山来之不易,要让后代知道是谁打下了江山,又是谁保卫着江山。’这句话成为我从事红色宣讲工作的动力源泉。”
当代少年的心灵寄语: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张奶奶,您觉得当代青少年需要从革命传统中学习什么?”小记者们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最重要的是传承红船精神,厚植爱国情怀。要学习革命先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然保持必胜信念,这种精神力量是当代青年最需要学习的。你们要继承革命传统,要将爱国情怀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张红宇告诉小记者。
近年来,作为嘉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宣讲员,张红宇在宣讲中经常告诉学生: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逆境中勇往直前。
张红宇和她的宣讲团不断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在嘉兴大学开展“忘年交”结对共建,与潘家浜村共建红色教育基地,组织跨省红色实践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活动,让革命传统活起来动起来,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心灵。”
张红宇寄语少先队员们:“希望新时代的你们能够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告别张红宇奶奶,老人站在门口挥手的身影,仿佛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继续诉说着永不褪色的红色传奇。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