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渡江第一船中队”第一任的模拟渡江活动圆满结束了,中队的同学们仍然沉浸在兴奋的情景中,转眼他们就进入了初二,进入初二也就意味着“渡江第一船中队”要进入交接期了,这面“英雄中队”的旗帜怎么交接?新一任中队怎么产生?说实在话,那时的我们确实还没有认真的去思考,也没
“渡江第一船英雄中队” 第一任中队授旗仪式(按照箭头自左:中队辅导员章慧瑾老师、团委书记周明甫老师、我,黄山炮团指挥连长张皓、中队长史晓晔、无锡团市委徐忠强副书记、渡江第一船船老大王小弟爷爷)
“渡江第一船中队”第一任的模拟渡江活动圆满结束了,中队的同学们仍然沉浸在兴奋的情景中,转眼他们就进入了初二,进入初二也就意味着“渡江第一船中队”要进入交接期了,这面“英雄中队”的旗帜怎么交接?新一任中队怎么产生?说实在话,那时的我们确实还没有认真的去思考,也没有更深层次的去挖掘,只是学着那个文革前就声名远播的杭州“190”中队的传接方式,思考着我们的方法。第二任中队的选拔,虽然也有一个评比、争创的过程,但没有一个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要求,倒是“渡江第一船”第一任中队提出了他们传承的标准和由他们选择下一任中队的要求,我感觉他们的建议非常好,虽然评选内容有点偏颇,于是我和他们一起讨论,幸亏争创第二任那一届的中队辅导员都是非常出色的老师,他们积极的响应少先队大队部的要求,特别是初一(2)班的徐文丽老师,她所在班级集体观念强,班级管理和学习成绩也是一路领先,而他们班的少先队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非常有希望赢得第二任英雄中队的光荣称号,所以,这样的争创很快就在没有任何争议的学习成绩和各项管理年级第一名中诞生,徐老师的初一(2)班名至实归。
第3任中队与第4任中队的交接签名
但整个过程我总感觉不是我想的那样,而此时,我在无锡教科所的唐云增老师的感召下,已经开始领悟到无锡市的班集体建设的真谛,非常认同无锡市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理念和做法。我也深感到“渡江第一船中队”如果要想传承下去,形成我们县中独特的思想教育的品牌,必须要有更强有力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的东西,我必须承担这样的实践责任和创造责任。而那时,我随着在学校里屡次获得各式各样的荣誉和奖励,特别是少先队工作开始在无锡的中学处在第一集团,而从不知道低调行事的我,一股劲的只知道如何搞好我的少先队工作,我的那种活动式的少先队教育与当时以高考升学率为模式的学校教育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不断有各种不同意见出来,甚至有领导也公开指出我这样的“虚花头”不可能改变学生的认真读书,甚至半开玩笑地说:“让我试试班主任这样的位置,他就不会热衷于什么少先队活动了,那才是真刀真枪的正事”。二十来岁血气方刚的我,坚定地相信通过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是能够让学习成绩有提升的,关键是看班主任怎么引导了。考虑再三,我向当时的校行政提出了希望担任即将到来的1985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班主任。
交接仪式上的签名活动
考虑公平起见,我希望这一批学生全部按照分数高低轮流排班,而新一任的班主任采取随机抽签的办法决定班级。校领导同意了我的请求,让我在继续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情况下,探索如何创建“渡江第一船英雄中队”的经验,于是我开始了第一次做班主任的历程。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回的班主任让我一辈子受益,我的这批孩子们和我成为最要好的朋友,这样的友谊一直持续到三四十年后的今天,即使在我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们都给了我最大的帮助和安慰,当然,这是后话了。
当时我策划创立的“渡江第一船中队”刚刚存在了1年多,如何通过建立少先队英雄中队来带动学校的班集体建设,是我作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必须要突破的一个问题,而此时这个英雄中队在无锡唐云增老师的鼓动和策划下,正在谋划进行全国100个英雄中队的签名活动,渡江第一船中队作为4个发起单位之一,将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竞争这样的班主任,身上的压力就不是光光做班主任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了,而是必须夺得渡江第一船中队的旗帜,而当时的渡江第一船中队的交接方式,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并经过校行政批准的,已经有了一个比较规范的评价体系和选择标准,那就是在4个班级里夺第一,对我来说,这个目标真的是一点底也没有,况且,我是一个从来也没有做过班主任的,(哦,做过两届副班主任)刚刚担任中学老师3年的年轻教师,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我那时好像也没有这样的害怕,抓紧谋划着我的班主任宏伟蓝图:第一年,夺得年级第一,第2年获得渡江第一船中队。
离开学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按照每个同学进校成绩依次排列,然后班主任抓阄,我得到了初一(1)中队,拿着唯一资料的一叠学生基本情况表,我仿佛是个相面大师和布阵专家,一个人把新婚的妻子扔在一边,每天就是研究每个学生的情况和情况表上的照片,看着我翻来覆去那54张情况表,妻子都觉得我在发痴了,就这样,经过我对班级同学履历表的研究,确定了临时班干部名单,指定了几个小学班干部和字写得不错的同学,提前到学校打扫卫生和出第一期黑板报,到开学隔夜,我一切已经安排完,心里的班级蓝图已经绘就,我的执政纲领也完成了。现在想来,我当时确实是蛮前卫的,我的方针就是: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通过班集体建设,形成同学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达成班集体独特的凝聚力。我的方法是,在活动中培育个性,在活动中提升素质,在活动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培养责任心,在责任心中提升学习成绩。说白一点,我希望学生读书读得更轻松点,更有情趣一点。
来源:读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