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农家小子考高分,错失北大成网红教授,命运开这样的玩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06:24 1

摘要:1977年冬天,湖北农村一个叫戴建业的娃,拿着289分的高考成绩单,手都在抖。那年高考是国家刚恢复的,全国有570万人参加,从田里、工厂、部队里全挤去考试。戴建业才18岁,白天要下地挣工分,晚上就着煤油灯看书,课本都翻烂了。他以为自己考得不错,就听班主任说“华

1977年冬天,湖北农村一个叫戴建业的娃,拿着289分的高考成绩单,手都在抖。那年高考是国家刚恢复的,全国有570万人参加,从田里、工厂、部队里全挤去考试。戴建业才18岁,白天要下地挣工分,晚上就着煤油灯看书,课本都翻烂了。他以为自己考得不错,就听班主任说“华中师大挺好的”,填了志愿。

结果后来才知道,北大那年才要270分,华中师大更离谱,189分就能上。换句话说,他高出北大线19分,但被“信息闭塞”绊住了脚。这些年有人问他后不后悔,他总咧着嘴说:“后悔啥?在华师讨到了我老婆,找到了最爱的诗。”

那时候填志愿真难。没有手机、电脑,全凭老师一句话或者地方发的小册子。戴建业不知道北大录取线,更不知道自己的分数在全省能排多高。他只是觉得“师范学校稳定”,能当老师挺光荣。后来他进了华师,还真遇到了人生里最重要的两个人——妻子和诗词。

在华师,戴建业教古典文学,讲课特别逗。他湖北口音重,把李白杜甫讲得活灵活现,学生说他像是在讲街坊邻居的故事。2023年他的讲课视频突然火了,网上到处都是他讲《将进酒》的视频,评论区写“原来诗词这么有意思”。要不是当年选了华师,他可能在北大读其他专业,但未必能走上传播文化的这条路。

现在想想,当年戴建业其实挺幸运的。他考的分数在县里是第一,但信息差让他“错失”了更高学府。但命运好像在补他:他成了华师的教授,娶了老婆,还让古诗词被年轻人喜欢。这让我想到现在,虽然信息发达了,但填志愿还是让人头疼。比如有些学生纠结选清华还是北大,整天查资料到凌晨,反而被“完美选择”逼得焦虑。

戴建业的故事现在总被说成“命运开了个玩笑”,但我觉得更像“歪打正着”。他没上北大,却在华师找到了人生方向。这说明分数高低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能不能把现有的机会用好。就像现在,有些大学生抱怨学校不够好,但戴建业用华师的平台做出了成绩,说明“平台”和“努力”谁更重要,还真不好说。

有意思的是,戴建业自己从不觉得遗憾。他总说:“人生就是下棋,拿到什么棋子都得下,下得漂亮才是本事。”这话听着普通,但想想这些年,他确实把“棋子”下活了。要不是留在华师,他可能不会用方言讲诗词,更不会让古诗文在短视频里火起来。

说到底,那个289分和189分的差距,现在看更像是老天爷“帮忙”把他推到了对的地方。就像有人花大钱买彩票想暴富,结果戴建业这种人,却在“买错彩票”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或许就是命运最神奇的地方——它不总是给你最好的选择,但给你需要的选择。

来源:清茶在觉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