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2日,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在陕西延安召开。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浙江芒种品牌管理集团董事长魏春丽受邀参会,并代表课题组发布了2025中国果品品牌声誉评价结果。
8月22日,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在陕西延安召开。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浙江芒种品牌管理集团董事长魏春丽受邀参会,并代表课题组发布了2025中国果品品牌声誉评价结果。
此前,GZH芒种品牌智库 已相继发布《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评价报告》、“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粮油)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工食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100”。以下为本次评价简报。
2025中国果品品牌声誉评价简报中国果品品牌声誉评估课题组
胡晓云 鲁芳校
张庆丰 魏春丽 陈 磊 杨巧佳 贺梦晗 周叶润
董美麟 朱振昱 方 剑杨 浩 单子昊 殷广丰
陈 寒 冯琳伟 顾周荃 李乔玉 邵沁怡 吴夏楠
品牌声誉,在品牌学中是一个对品牌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核心指标,指的是品牌消费者等相关利益者对某一品牌的整体评价,是一个品牌制胜市场的法宝。
应2025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邀请,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浙江芒种品牌管理集团等单位联合组建课题组,开展“2025中国果品品牌声誉评价”研究,并在2025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发布有关结果。
评价依据胡晓云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农业品牌声誉评价模型”,通过品牌感知力、品牌感召力2项一级指标,品牌能见率、认知行动率、好感评价率和消费体验评价率等4项二级指标等层级指标,经由对大数据环境中的“自然言语”进行提取与解析实现综合评价。
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开信息,经课题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已注册为我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或此前获得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登记现已正式注册商标的果品地标品牌,共计1148个,较上年度增加了51个。2024年年底,课题组对该1148个果品地标品牌开展了品牌声誉评价研究。
在1148个果品地标品牌中,柑橘类品牌共计172个,坚果类品牌共计147个,梨和苹果分别为85个和81个。行政区域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山东、四川、福建、云南、河北、浙江、重庆和陕西等8省(直辖市)均有50个以上果品地标获评,其中山东省203个,占比17.68%。2025中国果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前300位品牌详见附表1。
截至2025年6月,中国果品流通协会通过“果品品牌建设调查在线填报系统”,在线收集了322个果品企业自主品牌调查信息,课题组对其中品牌信息无误的313个果品企业自主品牌进行了品牌声誉评价。获评的313个果品企业自主品牌,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陕西省108个,较上年度增加了72个,占比32.91%;山东省28个,占比8.95%。2025中国果品企业自主品牌声誉前300位品牌详见附表2。
表1 2025中国果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300)
表2 2025中国果品企业自主品牌声誉(TOP300)
我们是
从浙江大学走来的团队
我们致力于
打造中国三农品牌化一站式服务平台
浙江芒种品牌管理集团,专注于三农领域品牌研究、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传播推广、数智管理、乡村运营等专业服务,致力于打造中国三农品牌化一站式服务平台。
我们以专业振兴中国乡村,集聚国内众多农业品牌理论研究与业界实践专家,引领中国三农品牌建设,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乡村品牌/企业品牌提供顶层设计服务,具有丰富的品牌实践经验。
团队已先后开展了海南鲜品、丽水山耕、赣鄱正品、江城百臻、巴味渝珍、神仙大农、长白山人参、西藏羊绒、烟台苹果、盐池滩羊肉、安吉白茶、武功猕猴桃、庆阳苹果、锡林郭勒羊、茂名荔枝、径山茶等200+地方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顶层设计。
来吧,让我们“一起探索,一起精彩,一起向未来”!
来源:南音雨阁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