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看看发生了什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20:46 1

摘要:互联网上,AI换脸、AI盗声的乱象屡见不鲜。商家伪造奥运冠军的声音叫卖土鸡蛋,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实施诈骗,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权益,更扰乱了网络秩序。新规的出台,正是为了给这些“数字幻觉”打上烙印,让它们无所遁形。

2025年9月1日,一个名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新规将正式落地。核心要求只有一个:所有AI合成内容,必须带上电子水印”。

互联网上,AI换脸、AI盗声的乱象屡见不鲜。商家伪造奥运冠军的声音叫卖土鸡蛋,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实施诈骗,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权益,更扰乱了网络秩序。新规的出台,正是为了给这些“数字幻觉”打上烙印,让它们无所遁形。

这种电子水印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用户能直接感知的显式标识。它可能是一行小字,一段提示音,或者一个特定的图标,出现在AI生成的图片、视频、文本之中,或者在你下载、分享这些内容时跳出来提醒你。它的作用就像一个警示牌,明确告诉你:“此内容由AI生成”。

另一种则隐藏在深处,名为隐式标识。它通过技术手段,将服务提供者信息、内容编号等数据,像密码一样写入文件的元数据或数字水印中。普通人肉眼无法察觉,但平台和监管机构却能通过技术手段轻松读取。这相当于为每一段AI内容颁发了一张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无论它被如何传播、修改,都能追溯到源头。

新规实施后,公众将拥有更强大的辨别能力。刷到一段真假难辨的视频,一段以假乱真的音频,只需留意有无标识。没有标识的,就是违规内容,可以随时录屏举报,或联系平台客服处理。这为每个人提供了一把对抗AI诈骗的利器。

法律专家提醒,面对日益逼真的AI内容,公众需保持一份清醒。切勿轻信网络音视频,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时,更要多方核实,避免财产损失。对于那些被AI仿冒的个人,法律是维护自身权益最坚实的后盾。而各大平台,则肩负着更重的责任,必须升级检测技术,严格审核内容,对违规行为果断处置,共同守护一个真实可信的网络空间。

来源:多才多艺高山Rn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