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欧洲是铁了心要与俄罗斯较量到底,乌克兰也在幻想着打败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没有选择,必须在战场上与欧洲支持的乌克兰决出胜败。在正面战场上,俄军拥有6比4的优势,在导弹和无人机的互攻中,乌克兰也没有取胜的可能,因为俄罗斯军工产能大大超过乌克兰及北约军援的规
欧洲是铁了心要与俄罗斯较量到底,乌克兰也在幻想着打败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没有选择,必须在战场上与欧洲支持的乌克兰决出胜败。在正面战场上,俄军拥有6比4的优势,在导弹和无人机的互攻中,乌克兰也没有取胜的可能,因为俄罗斯军工产能大大超过乌克兰及北约军援的规模。如果再打一年,乌克兰有可能失去第聂伯河以东的大片领土,指望欧洲或者北约出兵,是绝无可能的。
这话不是凭空猜测,看看欧洲最近的动作就知道。德国刚宣布把2024年对乌军事援助从40亿欧元提到80亿欧元,法国也承诺送更多“凯撒”自行火炮,但这些数字看着唬人,落到实处却处处是窟窿。去年冬天欧洲各国吵着要给乌克兰凑100万发炮弹,结果到现在只交付了不到30万发,不是不想给,是自己的军火库早就空了——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就算24小时连轴转,全年炮弹产能也才15万发,还得优先满足本国军队需求。反观俄罗斯,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坦克生产线就没停过,光乌拉尔机车车辆厂每个月就能下线20辆T-90M主战坦克,导弹工厂更是把“口径”巡航导弹的产能提了三倍,这种工业化战争拼的就是家底,乌克兰拿什么比?
乌克兰自己也不是没意识到问题。泽连斯基今年年初跑遍欧洲求援时,语气早就没了去年的硬气,在布鲁塞尔的演讲里反复提“需要更多时间”,可时间恰恰是乌克兰最耗不起的。现在乌克兰前线士兵平均年龄已经快40岁了,去年还能征召25岁左右的年轻人,今年连50岁以上的预备役都拉上前线了。第聂伯河以东的阵地战打了快一年,赫尔松方向的乌军士兵接受采访时说,有时候一天要挨十几轮俄军炮火,手里的北约援助武器看着先进,却缺配件缺弹药,M113装甲车坏了没零件修,只能扔在战壕里当掩体。
有人说北约会不会突然出兵?别做梦了。美国国会今年刚通过的对乌援助法案里,明确写着“禁止美军人员在乌克兰境内参与作战行动”,拜登政府连派教官都只敢在波兰边境打转。欧洲更没这个胆子,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年底说“不排除派兵可能性”,结果第二天就被德国总理朔尔茨泼冷水,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更是直接表态“欧盟没有任何军事干预的计划”。谁都清楚,一旦北约士兵出现在乌克兰战场,就等于和俄罗斯直接开战,这是连美国都不敢踩的红线。
再看领土问题,第聂伯河以东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早就被俄军控制了大半,扎波罗热核电站也在俄罗斯手里,这些地方不仅有煤矿、钢铁厂,还是乌克兰的粮食主产区。去年乌克兰通过黑海粮食走廊运出了3000万吨粮食,今年俄军时不时封锁港口,粮食出口量直接腰斩,要是再打一年,东边的粮食运不出来,西边的武器进不去,乌克兰经济撑不撑得住都是个问题。泽连斯基政府嘴上喊着“要收复所有领土”,可前线指挥官私下里都在说,能守住第聂伯河以西就不错了。
说到底,这场冲突到现在已经不是“谁能打赢”的问题,而是“谁能耗得起”。俄罗斯有能源有产能,欧洲有经济但缺底气,乌克兰夹在中间,想靠别人的援助翻盘,恐怕最后只能是空欢喜一场。那些指望北约出兵的幻想,早该醒醒了。
来源:露露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