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风玉露,人间过七夕,花市灯如昼。8月29日19时30分,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在东台西溪宋城广场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忠贞爱情·缘定七夕”为主题。西溪用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情盛宴,向各地游客证明传说未远,浪漫正新。
金风玉露,人间过七夕,花市灯如昼。8月29日19时30分,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在东台西溪宋城广场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忠贞爱情·缘定七夕”为主题。西溪用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情盛宴,向各地游客证明传说未远,浪漫正新。
一诗一舞点亮千年星图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4名朗诵者的声线与古乐交融,《诗经》诵读声落,舞台转暗。大屏上牛郎星与织女星的光点,晕染成汉代星图轮廓。身着玄色天文官服饰的舞者手持青铜圭表,踏着“步天歌”的韵律而来。当舞者裙裾掠过“星轨”,金坛、丹阳、太仓、镇江、宜兴等地的七夕节日盛况在屏幕前倏忽而过,此刻,城与城之间的物理界限因为节日而消除。屏幕里,40名孩子童声齐诵《乞巧》诗;舞台上,国家级非遗东台发绣技艺化作舞蹈语言。素衣胜雪,青丝如墨。《青丝入绣·寄情千年》用一幅幅发绣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舞毕,载满非遗手办的市集车穿梭于观众之间赠送手办,现场有人感叹,“这是我们的骄傲,是独属于七夕的浪漫。”
戏一语解七夕密
碧空净,微月凉。戏曲新唱《千古情·时代魂》在“古今共七夕”诗意中拉开帷幕。曲中有董永质朴,有织女柔情,有白娘子果敢,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蝶影缠绵。当现代声腔唱出“白首永相期”时,台下自发响起掌声,也有人悄悄湿了眼眶——原来关于爱的表达,不分剧种,也不关乎年代。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勃讲述了记忆里的七夕:“小时候在山东菏泽,奶奶会在七夕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还会把晒好的书翻出来让我们读。”在她心里,七夕不只是爱情节,还是晒书节、爱美节、养生节。穿针乞巧、曝衣晒书、兰汤沐浴……创意短片《烟火千年 别样七夕》用古老习俗告诉观众,七夕是最具烟火气的“狂欢节”。七夕,藏着古人对生活的全部热爱。
周朝合卺礼、唐朝却扇礼、宋朝挑盖头……在中华婚俗秀演出中,八对举办婚礼的新人、两对金婚知青伉俪在观众的掌声中亮相。两对金婚知青为新人送上的发绣与红豆金箔画里暗藏祝福:最好的爱情,是柴米油盐,也是山海岁月。随着盐城东台与无锡宜兴两地“山盟海誓”婚恋文明实践基地正式启动,现代婚俗改革的创新实践也将徐徐展开。老槐树刻下千年之约,银河泛波此爱千年。《鹊桥之约》的旋律里,云南大理的七夕灯会、湖北郧西的天河实景与西溪的夜空交相辉映。七夕不只是牛郎织女,还有很多故事,很多浪漫。当七夕文化跨越千年,每一代人都为此写下新的注脚。
来源:射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