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发布会的重点无非是马力、续航、辅助驾驶。最近几场国产车的发布会,看下来像是拼谁能把“功能”整得更吸睛。结果就是一波接一波的“新花活”,让人一边拍手,一边皱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发布会的重点无非是马力、续航、辅助驾驶。最近几场国产车的发布会,看下来像是拼谁能把“功能”整得更吸睛。结果就是一波接一波的“新花活”,让人一边拍手,一边皱眉。
下面整理几个“好玩”的给你们看看——
华为在新车上推出了 临境抬头显示(AR-HUD)。与 ADS 智驾系统联动后,驾驶员在挡风玻璃上能看到一个虚拟的小麒麟,实时指引方向、提示路口距离。余承东在台上连说了两个“很好玩”,来形容这个功能。
它的确有价值——不用低头看中控屏,信息就在前方。但问题是,过于花哨的信息叠加,会不会反而让驾驶员分神?
另一个是小鹏,搬出的“路怒消消器”,让驾驶员按下方向盘按键,就能在 HUD 上“打怪”,模拟攻击前车。官方说这是帮助缓解负面情绪。
但实际想象一下:真遇到有人加塞,按个键看到虚拟动画,火气就能消吗?
还有,岚图的展示环节里,车辆遇到障碍会通过悬架抬升“腾空”,宣传被称为“原地起飞”。
从工程角度看,这就是底盘调节能力的表现,但包装成“起飞”,效果是有了,风险联想也随之而来:真要在高速上“飞”起来,驾驶员怕是先心跳飞起。
再来几个“小资”的——
理想 i8 的思路很直接:车就是家的一部分。它在后排加入了旋转座椅和悬浮桌板,可以秒变一个小客厅,吃饭、开会、打牌全都行。
这个设想贴近家庭出行的需求,确实有场景。但关键问题在于:桌板在行驶过程中能否安全固定?
嗯,继续。
蔚来 ES8 展示了一个“车内衣帽间”,把三排和后备箱打造成了步入式衣柜,甚至能“直播换装”。
这对部分商务人士或许真有吸引力,但对大多数车主来说,用不用得上,是个大问号。
最后是小鹏 G7。它的前备箱做了防水设计,自带排水口,官方直接演示“能临时养鱼”。
从技术角度,这是在展示密封性和易清洁。官方指出在紧急情况下,可临时作为“短途活鱼桶”使用。
国产车的创新,确实走在了全球前列,但这股子“整活劲儿”也越来越猛。
创意值得肯定,但车的本质还是车。
一句话:安全和实用才是根本。
来源:小燕子车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