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今年1月20日开启第二任期以来,以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大肆挥舞关税大棒,搅乱世界贸易秩序,同时,其关税大棒对美国自身产业及经济各领域的反噬日益逼近美国社会承受的极限。特朗普曾大胆声称自己拥有几乎无限的权力,可以绕过国会对外国产品全面征税
特朗普遭遇第二任期首场重大失败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今年1月20日开启第二任期以来,以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大肆挥舞关税大棒,搅乱世界贸易秩序,同时,其关税大棒对美国自身产业及经济各领域的反噬日益逼近美国社会承受的极限。特朗普曾大胆声称自己拥有几乎无限的权力,可以绕过国会对外国产品全面征税。如今,联邦上诉法院为他的这一行动设置了司法路障,特朗普任性关税政策从此走下坡路,而中国坚持不跪则迎来关键性胜利: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的这次重磅裁决必将被载入世界贸易史及美国历史。这是美国人民的重大胜利,也是世界自由公平贸易的重大胜利。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8月29日裁定,特朗普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对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广泛征收进口税的做法已经越权。该判决基本维持了纽约一家专业贸易法庭于五月作出的裁决,但以7比4的投票结果推翻了立即废除关税的部分内容,为特朗普政府争取了时间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这一裁决对特朗普而言是一次重大挫折。他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已经扰乱了金融市场,使企业因不确定性陷入停滞,并引发了物价上涨与经济放缓的担忧。
“国家紧急状态”遭司法否定
法院此次否决的关税,主要针对特朗普在四月对几乎所有美国贸易伙伴加征的税收,以及此前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实施的关税。特朗普曾在四月二日——他自称所谓“解放日”——对与美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征收高达50%的所谓“互惠关税”,并对其他几乎所有国家加征10%的基准关税。
特朗普后来暂停了“互惠关税”90天,以便给予其他国家时间与美国谈判贸易协议、降低对美国商品的壁垒。一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和欧盟等,为避免更高关税,接受了与特朗普达成的明显不对等协议。而那些未屈服或惹怒特朗普的国家,则在本月初遭到更严厉的打击,例如老挝被加征40%的关税,阿尔及利亚被加征30%。
特朗普凭借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宣称自己有权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并将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称为“国家紧急状态”以作为征税理由。今年二月,他还曾援引该法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声称跨越美境的非法移民和毒品流已构成国家紧急状态,并指责这三个国家未采取足够措施阻止此类行为。
美国宪法赋予国会设定税项(包括关税)的权力,但立法机构多年来逐渐将更多关税权力让渡给总统,而特朗普则将这一权力运用到了极致。
贸易议程陷入法律泥潭
政府方面辩称,法院曾在尼克松总统时期认可其紧急状态下使用关税权力的合法性。当时尼克松政府成功引用了1917年《对敌贸易法》——该法为后来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提供了部分法律依据。
然而,纽约国际贸易法院已于五月驳回了这一论点,裁定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超出了紧急权力法授予总统的权限”。联邦上诉法院在本次7比4的裁决中也写道:“国会似乎不太可能有意授予总统无限征收关税的权力。”尽管持异议的法官为特朗普留下了一定的法律空间,认为1977年法案“不构成违宪的立法授权”,但多数法官的立场显然对白宫不利。
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终被推翻,政府可能需退还部分已征收的进口税款,这将给美国财政部带来财务压力。截至七月,关税收入已达1590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司法部在本月的一份法律文件中警告,撤销关税甚至可能意味着美国的“财政崩溃”。
此外,这一裁决也可能动摇特朗普未来推行关税政策的基础。有法律专家指出,尽管现有贸易协议未必会自动瓦解,但政府可能失去其谈判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柱,外国政府或将更敢于拒绝美方要求、拖延履行已有承诺,甚至寻求重新谈判条款。
总统的备选方案与潜在危机
特朗普已誓言将战斗进行到最高法院。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若任由这项裁决成立,“将 literally 摧毁美利坚合众国”。
尽管特朗普仍可借助其他法律手段征收进口税,但这些工具的适用范围和行动速度将大受限制。例如根据《1974年贸易法》,他仅能对存在重大贸易逆差的国家征收最高15%的关税,且期限不得超过150天。此外,政府也可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如针对外国钢铁、铝和汽车征收关税),但这需要商务部先行调查,而非总统可独自决断。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此次上诉法院的判决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美国商界、司法系统及社会对特朗普一意孤行的关税政策已越来越难以容忍。在不断升级的法律与政治博弈中,任性征税的时代或将迎来转折。
来源:军机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