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当天,以阿尼么的夜晚为起点,全网累计推出原创作品600余条,微博、抖音平台#点亮云南新夜态#等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突破3.1亿、并多次进入社交平台热搜榜前列,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1500万,其中微博直播观看人数超20万、跻身全国同时段第五。
8月27日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点亮云南新‘夜’态”
网络主题传播活动
在漾濞县阿尼么村启动
这个曾经“鸟都没有的地方”
再一次引发全网关注
据云南网消息,在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当天,以阿尼么的夜晚为起点,全网累计推出原创作品600余条,微博、抖音平台#点亮云南新夜态#等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突破3.1亿、并多次进入社交平台热搜榜前列,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1500万,其中微博直播观看人数超20万、跻身全国同时段第五。
曾经的阿尼么村,乱石遍地、难生效益,单一的产业撑不起村民期待,“空心村”的标签与贫困村的阴影,一度让这里的夜晚只剩沉寂。而今,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浩荡春风,阿尼么村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蝶变:家家户户找准特色产业,小村的夜经济从无到有、愈发红火,整村文旅产业向荣,夜晚的村庄不再冷清,反而满是热闹与活力。这一路的蜕变中,阿尼么村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打破夜的沉寂,点亮属于这个村庄的全新夜晚呢?
“不夜寨”启幕,叩响夜经济发展之门
2018年底,云南著名民族音乐人、昆明胖核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康返乡阿尼么。依托当地独特的山石资源,率先投资1300余万元,建成以石头为底色、艺术为内涵、乡愁为内核的 “阿尼么007艺术农庄;并以其为龙头,带动全村44户参与创业。自此,阿尼么村正式踏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征程。
五年多的光景后,“阿尼么奇迹”惊艳登场。2024年五一假期,阿尼么村正式“开村”。田园牧歌、艺术乡居、田野学堂、农耕餐厅、艺术民宿等文旅系列产品也随之亮相。这个曾经“鸟都没有的地方”开始广纳四方游客,全村村民喜获丰收,“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3.7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50余万元。此后的每个周末,阿尼么都能迎来三四千名游客,客源逐渐稳定,阿尼么村从此吃上了“旅游饭”。
2024年9月30日晚,阿尼么不夜寨“开寨”活动正式启幕,大理第一个“不夜寨”从此诞生。“乡愁影视街”“侠客小吃街
”大受欢迎,原创歌舞表演、特色美食品鉴、影视艺术参观等活动相继开启……旅游的爆火,让阿尼么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不断扩大。
整村IP化运营模式整合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等元素,构建多元互动共享的文化产业链,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现政府投资见实效、村民参与能增收、集体经济有增长、乡村发展可持续。这不仅为阿尼么村持续“走红”筑牢根基,更给后续新“夜”态的培育与发展铺就了坚实道路。
乡村好歌汇:唱响夜活力,点亮村庄新夜晚
就地取材创意垒砌乡愁石墙,废弃石坑摇身一变古朴农庄,石与树共生的民宿客房……这些艺术乡建,让阿尼么逐渐被大众所熟知。作为大理州“艺术家第二居所”试点之一,阿尼么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乡愁韵味也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到此驻留,他们用艺术的笔触展现阿尼么的魅力,用音乐与乡村完成深情对话。今年6月,阿尼么举办的“阿尼么乡村好歌汇”,将传统歌赛升级为全民参与的文化IP,吸引了大批歌手和游客,阿尼么瞬间名声大噪。
乡愁元素圈粉无数,多元活动好戏连台,阿尼么村顺势成为大理州乡村旅游的热门 “流量担当”。在夜态经济的探索中,“乡村好歌汇” 表现突出、可圈可点:它既汇聚全国歌手同台竞技,又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堪称撬动热度的 “流量密码”,点亮了村庄的全新夜晚。
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点亮云南新‘夜’态” 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当天,媒体记者与网络达人深入阿尼么村,先后走访“乡村好歌汇”、侠客小吃街、牛棚咖啡、云间物语等多个特色场景,推出原创作品600余条,借影像与文字,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这座小村夜经济的鲜活面貌,助推 #点亮云南新夜态# 等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突破3.1亿,并多次进入社交平台热搜榜前列。
回望阿尼么的夜经济发展之路,其每一步前行,都深深扎根“于绿水青山间重拾田园诗意”的乡村本真,也紧紧依托着“文化赋能激活振兴动能”的时代路径。从摸索到创新,阿尼么不仅挖掘出旅居、音乐、农耕、餐饮、民宿交织的农文旅新业态,更淬炼出“石头+艺术+乡愁” 的独特IP,构建起“文化场景创新+多元业态融合+流量转化变现”的良性循环。
从沉寂小村到热闹红火的蜕变,阿尼么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更蕴含了深刻启示:乡愁落地成景、资源转化成势,乡村夜晚不再是沉寂的代名词,而是成为盛放诗意生活、迸发乡村活力、勾连城乡情谊的新载体。这份实践,也为更多乡村破解“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课题,提供了可参考的“阿尼么样本”。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