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7天,北溪管道爆炸案主犯招供!德国向6名凶手下达逮捕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22:41 1

摘要:“北溪一号”落网的幕后真凶终究还是没扛过7天审讯,不仅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并且还向调查部门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线索——剩余6名同伙的信息。德国紧急下达逮捕令,然而其中一名成员很可能已经死亡,在落网罪犯的交代下,一桩惊天大案似乎逐渐水落石出。

“北溪一号”落网的幕后真凶终究还是没扛过7天审讯,不仅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并且还向调查部门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线索——剩余6名同伙的信息。德国紧急下达逮捕令,然而其中一名成员很可能已经死亡,在落网罪犯的交代下,一桩惊天大案似乎逐渐水落石出。

故事还得从8月21日说起,意大利米萨诺阿德里亚蒂科海滨小镇的晨雾,警方就已经早早在此等候。只听后方指挥一句“锁定目标”,说时迟那时快警方倾巢出动,只见警方立马冲入度假酒店的房间中,将里面一名男子按在地上。

这位叫做谢尔吉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前乌克兰军队上尉、安全局特工,或许即便谢尔吉被捕的那一刻,人们也没想到一桩横跨三年的国际悬案——“北溪一号”迎来转折。然而审讯之路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顺利,七天七夜整整168个小时,这份突破实在来之不易!

谢尔吉·K被逮捕现场

一开始审讯室的恒温被严格控制在22度,这个被认为最易让人放松警惕的温度,但对谢尔吉无效。德国联邦刑事警察局心理分析部主任沃尔夫冈・舒尔茨在事后解密的《审讯日志》中记录,第一天谢尔吉的表现就让警方犯难,他竟能保持同一坐姿十几小时没有任何多余动作!

前两轮审讯,常规手段完全失效,当审讯官马丁・巴赫首次出示“仙女座号”帆船租赁记录时,他只淡淡回应一句:“可能有人模仿我的签名,我对这艘船一无所知。”面对DNA比对结果,他又辩解:“2022 年我曾在罗斯托克港丢失过背包,里面有我的头发样本。”

▲涉案船只:仙女座号游艇

看来这次遇到了硬茬子,就当审讯过程陷入白热化之际,直到第三天清晨才迎来转折。团队放弃原本一次性抛出所有证据的传统模式,而是分步骤先播放海事监控录像,随后又出示卫星定位数据,最后才展示资金链证据。

第四天下午,心理战术全面升级。团队不再将谢尔吉定义为“罪犯”,而是反复强调他“被利用者”的身份,明确告知谢尔吉:“若能提供重大立功线索,可获‘刑期减半和‘证人保护计划’资格,未来可在德国匿名生活。”

2

当谢尔吉在供词上签字时,时间已是第八天清晨,这份长达176页的供述,不仅列出了6名同伙的信息,还透露了一个更关键的细节——“行动前有人给我们提供了北溪管道的详细工程图纸,包括焊缝位置和压力节点,确保炸药能精准破坏关键部位。”

这份供词,让北溪案的调查从抓捕执行者转向 追查幕后指挥者,到底谁能拿到管道工程图纸?谁有能力组织这样一支破坏分子队伍?德国警方在发出逮捕令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复杂的谜题。

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北溪一号”案件已然迎来重大突破。

2022年9月26日清晨,波罗的海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海域的地震监测仪突然记录到两次异常震动。数小时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紧急声明:“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三条支线同时发生泄漏,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水下爆炸事件,摧毁了总投资超100亿欧元的能源动脉。

而此次谢尔吉又公布了重要线索,原来早在2022年9月6日,他就率领七人团队,乘坐租用的"仙女座号"帆船从德国罗斯托克港出发。可船上的七个人,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由四名潜水员、一名爆破专家和一名船长组成,况且他们手中还有伪造姓名的真实乌克兰护照,经波兰边境潜入德国。

整个过程七人分工明确毫不拖泥带水,帆船出海后立即关闭AIS自动识别系统,成功避开海事监控,两次爆炸间隔时间不过十几分钟,炸出了好几米深的海底弹坑。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可三年过去,幕后的策划者究竟是谁至今没有定论,而如今其核心成员谢尔吉被捕后,“北溪一号”迎来了哪些转折?

3

谢尔吉被捕前,北溪事件调查已陷入三年僵局,丹麦、瑞典在去年2月草草结束调查却拒绝公布核心证据,德国虽坚持调查但始终缺乏直接突破口。

谢尔吉被捕的消息传开后,最先有反应的不是德国警方,而是各国的外交部门,有人想借这个机会厘清真相,有人想“捂住盖子”,还有人在暗中“调整筹码”,一场无声的较量在国际舞台上悄悄展开。

俄罗斯的反应最直接也最愤怒,其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当天就召开记者会,手里举着谢尔吉的供词复印件,质问道:“为什么德国一直不让俄罗斯参与调查?”要知道北溪一号是俄罗斯的核心能源资产,爆炸后俄罗斯每年损失近200亿欧元的天然气收入,还被西方舆论泼了两年“自导自演”的脏水。

现在有了乌克兰相关人员涉案的线索,俄罗斯自然想抓住机会洗刷污名,同时向西方施压。但德国的回应很冷淡,一句“调查是独立司法行为,不接受外部干预”就把俄罗斯拒之门外。

乌克兰则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窘境,总统办公室第一时间出来否认官方参与,说谢尔吉只是作为一名前军人个人行为。但这种辩解在细节面前显得很苍白,毕竟谢尔吉的团队里有好几个前乌克兰安全局成员,他们使用的“假名真护照”也需要官方渠道才能弄到。况且统泽连斯基在被记者追问时,突然转移话题说“现在更该关注前线局势”,这种回避又让人浮想联翩。

虽然谢尔吉招了供,德国也下达了6张逮捕令,但“北溪一号”案的真相,远没到水落石出的时候。最棘手的还得是追捕工作,德国警方虽然知道了6个同伙的名字,但真正能抓到的没几个。

有一个叫弗谢沃洛德的爆破专家,已经在去年12月乌东的战斗中死了,死无对证。

还有个叫弗拉基米尔的潜水员,德国请求波兰协助逮捕时,波兰故意拖延了3天,结果弗拉基米尔坐着乌克兰驻波兰武官的外交车辆,大摇大摆地逃回了乌克兰。

剩下的几个人,可能藏在乌克兰的军方保护区里,也可能早就逃离了欧洲,德国想跨国抓人,难度堪比登天。

“北溪一号”管道破坏案的特工之一

谢尔吉虽然承认了组织者的身份,但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执行命令,至于命令来自谁,他要么沉默,要么含糊其辞。

谢尔吉的被捕只是“北溪一号”案的一个小转折绝非终点,这场爆炸案的真相,早就不只是谁炸了管道那么简单。

参考资料:

1.“北溪”爆炸事件调查取得突破 德国向6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中国青年报

2.俄称对“北溪”爆炸事件调查进展满意 敦促彻查真凶——央视新闻

来源:红梦史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