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肺癌一直高居全球癌症死亡率榜首。而非小细胞肺癌,更是肺癌里的“大户”,占据了80%-85%的病例。对于那些驱动基因阴性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因缺乏可靶向的驱动基因突变,治疗选择有限,主要依赖化疗或免疫治疗,疗效和耐受性欠佳,是目前临床的难点之一。
肺癌一直高居全球癌症死亡率榜首。而非小细胞肺癌,更是肺癌里的“大户”,占据了80%-85%的病例。对于那些驱动基因阴性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因缺乏可靶向的驱动基因突变,治疗选择有限,主要依赖化疗或免疫治疗,疗效和耐受性欠佳,是目前临床的难点之一。
中国学者带来了破解难题的希望。8月19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再次迎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方文峰教授团队的重磅成果——TROP2抗体药物偶联(ADC)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药物塔戈利单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提示国产“ADC+免疫”组合可进一步提升患者获益,有望成一线新标准。
据了解,这是该团队继2025年4月10日在《自然·医学》发布芦康沙妥珠单抗针对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Ⅰ/Ⅱ期数据、6月5日在《英国医学杂志》公布更新结果后,第三次以“中国方案”登陆国际顶刊。
研究分两组进行,受试者接受不同剂量的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塔戈利单抗治疗方案。第二种方案涉及63位患者,其中约三分之二患者肿瘤明显缩小,超九成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多数患者治疗效果持续时间长,生存无进展时间也较长。无论患者体内特定蛋白水平高低或肿瘤类型如何,这种联合治疗效果一致。安全性方面,主要副作用是血液问题和免疫反应,但整体可控,无致命风险。
张力教授指出,这一研究不仅证实了TROP2 ADC与免疫治疗的巨大协同潜力,更开启了可用于驱动基因阴性全人群患者的全新治疗范式,有望将肺癌一线治疗疗效和获益推向新高度。目前,基于该研究的多项Ⅲ期研究正在开展中,未来将为肺癌治疗提供更坚实的证据支持。
文|记者 陈辉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