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野史录》第N72回贾珠已死元璋仅留名 贾琮犯案时飞耍聪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4 21:45 2

摘要:上回说到姑娘们在议宝玉的名字,当时一屋子的人都在笑,黛玉却看到大嫂李纨没有大笑,坐在屏风一侧,双手正百无聊赖地叠着一条丝绢方绸。众人大笑时,她仅微微抬头一笑,接着又低头把玩手里的绸绢。黛玉默默点了一下屋里的人数,居然收上来的字与现场的人数少一个。她顿时心中有数

上回说到姑娘们在议宝玉的名字,当时一屋子的人都在笑,黛玉却看到大嫂李纨没有大笑,坐在屏风一侧,双手正百无聊赖地叠着一条丝绢方绸。众人大笑时,她仅微微抬头一笑,接着又低头把玩手里的绸绢。黛玉默默点了一下屋里的人数,居然收上来的字与现场的人数少一个。她顿时心中有数了。

黛玉走到李纨身边,半蹲下来。李纨双手搭在黛玉的肩上,做了怪脸。倒是黛玉半娇半嗔地盯着李纨的脸说:“嫂子,你是不是知道宝哥哥的名字啊?”李纨道:“我怎会不知道呢?”黛玉道:“那嫂子你知道为什么不说呀?”李纨道:“可我看着你这么多人在一起闹着玩,众人正高兴着呢,我又何必扫大伙的兴致呢?而你们玩游戏时,瞬间让我想起了你们的珠大哥,他若是还在,我的这兰哥儿也不致于这么可怜,现在就盼着他早点儿长大啊,若是他日有出息,亦能给府里添点光彩呢。”

李纨刚说完,又勾起黛玉思念故去的爹娘,如今落得自己寄身舅舅家,一番凄苦如黄连浆般涌上心头,当即掩面起身跑出门外。众人见状,顿时停了欢笑。

凤姐忙带着众姐妹,追了出来。此时天边已冒出一轮明月,恰爬过从院墙边的枣树头。凤姐知道林姑娘想着伤心事了,原估摸着她这一伤心去找老祖宗呢,不料黛玉却在一处水榭台前停了下来,半个身子伏在栏杆上。雪雁与藕官已跑到姑娘身边了,凤姐一屁股坐在栏杆上的长椅上,笑着说:“妹妹,你好作诗,这么好的夜晚,明儿又是一个十五,你看嫂子给你做一首诗如何?”

惜春道:“怕是二嫂又要让我们笑翻天呢。”湘云在凤姐说完已笑了起来,待听惜春一说,忙接了话茬:“二嫂你就以十五月圆为题,先吟诗一首。”众人起哄着说道:“二嫂今个儿一定诗仙附身了,快些吟上一首。”

凤姐能作出怎样的诗句,想必是玩笑一般,没有人记得,传不了多久,暂且不表。

倒是第二日,姑娘们的游戏经环哥儿一本正经地说与赵姨娘时,赵姨娘顿时虎起脸说道:“你管他名啥,我倒是想着没了才好呢,你掺和什么?他再好也是挡着你道儿的恶犬。”贾环一愣,刚要说啥,此时贾政走了进来,吓得忙溜到帘后,顺着屏风壁,钻进后院里去了。

贾政一进屋,赵姨娘忙伺候他端坐到太师椅上。贾政道:“我刚才听着你说甚恶犬,府里哪里来的恶犬啊?”赵姨娘慌得忙辩解道:“那些姑娘们昨晚给宝二爷弄了一堆的名字,这些姑娘们好似一群小狗,随便乱叫,二爷的名字怎能随便开玩笑呢?”赵姨娘一提宝玉名字,贾政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里那株老梅树。树影婆娑,斑驳的光影洒在青石板上,瞬间让他想起多年前的那个清晨。

那天贾政正在书房里呢,亦是赵姨娘跑过来报说夫人生了,生的是二爷。贾政高兴得直奔内寝。待接生婆子抱着襁褓中的婴孩,来到贾政跟前时,他心花怒放,笑得合不拢了嘴。这孩子生得粉雕玉琢,最奇的是他口中竟含着一块玉石,整个贾府都纷纷叹奇。

贾政记得自己当时激动得双手发抖,当即给这孩子取名“璋”。 “璋者,美玉也。”他对着襁褓中的婴孩说道:“望你如玉般温润,似璋般贵重,宝玉矣。”众人又纷纷都跟着曰“宝玉”。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就是这个“宝玉”,不仅众人却整日在大观园里与姐妹们吟诗作对,不思进取,就连众姐妹都忘了他这个“璋”字。贾政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道:“家兴出恶犬,家败出瓦松。这孽障如此下去,恐又误了功名矣。”

是夜,贾政在赵姨娘房里过了夜。

第二天早上,贾政刚回到书房。已有小厮送进来一封密信,是贾雨村派人送来的。

信中提到族侄贾琮强占了城南一个进山焚香的寡妇。那寡妇不堪受辱,便投井自尽了。这寡妇的大伯哥得知后,随即一纸诉状告到了衙门。

而衙门接案的长官正是贾雨村,得知是贾府的人,哪敢怠慢?当即就把案子压了下来,先修书一封,报与政老爷。

贾政读罢来信,闭眼仰面躺了一会,又揉了揉太阳穴,只觉得头痛欲裂。

贾雨村在信中说道:“此寡妇故去的丈夫,乃是当朝周王府里管家的小舅子。已与对方通融,怎奈对方获知是贾府里的人,哪里肯松口?非要一命抵一命。”

贾政气得浑身打哆嗦,怒骂这些不争气的不孝子孙。可是气归气,问题还得要解决,忙派人过去请贾雨村。

“老爷,"傍晚时分,门外传来管家的声音,"贾大人来了。”

贾政整了整衣冠,说道:“请进来。”

贾雨村一身青衫,步履从容地走进来。这雨村生得眉清目秀,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书卷气。

“雨村兄。”待贾雨村走进来时,贾政起身相迎,冲着贾雨村一抱拳说道:“府里这些不孝子孙,出了此事,还要劳烦兄台费心。”

政老客气了。”贾雨村微微一笑,“不过是举手之劳。只是周王乃当朝皇弟,这原告乃周王的管家......”他欲言又止。

贾政一听原告居然是周王的手下,心头一颤,一种无名恐惧,油然而生。忙令人去凤姐那里支取一张银票。

贾政说道:“这是一千两银子,权当一部分是给雨村兄的茶水钱,再给些原告赔偿,若是兄台后续所需,尽管直说。”

贾雨村接过银票,倒也没有客气,起身给贾政施礼,说道:“政老放心,我且先用这千两银票,作前期沟通,我一定会尽全力。”

送走贾雨村后,贾政总觉得心神不宁。他走到祠堂里,望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喃喃自语:“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尽使家门蒙羞......”

而此时,贾雨村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他取出那张银票,对着烛光仔细端详,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来人,”他唤来心腹,细语道:“且去寻一个与贾琮年纪相仿的囚犯,与给他换上锦袍,带到后堂,我需面语。”

"是,大人。"

贾雨村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沫。此刻,他在想该怎样回复那寡妇的兄长。周王是当今天子的异母弟,当朝无二之人。若是能将此事办得漂亮,不仅能结识周王,或许还能从贾府里再捞一笔。

三日后,衙门开审。贾雨村端坐堂上,看着堂下那个冒充贾琮的囚犯,神情一脸严肃。暗自思量道:“这囚犯生得与贾琮倒也有七八分的相似,就看他能否经受住一阵拷打,若是他硬扛过去,将是任谁也看不出破绽来。”

“贾琮,你可知罪?”贾雨村一拍惊堂木。

那囚犯本是个盗鸡贼,早已被教此事过后,便有五十两银子的好处。一听官爷喝令,当即装着跪地求饶:“小人知罪,求大人开恩!”

贾雨村亦故作沉吟,喝道:“念在你年少无知,知罪认罪,本官判你赔偿苦主白银五百两,另罚银五百两充公,同时加罚五十大板。”

堂外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都说贾雨村秉公执法,连贾府的少爷也不徇私。

结案的当天晚上,贾政又让人给贾雨村送了一百两银锭。只是这一百两银锭没过三天,便被贾雨村通过管家送到周王府里。

再说贾琮与寡妇,这个寡妇哪里是被霸占?其实真不是,欲知真相如何,我且在下一回细说。

来源:王培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