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剪纸文化,加上现代艺术的渲染,会闪现出怎样的光彩?3月24日在徐家汇书院启动的“枫林杯”长三角剪纸大赛获奖作品巡展上,“上海剪纸”被赋予了更年轻的模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传统的剪纸文化,加上现代艺术的渲染,会闪现出怎样的光彩?3月24日在徐家汇书院启动的“枫林杯”长三角剪纸大赛获奖作品巡展上,“上海剪纸”被赋予了更年轻的模样。
◇ 剪纸与当代艺术、二次元文化相结合 ◇
四位女子侧脸低语,几何图形叠加,绘制出旗袍的韵致,日月星辰与上海里弄纹砖样式交相呼应,明暗交错。看上去像一张来自西方的当代抽象派作品,实际却是来自上海的“海派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李守白的剪纸作品“沪上绮梦一”。
他和学生陈华琼还创作了一幅“一叶知秋”的剪纸作品,让剪纸宛若浮雕般“立”于纸面,海派立体光影剪纸与上海顾绣相互融合,画面里的,一只可爱的小猫站于窗前,正是用顾绣工艺绣成,针法展现出毛发的光泽,栩栩如生。窗框映照的红叶与远处的上海建筑则运用海派剪纸手法,烟火气与摩登风展现出上海的城市性格。
岁月流转间,剪纸艺术悄悄完成华丽转身。记者看到,在这一“创意绽放”展区,抽象设计、几何图案、光影效果纷纷被融入传统的剪纸艺术,从当代生活的烟火日常,到科幻世界的奇思妙想,都被呈现于薄薄一张纸上。数字化设计被应用于非遗传承的技艺中,更贴近年轻人的想法也被赋予于传统艺术中。
来自广西的钟静是一位“二次元”老玩家,却在非遗剪纸中,找到了新乐趣。她带来的一幅“崩坏星穹铁道”剪纸,用剪纸展现出了这款热门游戏作品,妥妥的“二次元”风。“我觉得非遗剪纸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更应该与时俱进,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喜好。”她表示,“崩坏星穹道”里的剧情和台词都很符合当代人的思考,她很喜欢,所以要将星穹列车的浪漫刻入剪纸,让非遗技艺不止于应花福字。
◇ 长三角协同培育非遗传承新生态 ◇
记者了解到,这一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级剪纸项目传承人、剪纸爱好者的投稿作品500余幅,既有传统技艺的精湛传承,又有时代精神的创新表达,充分展现了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历时半年,最终遴选出金奖5幅、银奖10幅、铜奖14幅、创意奖5幅,以及40余幅入围奖,并在现场进行展出。
而在枫林路街道展出,是因为此处正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剪纸”的传承与保护单位。徐汇区枫林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沈佩青表示,通过大赛和巡展,希望能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剪纸艺术融入城市肌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时代光彩。
让年轻人爱上非遗,“破圈”行动一直在进行中。今年春节,徐汇枫林“上海剪纸”传承队与传统文化KOL联动,共创剪纸长裙,在抖音平台获百万播放量成为短视频爆款,“非遗+时尚”的创意表达突破地域限制,触达更多群体。徐汇区Aca Dreamer人声乐团带来的《越剪越绮丽》,创新性地通过阿卡贝拉的形式将非遗剪纸这一视觉艺术转化为听觉艺术,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边界,通过人声合唱的情感张力更好地传递文化记忆。
徐汇枫林“上海剪纸”传承队此前曾与悠星网络人气手游《蔚蓝档案》联名发布的角色作品,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高人气,传统文化也借游戏IP顺利“出海”。活动现场揭晓的“上海剪纸×光辇”联名作品,也是上海剪纸与人气手游作品的创新尝试,非遗技艺与二次元IP跨界联动,构建了年轻化的非遗表达传播场景。
据悉,即将落成的徐汇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也计划推动更多“游戏+非遗”“游戏+文旅”标杆案例落地,通过跨界融合,探索非遗表达新路径。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