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为政治让路? CDC主任被炒、疫苗政策反转, 美公共卫生体系崩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20:20 2

摘要:主任苏珊·莫纳雷兹突然被解雇,引发多名高层官员集体辞职抗议;而背后主导这一系列变动的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肯尼迪,因推行带有政治倾向的疫苗政策、质疑科学防疫原则,进一步加剧了CDC内部的信任危机,也引发全球对美国公共卫生体系独立性的担忧。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近期深陷“政治干预公共卫生”的争议漩涡:

主任苏珊·莫纳雷兹突然被解雇,引发多名高层官员集体辞职抗议;而背后主导这一系列变动的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肯尼迪,因推行带有政治倾向的疫苗政策、质疑科学防疫原则,进一步加剧了CDC内部的信任危机,也引发全球对美国公共卫生体系独立性的担忧。

当地时间周三,CDC主任苏珊·莫纳雷兹被正式解雇。

白宫给出的理由是她“与特朗普总统‘让美国重新健康’的使命不一致”,但这一说法遭到CDC内部人士的强烈驳斥。

一名莫纳雷兹的前同事透露,莫纳雷兹被解职的真正原因,是她拒绝执行卫生部长肯尼迪的两项“非科学指令”:

一是无故解雇多名资深公共卫生官员,二是按照肯尼迪的个人立场修改疫苗建议——而这些建议被指“缺乏科学证据支撑”。

莫纳雷兹的解雇引发了CDC的“离职潮”。多名高层领导选择公开辞职,以抗议政府对公共卫生事务的政治干预。在一场公开声援活动中,离职官员与在职同事共同呼吁“将政治排除在公共卫生之外”。一位资深医护人员表示:

“CDC的核心价值是遵循科学,而现在,科学正在为政治让步。这是前所未有的——从未有过CDC主任因‘坚持真话、拒绝意识形态渗透’而被解雇的情况。”

面对质疑,肯尼迪回应称“不会谈论个人事务”,仅强调“CDC需要摆脱部分人员以改变制度文化,重拾机构自豪感”,并表示“目前的政治工作人员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

但这种说法更被外界解读为“借改革之名清除异己”,进一步激化了CDC内部的对立情绪。

肯尼迪长期以来对“广泛接种疫苗”持批评态度,其上任后推动的多项疫苗政策调整,被认为是“政治凌驾于科学”的直接体现。

近期,由肯尼迪盟友主导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修订后的新冠疫苗接种指南:不再建议6个月及以上儿童每年接种,仅推荐65岁以上人群或有基础疾病者接种。这一调整与此前基于流行病学数据的“全民适配”建议大相径庭,遭到众多公共卫生专家的反对。

更引发争议的是,肯尼迪今夏直接解散了负责提供疫苗接种实践建议的“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现任成员,转而替换为一批疫苗怀疑论者。这一变动早在6月的参议院听证会上就引发质疑,当时莫纳雷兹被问及“若新委员会投票取消现有疫苗接种计划,将如何应对”,她仅表示“会关注成员对科学信息的评估能力”,未给出明确回应——如今看来,她的谨慎态度或许早已预示了这场“去科学化”的改革。

疫苗政策的转向已开始显现实际影响:

数据显示,目前美国5岁儿童的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两剂接种率仅为83.7%,远低于95%的全球免疫保护标准。即便如此,政府仍宣布“明年1月将水痘疫苗纳入MMR疫苗体系”,这一决定因“未充分评估接种安全性与覆盖率基础”而被专家批为“仓促且不负责任”。

CDC的内部动荡与政策争议,不仅削弱了公众对美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信任,更引发了极端事件。本月,一名枪手向位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CDC大楼发射数百发子弹,导致一名警察身亡,枪手随后自杀。

尽管动机尚未完全明确,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与近期疫苗怀疑论泛滥、公共卫生机构公信力下降密切相关。

据CDC内部人员透露,目前机构内“气氛惨淡,甚至弥漫着泪水”——科学家因研究结论被政治干预而沮丧,基层员工因政策反复而无所适从,而即将上任的CDC代理主任吉姆・奥尼尔(肯尼迪在卫生部门的副手),被认为会继续推行肯尼迪的疫苗政策,这让“科学回归CDC”的希望更加渺茫。

争议还蔓延至国际社会。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指导机构,CDC的政策转向让多个依赖其疫苗指南的国家陷入困惑。一名欧洲公共卫生官员表示:

“美国的政策变动充满政治色彩,错误信息的传播已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公众情绪,这对全球防疫合作是重大打击。”

此次CDC危机的本质,是“公共卫生独立性”与“政治意识形态渗透”的激烈碰撞。

特朗普政府任期内,从疫情防控到疫苗政策,多次出现“科学结论让位于政治需求”的情况,而肯尼迪的一系列举措,更是将这种干预推向了新的高度。

多名公共卫生领域的权威人士指出,公共卫生决策的核心是基于证据的科学判断,而非政治立场或个人偏好。当CDC这样的专业机构失去对科学的坚守,不仅会导致防疫效率下降、公众健康受损,更会摧毁多年积累的国际公信力。

目前,美国国会已有部分议员呼吁“对CDC领导层变动及疫苗政策调整展开调查”,要求“保障公共卫生决策的科学性与独立性”。但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这场“拨乱反正”的努力能否见效,仍是未知数。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失去的不仅是对“专业机构”的信任,更是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基本安全感。

来源:山涧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