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中国最后一个太监享年94岁,留下最后遗愿:不要为自己洗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4 20:17 1

摘要:十二年是一九一二年,这一年是中华民国建立、宣统帝溥仪让位的那一年,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而且,太监这种特殊的历史现象,也会慢慢消失的。

了解近代史的人,或许都听说过“12年当太监”这个有趣的笑话。

十二年是一九一二年,这一年是中华民国建立、宣统帝溥仪让位的那一年,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而且,太监这种特殊的历史现象,也会慢慢消失的。

而这样一个老人,却在1916年成为了一个太监,而且还是在大清覆灭四年之后,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当太监,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孙耀庭,别人或许会被迫成残废,但是他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后一个住在皇宫之中的太监。

他在晚年追忆过去时,曾说过许多宫里的隐秘,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比如孙耀庭晚上服侍妃子的时候,鞋子里就会放有一只耳朵,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等到离世时,他又会说什么?

挥刀

这是清末宦官孙耀庭的自述,字字句句都充满了耻辱和无助。他说自己是“阉人”,是个没有欲望的工具,就算是嫔妃沐浴,也不需要避开他。

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他内心深处的骄傲受到了伤害。被完全忽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难道这些身份尊贵的妃嫔,就真的不在乎自己身边有个太监?

在这森严的皇宫之中,又是怎样的等级制度,才会让孙耀庭如此痛恨?

天津静海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一家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孙耀庭从小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长大的。生活的压力让一家人无法呼吸,他们每天都要面临着吃饭的问题。

幸而孙耀庭的爸爸曾在一家私立学校帮工,这给他提供了一个学习语言的机会。这一学习经验,奠定了其后来在朝廷中的生活基础。

当同村村民张兰荣衣锦还乡时,这位乡里乡亲,曾是阉人,燃起孙耀庭翻身的希望。贫穷和机会的双重驱动下,年轻的孙耀庭作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抉择。

那时候,静海是一片荒芜之地,大旱不断。孙家祖祖辈辈都是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耕种,收成好的时候,一年能收获一百多斤,灾荒的时候,他们甚至不一定能吃饱穿暖。

孙耀庭的母亲为了节省定量,常吃野菜来填饱肚子。家里的草屋在风雨中摇晃,冬日的冷风从墙壁的缝隙里吹进来,一家人挤在一条破旧的被子里,互相取暖。

老师见他天赋不错,便时不时地多教他两句,让他在放假的时候,也能认些简单的字。

村子里的长辈们都说,孙家这孩子,眼睛很灵,以后肯定会有一番作为。张兰衣锦还乡的那一天,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他穿着一件绸袍,手里拿着一根象牙烟斗,正在分发钱。

这一夜,孙耀庭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张兰那得意洋洋的模样,他发誓,以后一定要像对方一样。

一九一二年春初,天津静海县的居民才知道一个大新闻: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于一月之前签下《退位诏书》,宣告大清亡国。

西双塘村隔壁的一个农家孙怀宝,听到消息,踉踉跄跄地跑回家,老三孙耀庭几乎是靠在墙上才能走路。

孙怀宝发疯似地捶胸,将溥仪让位之事说了一遍,全家瘫倒在地,久久不能起身。

3个多月以前,孙怀宝亲手为当时只有10岁的孙耀庭开刀,从他的身体上切下一小片血肉,以供他入宫。

南柳村李姓少年,原来是皇宫中的一个宦官,数月后,孙耀庭也要步他的后尘。

自从回家之后,李太监就一直被人欺凌,却不敢还手,年仅二十多岁,就郁郁而终,连个可怜的人都没有,只是村子里的一个笑话。

孙耀庭这辈子都没有去过北京,也没有拿到一个小太监的工资,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如果我早知道,我六岁的时候就阉割了,那不早就送进宫里去了?”孙耀庭看着父母哭泣的样子,挺起胸膛,自信地说道。

事实上,孙耀庭并未试图慰藉他的父母,孙怀宝才是一意孤行地坚持这样做。

一般情况下,宫里都有专门的医生,没有一个父亲会亲自做这种手术。

进宫做宦官,这是孙耀庭一生的夙愿,而这份夙愿,在他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

这一年,有一位重要人物,来到静海县吕官屯,县令亲自接待,当地的富豪都争先恐后地讨好他,静海县的人,一连三天,都在看戏,吃饭。

那些在权贵面前卑躬屈膝,陪着笑脸的官吏、地主,都曾互相串通,利用孙怀宝目不识丁,假造公文,霸占了孙家不多的七亩田地,还将孙怀宝和长子下狱,将他们家所有的家产都洗劫一空,现在他们住的那间破旧的小屋,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

孙耀庭从出生开始,就和父母兄弟一起搬家,打工,乞讨,过着流浪的生活,心中带着刻骨的恨意,永远都没有任何的希望。

这个回归的大佬,绝对是一个完美实现孙耀庭所有梦想的榜样。

宫中

民国的成立,对孙耀庭这种想趁乱钻入紫禁城的奴才而言,实在不是件好事,简直比死还难受。

经过一番打探,孙耀庭终于放下心来,他发现,紫禁城虽然成立,但还保持着帝制,皇帝、皇后和一群大臣,还住在这里。

不过,紫禁城对于孙耀庭这种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进去的,

一开始,他跟在溥仪的皇叔身边,伺候了好几年,

后来因为表现不错,被引荐入宫,孙耀庭欣喜若狂,却不知道,这只是他悲惨的人生的开始,宫中的规矩和惯例,根本不是他一个农家人能懂的。

孙耀庭踏入紫禁城的那一刻起,便立志要找寻张老爷的住所。不久,他闯入该处,情绪激动之下破坏了张老爷的写字台。

随后,他遭到了一顿痛打。不幸的是,张老爷不久便撒手人寰,孙耀庭也因此被遣送至婉容的宫中。

孙耀庭的工作看似简单,但难度却很大,他要“打更”,守在婉儿皇后所在的房间外,等待她的召见,这期间,太监们是不能睡觉的,否则,他们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会被处死。

不得不说,孙耀庭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有一次值班的时候,他居然当着婉容皇后的面,当着所有人的面,谈论皇帝和皇后的私事,这是要被处死的。最后溥仪恰巧在门外听见孙耀庭的谈话。

本来就多疑的溥仪这次再也忍耐不住,当即让孙耀庭进屋跟他说,一进屋就被溥仪冷冰冰的黑洞洞的枪口指着。

“混账东西,你在外面胡说八道什么?”溥仪拿着手枪指着孙耀庭的脑袋,怒吼道。

“啊,陛下开恩,陛下开恩,我该死,我不会再犯了。”孙耀庭被吓坏了,“噗哧”一下跪在了地板上,不停地向溥仪叩头求饶,结果脑门上都肿起来了。

幸好有婉容皇后为孙耀庭求情,溥仪这才松了一口气,总算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太监都是要值夜班的,每一次轮到孙耀庭的时候,他都会非常的难受,一夜没睡,因为他要时刻保持着清醒,随时准备应付端康和太妃的请求,这对他的心理负担实在是太大了。

到了夜里,人难免会犯困,忍不住就会走神打瞌睡,为此他还挨了好几顿板子。这让孙耀庭十分头疼,不知如何才能迈过这一关。

不过,孙耀庭也注意到了,其他的太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上夜班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昏昏欲睡,精力旺盛。

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便与那些老太监结交,希望能得到一些指点。但是,孙耀庭却是最得宠的一个,这让其他人很是羡慕,也没人跟他说。

孙耀庭一直在暗中观察,想要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最终,他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住在北边的人,大概都会在孙耀庭的路边看见一种长着“刺球”的植物,这是一种名为苍耳的植物,生长在北方,上面长着一根又细又硬的尖刺。

苍耳是老太监守夜的利器,他们在上夜班的时候,都会在自己的鞋里藏上一只耳朵,这样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行走,还能让自己在困意袭来的时候,变得更加清醒。

孙耀庭知道了这一点,也有样学样,再也不会因为睡觉而耽误时间了。

孙耀庭在端康贵妃宫里越来越得宠,溥仪和婉容也都对他另眼相看,成为了一名贴身侍女,这也是所有太监梦寐以求的事情,那就是服侍皇帝和皇后娘娘。

说起来也有意思,他第一次在皇帝和皇后身边服侍,就是以“和事老”的身份。

婉容和溥仪都被关在紫禁城里,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再加上清朝灭亡后,很多宫女都离开了,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婉容对这个地方越来越反感,但是溥仪却很喜欢,因为他还是一个皇帝。

为了让婉容不那么难过,溥仪很自然地发现了一个识字、会唱戏的小太监,并且得到了他的提拔。

孙耀庭就这样,在婉容皇后的身边当了一个小太监,还真有点名气。但是,巅峰之后,却是一落千丈,孙耀庭因为讨好了皇后,得到了宠爱,所以,他被“丢弃”了。

溥仪娶了婉容之后,就撇下了婉蓉,一个多月才来一次。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然后就离开了。接下来的时间里,婉容除了读书,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沉默,一言不发。

孙耀庭也算是得偿所愿,成为一个内侍。

此时,小小朝廷已非往日,生活十分拮据,便是溥仪、婉容,也是十分节俭。宦官每日一道小菜,就是清炒豆腐。冬天的时候,也就是白菜、茄子、土豆什么的,也就是婉容过生日的时候,才会多吃一道。

孙耀庭在皇后身边服侍,虽然没有什么特权,但是也是有身份的。婉容皇后时常赏赐给他各种各样的瓜果,还有他吃剩下来的饭菜。

但好景不长,冯玉祥于1924年一月在北京发动了一场政变。冯玉祥把溥仪及其他们小圈子从紫禁城赶了出来。

溥仪首先居住在他的父亲载沣的家里。但他却乘机偷跑,与日本人私通,与婉容、文绣一同入住日本领事馆。

孙耀庭见自己的未来没有希望,就向载沣请了假,准备回乡。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孙耀廷就再次进宫了。但没过几年,就再次被赶出了宫。天天捡起了垃圾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支持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的伪帝,居住在长春宫里。生活在皇宫里,自然是要有太监的,于是孙耀庭再次被叫进宫服侍婉容。

原本,一切都会平静下来,但是孙耀庭却被日本人发现,他患上了肝硬化,必须被隔离。溥仪随即将孙耀庭驱逐出宫中。

孙耀庭返回关内,自觉无颜再回,开始在北京游荡。在这儿呆上几年,那儿呆上六个月。他在各处寺庙中,以拾煤渣和垃圾为生,生活十分艰苦。与他同房的太监,也有不少因病而亡。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几千年来腐朽的封建思想被现代的思潮所代替,人们对宦官的态度也变得和以前一样。

他们都是普通人,享受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权利,政府也很重视他们,甚至还制定了一项津贴制度:每月16块钱的生活费用。

孙耀庭更是在解放以后,在寺院里当看门人,一个月收入基本为35元。

接下来的几天,他就住进了广化寺,甚至还收了个义子,毕竟自己不能生孩子,为的就是将来能有个依靠。

于是,孙耀庭的日子很是惬意,每月发放的薪水,除去自己日常所需,剩余的全部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孙子,以补贴家里的开销。

在这座寺院里,他就像是一块“历史的活化石”,许多人都来打听皇宫的秘辛,他都会一一解答,以满足来访者的好奇心。

据说,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洗澡了,甚至连衣服都没有换过,只穿着一条长裤,当所有人都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他曾经说过,他很后悔,因为他不想再看见自己这副丑陋的样子。

的确,像他们这样的人,想要享受到和别人一样的权利,那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尤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更是面临着一种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想想看,当你为了一条生路而舍弃了自己最珍视的一切,结果到头来却是个玩笑,那种感觉是怎样的?

虽然没人看不起他们,但那些被割了命根子的太监们,恐怕早就死在大街上了。

毕竟在清朝覆灭之后,他们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他们的命运就是颠沛流离,无处可去......

一九九三年,九十一岁的孙耀庭,就在他行将就木之时,忽然心血来潮,要再去紫禁城一趟。

那年四月三十日,当他望着紫禁城门口川流不息的游人时,喃喃自语道:“没想到,我竟然是这座宫殿中最后的一位太监。”

一九九五年,93岁高龄的孙耀庭所作的楹联是「国正天心顺,官清民平安」,足见他对新生命是何等的珍惜。

因为身份的特殊,孙耀庭被政府安排了专人照顾,但是,他却在一九九六年去世,从此,阉人这个词,就成为了他的代名词。

“别给我洗澡。”这也是他最后说出的愿望

来源:历史学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