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30日上午,“全民阅读·新书绽放暨对联智慧讲座”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展区开展。活动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与河南省楹联学会联合主办,河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温新豪、河南省楹联学会会长徐豫生、常务副会长李文郑等嘉宾出席,60余名来自郑州郑东新区白
2025年8月30日上午,“全民阅读·新书绽放暨对联智慧讲座”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展区开展。活动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与河南省楹联学会联合主办,河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温新豪、河南省楹联学会会长徐豫生、常务副会长李文郑等嘉宾出席,60余名来自郑州郑东新区白沙镇永顺社区和郑信社区的小朋友及家长共同参与。
作为首届中国楹联最高奖“梁章钜奖”得主,“联坛十杰”李文郑深耕楹联领域多年,出版相关著述40余种。他开篇便点明对联的文化分量,“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对联是诗中之诗”。他介绍,对联种类丰富,除春联、婚联外,还包括寿联、挽联、行业联、名胜联、题赠联等,这些对联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讲座中,李文郑直指当前对联教育的“断层”痛点。他提到,鲁迅、蔡元培、杨昌济等近代名人在小学阶段均有学习对联的经历,但随着对联教学从小学课程中取消,不仅中学生、大学生对对联知之甚少,部分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甚至教授也缺乏系统的对联知识。
2024年3—5月,李文郑曾调研走访郑州市内43处场所,收集77副对联,最终发现合格的仅有13副,合格率约16.8%。同时,他也有好消息:当前,全国有识之士正持续推动对联走进中小学课堂,为文化传承注入动力。
随后,李文郑围绕对联知识展开核心讲解。在他看来,合格对联需满足“字句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谐、语义相关”五大条件,其中“对仗”(词性相同、结构相当)与“声律”(平仄相谐)是核心;在此基础上,好对联还需具备“贴切、新颖、有所寄托”三大特质。
他举例说明:为北京国子监韩愈祠、荥阳高村乡韩常村韩愈祠写的对联,分别紧扣“京城学府”属性与“黄河南岸”地理特征,体现“贴切”;竹器店对联“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表面写竹、实则劝人修身,彰显“寄托”,让听众直观理解对联创作的精髓。
此外,李文郑还分享了几类“特别的对联”:最长的是钟云舫所写1612字的江津县滨江城楼对联;最大的是民国将领唐式遵刻在黄山立马峰绝壁上的对联,单个字一竖就有9.4米长;最小的则刻在头发丝上,需用200倍显微镜才能看清。活动尾声,“抽上联、对下联”的小游戏吸引许多读者踊跃参与,在互动中感受对联的对仗之美。
现场重点展示了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十大工程”之一——“联耀古今·数创未来:中华对联文化融合出版创新工程”的成果。该项目推出的《对联基础知识》并非传统纸质书,而是AI立体融合出版物,读者扫码可观看AI微短剧、阅读AI电子书、使用专属学习题库;专门打造的“毛笔精灵毛毛”IP形象,还能通过扫码实现数字人互动,帮助读者轻松攻克楹联学习难点。据介绍,河南人民出版社后续还将延伸开发系列课程,助推对联文化深入中小学校园。
此次活动将传统楹联文化与现代数字出版创新结合,不仅让对联知识更易普及,更以鲜活形式拉近大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尤其激发了青少年的兴趣与热爱。正如李文郑所说,期待通过教材普及、课程推广,让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精髓真正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魏文杰/文 河南人民出版社供图
编辑 张磊
校对 崔妍
审核 田震
来源:东风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