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欧洲战略问题及中欧关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4 19:38 1

摘要:当前,中欧关系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越来越从长远战略和世界秩序的高度,与欧洲开展互动、加强合作;欧洲也日益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并非仅关注经贸往来,还希望与中国共同努力解决一些地区和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在中欧关系日益重要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欧洲进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D:css-press

···

当前,中欧关系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越来越从长远战略和世界秩序的高度,与欧洲开展互动、加强合作;欧洲也日益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并非仅关注经贸往来,还希望与中国共同努力解决一些地区和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在中欧关系日益重要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欧洲进行深入了解,并且要善于同欧洲打交道。《欧洲战略问题及中欧关系》一书主要对以下五个方面内容进行重点论述。

一、解释了什么是欧洲一体化。所谓欧洲一体化,就是通过和平、自愿的方式,欧洲国家将其一部分主权让渡到超国家机构欧盟。欧盟是“大国”,但非国家;是全球性力量,但以软实力见长;是发达国家集团,但内部发展不平衡;是西方,但有别于美国。欧洲一体化的扩大与深化是一个渐进的、波浪式的过程,但也发生过多次危机。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一体化一直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但最终各方特别是法、德等大国达成共识,即一体化不进则退,不进就意味着欧元区瓦解。欧元区的一体化使得欧盟进一步呈现“双速欧洲”态势,与欧元区一体化形成明显反差的是欧盟政治领域一体化的停滞不前,这也将成为未来几年欧洲一体化前景的特征之一。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后,欧盟开始反思一体化、重新规划一体化道路。此外,防御领域的一体化一直是欧洲一体化的短板。

二、分析了欧洲安全及影响因素。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大陆上出现了几十年的少有和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一体化的产物。提到欧洲安全,必须要提两个大国,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俄罗斯。安全是欧美同盟关系的核心。欧洲很多国家既是欧盟成员国也是北约成员国。截至2024年,北约共有32个成员国,除美国、加拿大、土耳其之外,都是欧洲国家。欧洲对美国在安全上的依赖程度决定了欧洲外交空间的大小,同时也决定了欧美同盟内部关系的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安全也是欧洲与俄罗斯关系的核心,俄罗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长期扮演“他者”的角色。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盟友”、俄罗斯作为“他者”的这种定位其实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近年来,欧盟逐渐产生了战略自觉意识,但其真正的战略觉醒,还是在英国脱欧、特朗普第一次上台、中美战略博弈加剧之后。

三、阐述了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欧关系主要是围绕着建交这一核心问题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欧关系从低谷走向“蜜月”。欧盟委员会1995年公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全面对华政策文件《中欧关系长期政策》,自此中欧关系发展迅速,走在了中国同其他西方大国关系的前面。2003年中国和欧盟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之后,中国和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全面合作步入了快车道。2004—2019年,欧盟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自2016年起,欧洲对华政策其实就有些“暗流涌动”,到2017年,随着特朗普上台和中欧自身因素的变化,欧洲对华认知的调整、中欧关系的调整就已经非常明显。2019年,欧盟对华进行“三重定位”后,双方关系亟待适应与重塑。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受欧俄交恶影响,欧洲开始讨论所谓对华经济“去风险”。

四、论述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虽然欧洲一体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不能取代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中英关系:经济关系是中英关系的最重要纽带。英国在欧盟内一直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建立中欧自贸区持积极立场。后脱欧时代英国有意“绑定美国”,其外交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得到加强。同时中英继续保持了经贸往来和国际合作。中法关系:法国在欧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总设计师”和“发动机”。马克龙2017年就任总统后,将欧洲一体化视为内政外交等一切政策的关键,力推系列改革宏图,以此内压民粹主义势力,外抬法国及欧洲国际地位。中法战略合作不仅将有利于中欧关系的持久稳定发展,而且对于防止世界脱钩断链和再阵营化将产生重大的积极意义。中德关系:过去十几年,中德关系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战略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欧债危机后默克尔主政德国期间甚至一度有“一枝独秀”的意味。中国与中东欧关系: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成为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东欧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总体上持积极支持的态度,这也与一些西欧国家的态度(认为该机制是中国对欧洲实行“分而治之”)形成差别。

五、探讨了秩序转型与中欧关系的未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全球开始动荡不安,变乱交织,世界真正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英国公投脱欧与特朗普胜选美国总统既代表了西方近年“反建制”思潮的巅峰,同时也开启了西方社会变革以及全球地缘政治变化的新时期;新冠疫情成为世界大变局的“加速器”;乌克兰危机的升级,似乎宣告了后冷战时代的终结。不确定性增大成为当今世界一大特征。中欧关系事关重大,双方保持对话与合作不仅将给不稳定难预测的世界注入稳定性,而且将推动塑造未来世界新格局和国际新秩序。中欧携手,新冷战就打不起来;中欧合作,脱钩断链就不会出现。

与欧洲打交道绝非容易和简单。第一,欧洲很复杂。看欧洲可以有不同的视角:比如“世界之欧洲”“欧洲之欧洲”,以及“中国之欧洲”。第二,欧盟权力架构非常复杂。既有27个成员国,又有超国家机构,要和欧盟打交道就必须理解其各自的权能,还要清楚欧盟每一项重大决定都是成员国与成员国,以及成员国与欧盟之间紧密互动和激烈博弈的结果。第三,客观评估欧美关系。欧洲很多国家与美国至今保持着冷战时期构筑的军事同盟关系,但由于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东移以及美国政府不断推行“美国优先”,欧美内部矛盾层出不穷。第四,以平常心看待中欧经贸摩擦。经贸关系是连接中欧之间的最重要纽带,也可以说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中国对欧外交工作应把重点一直放在经济合作上,避免冲突升级,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第五,充分认识与欧洲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意义。中欧合作关系世界和平与稳定,关乎国际格局走向和世界新秩序的形成。中欧没有涉及核心利益的分歧,也不存在所谓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中欧积极应对双方面临的地区和全球性难题有助于减少彼此误解,加强政治互信和战略互信。

欧洲战略问题及中欧关系》

冯仲平 著

定价:89.00

书号:978-7-5227-4665-4

作者简介

冯仲平,1992年获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欧洲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东欧研究院(布达佩斯)院长;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理事长。兼任中国欧洲学会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欧洲对外战略调整与中欧美关系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欧洲战略问题、欧洲一体化、中欧关系、欧美关系、北约、中国外交等。

图书简介

中欧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从长远战略和世界秩序的高度,与欧洲开展积极互动和合作;欧洲不仅关注对华经贸往来,也寻求双方共同应对世界难题。在中欧关系日益重要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欧洲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善于同欧洲打交道。在研究欧洲战略地位、国际影响力,或者分析欧洲未来发展前景时,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欧洲的一体化,看它是往前走,或步履维艰,还是出现倒退。安全也是欧洲的战略问题。研究欧洲安全,需要观察和思考欧洲与美国以及俄罗斯的关系、欧洲战略自主思想、欧盟共同防务建设等。

图书目录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End-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