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识到头脑开始退化,是从习惯把每一个问题都交给 AI 那一刻起的。多想回到小时候,面对空白作文纸时,眼里还有窗外的云影和墙上的树影。书页里偶然的一句诗、生活中某个微小的片段,常常会在笔尖落下的沙沙声中自然浮现。
意识到头脑开始退化,是从习惯把每一个问题都交给 AI 那一刻起的。多想回到小时候,面对空白作文纸时,眼里还有窗外的云影和墙上的树影。书页里偶然的一句诗、生活中某个微小的片段,常常会在笔尖落下的沙沙声中自然浮现。
那时候,没有 AI 伸出援手,却总有一道微光唤醒那个浅睡的自己。我们希望,接下来的几个方法,能随时随地成为你的灵感闹钟,让那个曾经自由、好奇、充满想象力的自己,再次与你重逢。
👇🏻
如何让灵感信手拈来?
即刻探索,灵感好物🪐从翻开灵感提词开始
词汇是一切篇章的原点。有时候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往往只需要一个“提示词”。就像是老师轻轻敲了敲你的脑门——“面包”“缝补”“灵魂”,“爱情”“拥抱”“人类”。沿着词语的惯性在脑海中漂流,每一页都像是一阵微风,带领你和日常对话,前往未知的新篇章。
🪐从一盘游戏开始
我们习惯把“答案”交给更聪明的工具,但其实,灵感来自将“问题”交给自己。“你怎么想”桌游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个的问题,带你在轻松的对话中重新认识身边的人,也重新认识自己的“残缺”。它适合聚会、课堂、小组创作、写作前热身——或者,任何你觉得“脑子卡住”的时刻。说不定,下一个惊艳你的回答,就来自你自己。
🪐从“拼拼凑凑”开始
“凑合”不用学,灵感也不用等,可以拆开、剪下、贴上。打开拼贴诗盲盒,没有规则,也不需要技巧,随手组合你喜欢的句子,贴进日记、信封,或者贴进那天的心情。它是诗歌,也是游戏,是你的情绪备忘录。诗歌本就是词语的凑与合,让思绪自由,才能让灵感落地。
🪐从拿着时间开始作为新青年的老黄历,单向历永远是你桌边最亲切的时间搭档。每日一句文学选句搭配相应宜忌,当你精神词穷时提供思路打开的方法,试图在每天撕去一页的动作,减缓时间流逝带来的虚无感,日子是确定的,思路会有的,灵感即刻降临。
🪐从记下生活小事开始
把生活中偶然出现的灵光记录在便签上,是为未来的好主意留下无数个细小线头。每当思路枯竭时,起身在家中走上两圈,观察角落被随意贴上的便签纸,每一张都是一副插画或是艺术家 JUN OSON 的生活哲学,带领你走出困局。
🪐从“心安理得”开始
在鼓吹“更快,更高,更强”的东亚语境之中,有没有不费力也能获得快乐满足的方法?《及格家宣言》是在Good enough is good enough(刚好就是够好)的口号中,让你相信平庸是幸福的关键,降低对事物的预期,你会发现这世界比你想象的更美好一点。
更多灵感好物👇🏻来源:琦琦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