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发布 | 市市场监管局:深化改革创新、赋能经济发展、织牢安全生产底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4 19:03 1

摘要:3月24日上午,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管局专场。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兵;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李晓明;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占铎;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支队党支部书记、

3月24日上午,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管局专场。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兵;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李晓明;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占铎;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支队党支部书记、支队长,市局办公室主任许振清,围绕深化改革创新、赋能经济发展和织牢安全生产底线等方面有关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兵介绍,2024年,市市场监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山东领先、全国一流”既定目标,讲政治、促发展、强监管、保安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深化改革创新担当有为

一是“数字+执法”全国推广。承办全国“数字+执法”中期推进会,荣获“全国执法稽查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全国领先,牵头起草《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电子数据取证暂行规定》,并在全国发布实施。

二是监管创新全省领先。成体系构建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机制,直播带货综合监管经验全省推广。

三是滨州元素多彩呈现。滨州电解铝被列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国家级试点,专利权质押融资入选全国“知识产权万里行”典型案例,商用厨具检验检测进入“国家队”,消费维权经验入选全省统一大市场综合督查典型案例,12315效能评价全省第一、全国第六。

(二)赋能经济发展高质高效

一是质量支撑更加有力。成功举办全省“质量月”活动,全景展示“质量强市”建设六个“质胜之道”。23家企业荣登2024中国品牌价值榜,上榜企业数量、品牌强度、品牌价值分列全省第1、第2、第3位。

二是标准引领作用凸显。全国首发“心安城市”建设标准,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106项。5项国家级、42项省级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45个项目享受补贴608万元。

三是知识产权量质齐升。1项专利荣获日内瓦国际金奖;“阳信鸭梨”“沾化冬枣”入选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保护工程;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841件,同比增长18.1%。

(三)安全生产底线织密织牢

一是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红黑榜”,以中小学校园食品“小切口”推动食品安全“大治理”,让孩子们吃得安全干净、健康营养。

二是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全覆盖检查药械生产经营单位,两起案件分别获评全国医疗器械八大典型案例、全省药品巩固提升行动典型案例。

三是工业产品安全监管持续加强。严格8大类63种产品质量监管,检查相关企业2130家次,抽查产品873批次;全省厨具产业提升暨产品质量风险会商会议在滨州召开。

四是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有力管控。全市3893条燃气压力管道定检率持续保持100%,实现公众聚集场所电梯安全责任险全覆盖。市特检院成为省内首家获得乙类检验机构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

2025年,我们将聚焦全市“113388”工作体系,牵头智能纺织产业链专班打好“招商引资”战役,抓好全市“三大行动”的“品牌故事挖掘”“食药安全风险防范”两个专项行动,“市县乡”一体落实落细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一)牢牢把握“促发展”的着力点,深入实施“百千万”益企服务工程

一是纾困解难惠企。下沉调研100家大型企业、1000家中型企业、10000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二是质量品牌立企。遴选“好品滨州”区域公共品牌20个,推荐入选“好品山东”4个;组织5家企业申报“泰山品质”认证,新增CNAS认可实验室5家、“同线同标同质”企业20家以上。

三是标准引领助企。参与修订国际标准1项,主导制修订国标、行标各20项以上。

四是知识产权强企。实施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群、专利导航项目各10项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0%以上。

五是平台建设利企。发挥特检院和检验检测中心产业支撑作用,提供“家门口”服务。

(二)牢牢把握“扩内需”的突破点,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一是优化消费维权服务。牵头制定《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推行消费维权服务站纠纷先行和解。深化“放心消费在滨州”行动,积极推行先行赔付和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制度,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二是提升消费供给品质。坚定不移走“品牌带动、品牌引领”的发展之路,让更多“滨州产品”成为“滨州品牌”。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提质扩面,将“三同”自主品牌纳入“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库。

三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塑成“数字+执法”工作胜势,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模式。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深入开展直播电商放心消费行动,严查“幽灵外卖”等违法行为。

(三)牢牢把握“守底线”的关键点,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食品安全“百姓点检日”活动,实施群众餐桌“放心肉”工程;规范“校园配餐”管理,保障师生用餐安全;对农村食品销售全覆盖检查,打造标杆经营店60家;食品安全抽检2万批次。

二是严格药品风险全过程防控。健全“市县联动”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市级药品监督抽检450批次,确保线索办理率、案件查处率双100%。

三是强化产品质量全环节监督。对群众关心的消费品开展产品质量抽查500批次,不合格产品处置率100%。

四是深化特种设备隐患全覆盖整治。对300台以下的电梯维保单位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为老旧小区开通新装电梯快检绿色通道。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