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哥杀回来了,三只羊满血复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4 18:24 1

摘要:昨天(3月23日),合肥市场监管局发布联合调查组《关于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整改情况的通报》。

时隔半年,在缴、赔完9672万后,小杨哥和三只羊回来了。

昨天(3月23日),合肥市场监管局发布联合调查组《关于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整改情况的通报》。

通报称,2024年10月11日,三只羊公司足额缴纳了罚没款6894.95万元。对“香港美诚月饼”“澳洲谷饲牛肉卷”等涉案产品,已累计赔付2777.85万元,并继续按照应赔尽赔原则,执行退一赔三标准,做好退赔工作。

针对三只羊公司在选品品控、宣传推介、售后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市联合调查组指导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89项

经三只羊公司申请,市联合调查组组织相关主管部门和律师、消费者代表等进行综合评估,认为三只羊公司整改符合要求,具备恢复经营条件。

图源:合肥市场监管

在官方通报后,三只羊也进行了道歉:

“针对我公司前期在直播带货"香港美诚"牌月饼和"鲜多裕"牌澳洲谷饲牛肉卷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损失和伤害,我们感到无比自责......在此,再次向大家真诚道歉。”

图源:三只羊网络

对于“家人们”关心的三只羊复播时间,三只羊官方也做出了明确表示:目前复播时间暂未确定。

尽管复播时间未定,但三只羊已做好回归准备:

旗下账号“三只羊网络”橱窗重新上架37款商品合肥办公大楼二期工程正加紧施工(网传图片显示现场布满工人),且此前已在视频号试水直播4天

图源:抖音

另外,三只羊承诺,未来将引入3家第三方专业品控机构,并将合作品牌数量压减80%,甚至专门开设“三只羊网络售后”账号,对经认定的问题产品,先行垫付退赔款。

这些迹象显示,三只羊如今已经万事俱备只欠监管的这次绿灯。

尽管通报为三只羊亮起绿灯,但微妙细节耐人寻味。

其核心账号“疯狂小杨哥”至今未恢复直播,最新动态停留在2024年9月7日;而旗下“超哥数码”“小雨女装”等账号复播时,也刻意隐去了“MCN三只羊”标识。

这种“去标签化”操作,被外界解读为“试探市场反应”的谨慎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网友似乎并不买账:“直播一次举报一次”“劣迹主播为何还允许复出?还要他继续坑人吗?”

图源:微博

或许,小杨哥已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早已对三只羊进行了多方面的布局。

天眼查信息显示,小杨哥实际控制的合肥流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一口气新增了包括“鲜肉零售”“水产品零售”“新鲜水果零售”“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等十余项业务,甚至连“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演出经纪”也赫然在列。

此外,三只羊并未将所有赌注押在国内市场,而是悄然布局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

去年11月,三只羊厦门分公司就在招募TikTok东南亚运营,薪资在5000元-8000元之间。

图源:BOSS直聘

除了招聘运营,三只羊还在大量招聘剪辑师。

同年,11月11日,“TikTok事业部(三只羊)”抖音账号就发布关于招聘短视频带货剪辑师的信息,俗称的切片带货,并向这些剪辑师提供投流支持与主播素材。

回顾三只羊的“翻车”,看似个案,实则是直播电商野蛮生长阶段的典型缩影。

过去几年,直播电商狂飙突进,从“OMG买它”的狂热到“货不对版”的乱象,这个万亿市场始终伴随着“野蛮生长”的争议。

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头部主播坑位费动辄数十万,品牌方为了回本难免夸大宣传,MCN机构在利润压力下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只羊的“翻车”,本质上暴露了这种畸形生态的致命伤。

当流量成为唯一KPI,品控和诚信就成了最先被牺牲的代价。

在笔者看来,三只羊的“复活”,绝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重生。

2024年《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明确要求主播不得进行虚假或误导性宣传;2025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呼吁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这种背景下,三只羊的整改措施被视作行业转型的“样本实验”。

此外,从通报中“下一步将健全常态化监管制度”“推动平台企业规范经营”等表述可以看出,这场风波早已超越个案,成为直播带货行业规范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回顾近年来的直播乱象,从辛巴的虚假宣传、太原老葛的数据造假到三只羊的售后推诿,消费者苦“翻车”久矣。

而三只羊的整改路径,恰恰为行业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解题思路”:巨额罚单倒逼企业敬畏规则,第三方评估(律师、消费者代表参与)确保整改公正性,89项措施细化管理颗粒度……

这种“罚改并举、社会共治”的模式,或许比单纯封禁直播间更有长远意义。

写在最后:

三只羊的整改过关,不是终点,而是新考题的开始。

当直播间再次亮起补光灯,消费者会用鼠标投票,市场会用数据说话。

这家企业的命运,或许将回答一个更宏大的命题:在监管收紧、竞争加剧的当下,直播电商该如何平衡商业冲动与社会责任?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想要的或许很简单:屏幕那头的主播可以激情澎湃,但别把演技用在产品质量上;直播间里能买到实惠,但不必靠“避坑指南”防身。

毕竟,商业世界的终极正义,永远是“货真价实”四个字。

来源:电商新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