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门庆,原是山东清河县一个财主,后来拿钱捐官,做了金吾卫副千户(明代锦衣卫属官,正五品),是个泼天富贵的闲职。他娶了六房妻妾,外边又结交帮闲、伙计、官宦,家中热闹,外面威风。妻妾中有名的是正室吴月娘,次为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潘金莲、李瓶儿。此外,应伯爵、谢
西门庆,原是山东清河县一个财主,后来拿钱捐官,做了金吾卫副千户(明代锦衣卫属官,正五品),是个泼天富贵的闲职。他娶了六房妻妾,外边又结交帮闲、伙计、官宦,家中热闹,外面威风。妻妾中有名的是正室吴月娘,次为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潘金莲、李瓶儿。此外,应伯爵、谢希大、常时节等帮闲,以及玳安、平安等小厮,也都是常见走动的。
这故事从北宋徽宗政和年间说起(约公元1111—1118年间),但实际写的却是明朝中叶的社会。书中寺庙频频出现,不但烧香拜佛,也办丧事、结姻缘、躲灾祸、做道场,甚至偷情密约。寺庙早不是清静地,倒像另一个热闹人间。
西门庆一家与玉皇庙关系最近。这玉皇庙在城外,是一座道观,供的是玉皇大帝。西门庆因为生了官哥,就在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正月初九,到玉皇庙打醮,还给孩子寄名,讨个道号“吴应元”。吴道官亲自迎接,摆下高坛,吹打念经,热闹得很。西门庆捐了许多银子,吴道官也极力奉承,这哪里是修道,分明是交易。
永福寺,也是一处要紧地方。这寺在城外,离西门庆家不算远,是一座禅宗寺院。西门庆曾在这里摆酒迎接蔡御史。后来,西门庆死后,棺木也停放在这里。更奇的是,潘金莲与陈经济多次在此私会。明明是一座佛寺,却成了男女偷情之地。万历年间(书中虽托宋事,实则多明制)的寺庙,早就混杂了各种用途,没人觉得不对。
另一座常见的是报恩寺。这寺的和尚常常被请到西门庆家中念经。比如李瓶儿死后,西门庆请了报恩寺十六众僧侣,做水陆道场。这些和尚不但念经,也吃荤、拿赏钱,一点不清苦。有一回,西门庆家还请了报恩寺僧侣来念“受生经”,超度亡灵。寺庙功能之多,几乎成了西门家外聘的法事团队。
水月寺,也是一座寺院。西门庆曾在此设坛,为李瓶儿超度。寺中和尚名唤道坚,也是西门庆熟识的。这寺庙离西门家稍远,但西门庆照样舍得花钱,请人大做法事。
莲华寺,西门庆也去过。有一回他遇到一个胡僧,就是从这寺里来的。那胡僧给他一些“房术药”,西门庆靠这个胡闹,后来也因此送命。寺庙竟成了春药来源地,也是讽刺。
还有一座黄龙寺。西门庆的伙计韩道国,曾因女儿事情烦恼,就去黄龙寺求签问卦。寺庙在这里成了解忧排难的心理安慰处。
观音庵,是一处尼姑庵。庵中王姑子、薛姑子常来往西门庆家。这两个尼姑不但会讲经,还会替人牵线、打胎、传闲话。李瓶儿生前曾听薛姑子说佛曲,又求她帮忙得子。后来潘金莲也找薛姑子配坐胎药。佛门清净地的人,却做这等事,世人也不以为异。
法华庵,也是一处尼庵。刘婆子曾提到此处,但书中着墨不多。
翠云峰,是一处道观。西门庆曾因官哥病重,请了吴道官在此念经禳灾。
真武庙,在外县。来保曾替西门庆到此庙求签,问官司吉凶。
寺庙道观,在《金瓶梅》中几乎无处不在。不但西门庆一家,寻常人也常去。如武大死后,潘金莲请僧念经;花子虚死后,李瓶儿也请尼姑超度;就连宋惠莲自杀,西门庆也还让贲四去请和尚烧灵。
这些寺庙的和尚尼姑,多半不守清规。喝酒吃肉,贪财好利,攀附权贵,传播是非,甚至参与家庭私密事。如薛姑子,原本是嫁过人的,后来出家,却依然做媒拉纤。王姑子与薛姑子互相争利,在西门庆家斗嘴,全无出家人体统。
寺庙的仪轨,也常被拿来当排场用。西门庆为李瓶儿办丧事,请了报恩寺僧侣念经,又请玉皇庙道官打醮,排场浩大,花费无数。但这并非为超度,而是为显摆富贵。就连西门庆自己死后,家中请了永福寺僧侣念经,却也草草了事,再无人真心。
书中寺庙,几乎从不是清净修行地。而是世人求福、求子、求官、求财、求色,甚至求报复之所。佛道神像面前,人人烧香,却各怀心思。和尚尼姑,也不是方外人,只是另一种行业的从业者。他们靠世人供养,也替世人办各种事——不管光明还是阴暗。
《金瓶梅》中寺庙之多,功能之杂,正是明代社会宗教生活的真实反映。世人需要它们,但不是为信仰,是为实用。寺庙也适应这种需要,提供各种服务,从而生存繁荣。书中所写,虽是托宋之名,实则描明之实。读者若细看,便知这不是骂佛骂道,而是细描人间。
来源:开心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