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回大地,气温回暖,在镇原县广袤原野,随着一阵阵春风吹过,沉睡的沃土被唤醒,村民们也开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机械穿梭,或翻耕、覆膜,或施肥、修剪,一派繁忙的农忙景象。
春回大地,气温回暖,在镇原县广袤原野,随着一阵阵春风吹过,沉睡的沃土被唤醒,村民们也开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机械穿梭,或翻耕、覆膜,或施肥、修剪,一派繁忙的农忙景象。
在临泾镇的农田里,村民们迎着春光,驾驶着崭新的拖拉机新翻的土地散发出阵阵泥土的芬芳。
“为保障春耕顺利进行,我们提前部署,统筹安排,组织镇村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宣传。同时,积极协调农资供应,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充足。”临泾镇党委书记张浩业说,镇市场监管所还加强辖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确保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在临泾镇十里墩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经过数月精心培育的羊肚菌迎来了采摘期,一个个鲜嫩的羊肚菌争相探出褐色的“小伞苞”,村民们忙碌地穿梭在大棚内,小心翼翼地将达到采收标准的羊肚菌采摘、分拣、搬运,不一会儿,筐子里便装满了鲜嫩的羊肚菌。
为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临泾镇从物资保障、技术指导到政策扶持,全方位为群众服务,提高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今年,全镇春播面积10万亩,预计在4月中旬前可完成春播任务。
在殷家城乡,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连日来,乡上抢前抓早,科学谋划,大力推广玉米秸秆回收再利用,全力推进春耕前玉米秸秆打捆成草工作。
“我们通过组织推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全力打造打包‘样本田块’,引导农户转变观念,积极参与,鼓励村干部率先示范引领带头秸秆打包,形成辐射带动效应,让玉米秸秆变成了牛羊的好‘口粮’。”殷家城乡党委书记杜丽琴说,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为发展养殖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饲草,降低了成本,真正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近年来,殷家城乡坚持以种养殖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春耕备耕”进度,坚持把秸秆回收高效利用作为消除农村火灾隐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同时,大力宣传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力争形成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大力推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走深走实,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时下,平泉镇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提前谋划、精心部署,积极推动春耕备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确保一季度工作取得“开门红”。
粮食安全作为保障民生的首要任务,今年春季,平泉镇积极调配调运地膜45吨、化肥3500吨、农药5吨,铺设滴渗管带5.5万米,充分满足春季农业生产需要。按照 “集中连片、点面结合、规模引领、全面提升” 思路,有序推进南徐村500亩优质冬小麦试验基地和万亩连片粮食种植点建设工作,为粮食稳产增收筑牢根基。
同时,以洪河川区千座钢架大棚、日光温室和5000亩露地瓜菜种植为着力点,组织村组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农户开展大棚土壤翻新、起垄、开沟、施肥、覆膜、育苗等工作。目前,移栽甜瓜52棚,辣椒、黄瓜、茄子、西红柿等31棚。加大对上刘、八山、南徐、黄岔、秦铺等5个村老旧果园改造,迭代更新果树300亩,设施产业、特色产业正成为平泉镇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
来源:镇原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