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只东袋鼬(Dasyurus viverrinus)首次显示了野生有袋类动物在紫外光下发光——称为生物荧光。在可见光下,这只动物的皮毛是棕色或黑色,有白色斑点,但部分区域能吸收紫外光,以不同波长发射出来,产生鲜艳的蓝光。这张照片摄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西南部,
《自然》影像团队精选本月科学美图。
派对动物
这只东袋鼬(Dasyurus viverrinus)首次显示了野生有袋类动物在紫外光下发光——称为生物荧光。在可见光下,这只动物的皮毛是棕色或黑色,有白色斑点,但部分区域能吸收紫外光,以不同波长发射出来,产生鲜艳的蓝光。这张照片摄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西南部,摄影师Ben Alldridge以之入围了2025年Beaker Street科学摄影大赛决赛。
贴近风暴
本视频由NASA帕克太阳探测器在距离太阳极近之处拍摄,距离太阳表面仅610万公里。这些雾状的漩涡是太阳风,即太阳外表面持续奔涌的带电粒子流。
在地球上,太阳风会造成多彩的南北极极光。这些粒子如果速度足够快,也会引发地磁风暴。这一超近距离的太阳景观,能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太阳风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时尚科学
在巴黎时装周的时装秀Sympoiesis上,设计师Iris van Herpen展示了一系列受科学启发的设计。van Herpen和生物设计师Christopher Bellamy创作了这系列作品,服装内置活体生物发光藻类,可对穿着者的温度和动作作出反应。Van Herpen在阿姆斯特丹的工作室中制作了这些服装,与一支科学团队合作,运用了多种材料——从欧根纱、薄纱,到3D打印薄膜。
赛博水母
这种奇特的水母混合机器人,有朝一日或许能帮助科学家探索深海。这种动物体内植入了电极。它们会发送电信号,引发肌肉收缩,控制这种生物的移动。水母体内还植入了温度和压力传感器以及SD卡存储数据。水母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或痛觉感受器,并且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使之很适合充当这种遥控赛博模型。开发它的研究者希望还能改进设计,使之能部署到深海中。
太空精灵
宇航员Nichole Ayers从国际空间站拍到了这场奇观——被称为“精灵光”的现象。这是出现在风暴之上高空的短闪光,距离地面约80公里,发生在闪电之后的瞬间。它们由大气分子氮与带电闪电相互作用产生。研究者正在探索气候变化对“精灵光”出现的影响,因为气温升高可能会影响雷电的强度与频率。
胆固醇结晶
这一肝脏细胞(紫色)含有胆固醇结晶(蓝色),后者可能在我们体内积聚,破坏血管,有时导致心脏病或中风。这些晶体由科学摄影师Steve Gschmeissner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在极高分辨率下呈现了这一12微米的结构。这一图像获得了Wellcome2025年摄影大赛的奖项。(下文还有其他入选作品精选。)
失落城市
考古学家在利马以北200公里发掘出了这座3500年历史的古城Peñico。考古学家确定了18个结构,包括典礼神庙和居住区域,这里可能是连接南美海岸与安第斯的贸易枢纽。这座城市的发现有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南美洲的历史,特别是卡拉尔(Caral)文明的故事。
听起来很有压力
科学家发现,蛾子会对植物压力下发出的声音有反应,用这些声音线索决定去哪里产卵。人类听不到这些超声“尖叫”,但其他动物能够侦测到。通过一系列记录番茄植物发出的声音的实验,研究者表明,蛾子更喜欢在安静的植物上产卵,而不是那些发出受伤声音的植物——也许是因为这些昆虫觉得健康植物更适合成为幼虫的食物。
嗅探寄生蝇
这是Havana,一只两岁的混血德国牧羊犬,它经过训练,可以闻出美洲锥蝇(Cochliomyia hominivorax),一种食肉寄生蝇,会感染墨西哥的牛群。它是该国公共健康与食品安全机构从收容所救出并训练侦测寄生虫的少数几只狗狗之一。这些动物会工作八年,或到年满10岁,然后大多被训犬员领养。墨西哥牲畜中每天都会检出数十例锥蝇病例,这种害虫已经扰乱了该国与美国的贸易。
古代伤痕
在西班牙东北部Roc de les Orenetes考古遗址,一根有4000年历史、嵌入箭头的肋骨被发现。箭头被认为从背后射入,但并未杀死这个人——骨骼已沿箭头周围愈合了。这项发现显示出了青铜时代早期比利牛斯山脉地区古代人类之间的暴力冲突。研究者计划用X光研究这根骨头,并进行化学和DNA分析,以了解更多这里埋葬的人的故事。
来源:东窗史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