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从化区城郊街的北星社区,因其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车辆乱停乱放问题长期困扰着当地居民与城市管理。居民出入口道路两旁、小区周边甚至社区居民楼道、巷道车辆随意停放,杂乱无章,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洁形象,更成为交通拥堵的 “导火索”,狭窄的道路常因随意
△北星停车场落成使用
人大代表聚焦停车难题,助力北星社区解困
位于从化区城郊街的北星社区,因其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车辆乱停乱放问题长期困扰着当地居民与城市管理。居民出入口道路两旁、小区周边甚至社区居民楼道、巷道车辆随意停放,杂乱无章,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洁形象,更成为交通拥堵的 “导火索”,狭窄的道路常因随意占道的车辆而堵塞,交通事故及安全风险也随之大幅增加。周边居民更是苦不堪言,日常出行寻找停车位成为一大难题,也一次次的停车困扰中深感无奈。
面对这一民生痛点,周边居民多次向从化区城郊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情况,强力建议在北星社区或周边建设停车场,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从化区人大代表易志航、温冠洲、梁伟东接待群众反映诉求后,迅速行动起来。代表深知,解决停车难题绝非一蹴而就,必须深入基层,掌握一手资料。于是,代表们多次前往北星社区,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居民小区内展开深入调研。他们观察不同时段车辆的停放状况,分析哪些区域停车需求最为集中;与居民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在停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对停车场建设的具体期望;通过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综合各方面调研结果,三位人大代表郑重提出了在北星社区原有简易停车场(前身为北星锯木厂)修建停车场的建议,并将其纳入2024年度城郊街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代表到北星社区实地选址
该建议得到了区人大常委会以及街党工委的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与代表们经实地勘察多轮方案论证,选定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可辐射周边小区及商业区,从化区城郊街北星原旧停车场地块。
以 “铁脚板” 访民情 ,以 “绣花功” 办实事
自2022年6月区人大代表的温冠洲经过多次现场调研,与职能部门反复沟通,撰写提交了闭会期间《关于北星停车场的建议》。温冠洲代表化身 "行走的民情日记"。他走遍社区每条街巷,在早晚高峰蹲点观察车流,与居民围坐榕树下倾听诉求,累计开展 10余场现场调研。面对部分居民对停车场建设的疑虑,他连续两周每晚入户走访,用 "拉家常" 的方式化解心结,最终赢得群众 100% 支持。"既要解决问题,更要把好事办好。" 仅用 3 个月时间完成项目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推动施工方于 2024 年 6 月提前进场施工。多方联动,缩短建设周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温冠洲等代表创新采用 “周调度、月通报” 机制,协调解决电力迁改、管线调整等难点问题 12 项,确保项目 7 个月建成投用,较常规工期缩短40%。
△人大代表到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
人大代表 “直通车”,民生实事加速办
人大代表 “直通车”, 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2024 年 10 月,城郊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在开展 "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回头看" 活动中,接到北星社区居民反映停车场升级改造工程停滞问题。该项目作为 2024 年区民生实事项目,自启动以来因电力迁改问题导致施工中断,群众反映强烈。区人大代表、城郊街道工委主任易志航同志接到诉求后,立即启动 "代表直通车" 快速响应机制,组织供电、供水、住建等职能部门开展现场办公。经实地勘查发现,需电力迁改,涉及地下管网复杂,协调难度较大。易志航代表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一方面督促供电部门优化迁改方案,另一方面协调施工单位调整作业时序,创新采用 "分段施工 + 临时供电" 模式,仅用 15 天完成电力迁改,同步推进基础开挖回填、机械车位设备安装等工序,有效促进了建设进度。2025 年 1 月,停车场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然而项目推进却遭遇 "临门一脚" 的梗阻 —— 规划中的入口道路狭窄问题,群众占道阻碍,造成停车场车辆出入口不够宽度不方便车辆进出。面对这一棘手难题,区人大代表易志航和区人大代表、北星社区书记温冠洲主动靠前协调,深入社区走访,通过与群众沟通,成功将停车场入口道路拓宽,保障了停车场车辆安全出入。
人大代表积极履职显担当,联合各部门的高效落实,切实解决了群众的 “急难愁盼” 问题,真正做到了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城郊街道工委 王雪婷)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