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对于洛阳钼业来说,是一场“豪赌”。当时,国际矿业正处在低谷,铜价跌破5000美元/吨,钴价甚至一度只有2万美元/吨。全球矿业巨头纷纷削减投资,刚果(金)的Tenke Fungurume铜钴矿(简称TFM)被美国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挂牌出售。
2016年,对于洛阳钼业来说,是一场“豪赌”。当时,国际矿业正处在低谷,铜价跌破5000美元/吨,钴价甚至一度只有2万美元/吨。全球矿业巨头纷纷削减投资,刚果(金)的Tenke Fungurume铜钴矿(简称TFM)被美国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挂牌出售。
就在市场普遍观望、甚至唱衰的时候,洛阳钼业却拍板——以2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2亿元)的价格,买下这块号称“世界级”的铜钴资源。
外界一度质疑:这是“抄底”,还是“接盘”?毕竟彼时新能源还未大爆发,电动车对铜钴需求远未显现。很多人调侃:洛钼这是“提前为马斯克准备原料”。
时间来到2025年,答案逐渐清晰。
铜价:2025年均价在8700美元/吨,较2016年低谷翻了近一倍。钴价:尽管2023-2024年因新能源产业波动有所下跌,但长期仍稳定在3-4万美元/吨区间,比2016年收购时仍大幅增长。产量:TFM铜产量每年在25-30万吨,钴约2万吨。按2024年洛阳钼业财报测算,TFM单矿就能为公司贡献约 200亿—300亿元营收,净利润则在数十亿元级别。九年来,洛钼通过分红、现金流以及资产增值,几乎已回收当初收购成本,且资源储量依旧庞大。换句话说,这笔172亿的投资,如今价值可能在千亿级别。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洛阳钼业2016年的“豪赌”,如今已被历史证明是“神操作”。
这笔投资,不只是赚钱那么简单。
新能源产业链话语权铜是电动车和储能系统的“血液”,钴是三元电池的关键材料。谁掌握矿山,谁就掌握了未来新能源产业的“阀门”。洛钼通过TFM,跻身全球铜钴供应的第一梯队,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的长期供应商。从地方矿企到全球巨头
2016年前,洛钼还是一家地方国资背景的中型矿企。如今,其市值突破2000亿元,稳居全球矿业前十。TFM是其转身的关键跳板。中国资源安全的“后方保障”
中国电动车产量全球第一,对铜钴需求庞大。如果没有像洛钼这样的“走出去”布局,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可能早就受制于人。
当然,投资矿业从来不是“一劳永逸”。
地缘政治风险刚果(金)素有“资源的诅咒”,政治环境复杂。2024年,TFM就因税收分配争议,一度遭遇停产风波。洛钼不得不与政府展开拉锯谈判,这让投资者捏了一把汗。钴的需求不确定性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崛起,钴的需求增速受到挑战。未来十年,钴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紧俏”,存在疑问。国际舆论与环保压力
在非洲开矿,容易遭遇“剥削”与“环境污染”的指责。西方媒体时常炒作“中国矿企破坏环境”,这不仅影响国际形象,也可能成为贸易壁垒。
换句话说,TFM虽是“摇钱树”,但同时也是一颗“定时炸弹”。
回看2016年的洛钼收购,不难发现其精妙之处:
敢在低谷下注:别人恐惧时,洛钼选择贪婪。押注长期趋势:不是为短期利润,而是看准新能源时代的必然性。全球化布局:敢于走出国门,在最艰难的市场博弈中占得先机。这启示投资者:真正的投资,不是追热点,而是提前十年埋伏未来。
九年过去,洛阳钼业靠一笔172亿的豪赌,成为全球铜钴巨头。如今回头看,这不仅是企业的成功案例,更是中国制造业与新能源产业链的战略胜利。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未来十年,下一个“TFM”在哪里?是锂矿?是稀土?还是氢能?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它会押韵。洛钼的故事告诉我们,属于未来的财富,往往藏在当下最被忽视、最冷清的角落。
来源:会爆的可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