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亮身为专业的“接尸人”,两年就接过2000具尸体,见识过各种离奇的死法,甚至直言有一种尸体,让他贴着符上班都觉得害怕。
文:未央史默
你是否有做过和“死”有关的职业。
王亮身为专业的“接尸人”,两年就接过2000具尸体,见识过各种离奇的死法,甚至直言有一种尸体,让他贴着符上班都觉得害怕。
他究竟是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工作的时候又遇到过哪些事情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
王亮,原本是寻常男子。曾经,他也是一名戎装入伍的新兵,一名钢铁厂的打工仔,一名富豪的司机,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稳定的生活。
然而,在2017年的某一天,他的人生被重新洗牌,一张招聘启事改变了他的轨迹:公主岭殡仪馆招聘司机。
王亮心中警铃大作,殡仪馆?那意味着要面对......尸体,起初,他是断然不敢接受这份工作的。
但是,当他意识到35岁的自己该为家庭着想的时候,还是鼓起勇气,开始了这段与“死亡”同行的岁月。
可直至今日,王亮依旧无法忘记,第一次接触到发黑变硬的尸体那天,内心深处涌起的惊恐与后怕。
那是一个阴沉的凌晨,王亮睡得迷迷糊糊,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他——这意味着又有一位逝者需要接运了。
王亮心中泛起一丝不安,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出任务,他会跟着带自己的师傅一起把尸体带回殡仪馆中。
师傅已经准备好了工具,手里捏着用于收尸的黑色塑料袋和一个破旧的纸棺材。
王亮猜测那大概是一个交通事故现场,他努力让自己的心境保持平和,因为惊慌会影响工作。
到了事故现场,王亮看到两辆车相撞在一起,一片狼藉,警戒线内四名死者的遗体让王亮胆战心惊——他以前从未见过这么可怕的场面!
尸体血肉模糊,身体扭曲变形,面目全非,王亮强忍着反胃感,跟着师傅一起工作。
师傅开口打破了沉默:“新人都这个样子,这行本来就不容易,先静下心来,跟我一起工作。”
他的语气平静而温和,王亮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将注意力放在遗体处置的流程上。
然而就在王亮正拿起收尸袋,准备处理第一具遗体时,一阵警铃大作——一名目击者突然疯狂想冲过警戒线!
王亮和其他人都吃了一惊,眼前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本就紧绷的心情更加忐忑,警察立刻架住了那人,现场重新恢复了平静。
师傅拍了拍王亮的肩,示意他继续工作,王亮这才放下心来,但刚才的插曲已让他脑海里残留了深刻的记忆印迹,在师傅的指导下,王亮磕磕绊绊地完成了第一具遗体的处置。
待四具遗体都运上车后,王亮长舒了一口气——他成功度过了这次艰巨的考验!
师傅看着疲惫不堪的他,微笑着点点头:“第一次就能这么镇定,你行!回去好好休息吧,这行儿靠的就是时间与经验。”
坐在驾驶座上,王亮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感,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终点的静默。
他知道,从今往后,他将和死亡并肩而行,承担着这个不体面的但却意义重大的工作。
毕竟是第一次做这件事情,王亮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缓过神来,甚至在黑夜的时候都不敢关灯。
可随着时间长了,王亮也就习惯了,然而他做的这个工作迟早有独立出来的时候。
3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电话突兀地响起,王亮颤抖着去接,原来是一起凶杀案,他需要单独去事发地点运走死者,王亮深吸一口气,开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残忍的凶手在死者身上捅了十几刀,死状非常痛苦,王亮勉强忍住恶心,小心翼翼把血迹斑斑的尸体抬上车。
就在他准备发动汽车时,死者家属说了一句让王亮胆战心惊的话:“你先开,我们坐车跟着你。”
原来他要和一具尸体单独相处一室!王亮强打起精神,在漆黑一片的山路上驾车行驶。
崎岖不平的路面让他不敢开快,生怕尸体从车上弹落,这慢吞吞的速度让返回的路似乎永无尽头。
王亮不敢直视后视镜,也不敢大声呼吸,他害怕任何一个小动静会惊醒这个死者。
终于,在见到保安大叔的那一刻,王亮如释重负,紧绷的神经这才得以松懈。
那一夜,王亮辗转反侧,满头大汗地惊醒,他意识到,活人的心理恐惧,比面对死者更让人难以承受。
渐渐的两年的时间王亮就搬了2000具尸体,王亮也逐渐的麻木,可即便这样每次夜班的时候他也是符不离身。
在他搬的这么多四题中,还是有他不敢搬的尸体,便是儿童的。
那天清晨,王亮接到电话,需要去一处村落,那里发生了一起事件,一个13岁男孩的生命永远定格。
王亮赶到后,只见孩子静静地躺在地上,脸上带着天真的微笑,像在熟睡一般,他的父母跪在一旁,泣不成声。
原来这个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有天不小心摔倒后就没有再醒来,父母将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摆在他的身旁,希望这些东西能陪伴他走完最后一程。
但由于当地风俗白发人不能送黑发人,所以他们不能去火化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亮驱车离开,车窗关闭的那刻,他们歇斯底里地哭喊,追着车跑了一段才停下。
目睹这悲痛的一幕,王亮红着眼眶开回殡仪馆,他实在无法面对这些小生命的逝去,他们明明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没有见识和体验。
更让王亮心疼的是,失去孩子的父母,此生恐怕都无法走出悲痛。
这次事件成为王亮心头一块巨大的痛,从那以后,他格外地疼爱自己的孩子,生怕有任何闪失。
5
随着直播的爆火,王亮也开始接触这一块。
意外的是,这群素不相识的人很快就跟王亮熟络起来,他们好奇王亮值班的环境,让王亮举着手机在屋里转了一圈。
王亮也忘记了矜持,乐呵呵地向他们展示楼道、值班室的样子。
就这样,王亮逐渐沉迷于这种与陌生人交流的快乐,他发现仅通过一层屏幕,自己就能找到倾诉的对象,这些网友们也会在深夜陪着他聊天,开导他的情绪。
久而久且,王亮和这群“陌生人”竟然成了像亲人般的存在。
每当王亮去接遗体的时候,他总会习惯性地打开直播软件,这时画面就会一片漆黑,因为他会把手机放在裤兜里。
有的忠实“粉丝”即使对着黑屏也会一直守在评论区,等待王亮的归来。
渐渐地,王亮的这些支持者自称“兜粉”,他们默默陪伴着王亮,成为他在深夜工作时的精神寄托。
而对王亮来说,能有人在一片黑暗中等待自己回家,这种感觉是他此前从未体会过的。
如今王亮已经习惯了工作之余开开直播聊聊天,他时常向粉丝抱怨家里那颗松散的门牙,说它老往外掉,害他不敢大笑;他还会分享一些有趣的事,逗这群“网友”开心。
王亮感慨现在网络发达,虽然大家相隔千里,但心与心之间还是能牵出暖意的,这份温暖,让他在漫漫长夜里不再感到寂寞。
然而時过境迁,王亮渐渐理解了生老病死的规律。他发现自己接触的那些“客人”,每个人都有着无法替代的独特人生。
也许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注定只能活这么些年头;但所有人都期盼着他们的到来,为他们的离去落泪。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降生于世,所以,王亮决定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这些逝者能够有个体面的告别。
这份工作很难,环境恶劣,待遇并不高,但王亮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守护的是生命最原本的尊严,逝者也好,生者也好,在这最后的旅途里,他们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它乡。
人啊,不过是这浩瀚宇宙里一粒尘埃,但他王亮愿尽一己之力,让每一位逝者都能在生命的最后,感受来自这个世界的温暖与祝福。
参考资料
新京报—《为“死神”开车:一年接送2000位逝者,最怕电话响起》
凤凰卫视—《我跟"网红"灵车司机一起接了几次"乘客"》
人民网—《为“死神”开车的人:他一年接送2000多位逝者》
来源:乡村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