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海外基因测序产业链2025更新:上游温和复苏,下游催化丰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4 17:42 1

摘要:海外基因测序行业24年表现分化:1)复发监测方向发展态势良好,Natera产品销量逐季度持续环比提升,同时现金流转正,获批预期渐近,若进展顺利我们预计其MRD产品2026年有望迎来正式获批。2)早筛:仍是最具潜力的NGS下游应用,头部企业Grail已于2024

海外基因测序行业24年表现分化:1)复发监测方向发展态势良好,Natera产品销量逐季度持续环比提升,同时现金流转正,获批预期渐近,若进展顺利我们预计其MRD产品2026年有望迎来正式获批。2)早筛:仍是最具潜力的NGS下游应用,头部企业Grail已于2024H2完成两项注册研究PATHFINDER 2和NHS-Galleri Trial的研究访视,预计未来数据催化将在2025年和2026年迎来读出,监管催化时间预计在2026H1,公司将向美国FDA提交多癌早筛产品PMA。3)测序上游:2024多重因素影响下表现不佳,25年有望温和复苏。

行业回顾及展望:改革进入深水区,高质量增长成为常态。从过去几年已经出台的各项行业政策看,“三医联动”顶层制度设计的各项改革措施已经逐步落地。医药领域的改革政策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医保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增量政策是建立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领域即将迎来薪酬制度及分级诊疗等“深水区”的改革。整体符合预期。我们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新增量(创新、出海、边际变化)和行业整合机会。

横向比较:展望2025年,有望实现温和增长。2022年以前,医药制造业在国家统计局有统计数据的下游行业中增速排名前列,近两年受基数影响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对医疗需求带来的影响,增速有一定波动。从收入端表现来看,医药制造业在2020及2021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4.5%和20.1%,领先同期工业企业收入增速和制造业收入增速。利润端波动比收入端更大,2020及2021年表现明显好于工业企业整体水平,基数效应下2022-2023年利润端增长波动幅度较大。在行业基数得到消化、需求端确定性及政策预期稳定的情况下,我们预计2025年行业有望实现温和增长,整体走向高质量发展。

估值处于底部,机构持仓低于历史均值。2019-2021年行业估值中枢提升明显,自2021年以来行业估值水平有所调整,2022年以来估值进入历史底部区间,最新估值历史分位数27%,近期有所修复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4Q4,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比例为8.18%,剔除指数基金、医药基金后的持股比例为2.77%,持仓比例环比小幅下降。拉长来看,2011Q1-2024Q4剔除指数基金、医药基金后,医药持仓比例平均为7.58%,目前非医药基金持仓比例低于历史平均水平。24Q4部分创新药、CXO公司持股基金增加明显,后续医药行业高景气、创新转型及政策倾斜相关细分方向公募基金持仓比例有望上升。

展望2025年,我们看好:

继续看好优质创新药公司,积极关注药械前沿技术。全球流动性有望继续改善,国家政策鼓励产业创新,我们继续看好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创新药公司。

出海主线:着眼长远,不惧短期波动。长期看医药行业有望走出全球性大公司,但投资人也需对出海带来的挑战有充分预期。

边际变化主线:关注政策及供求关系改善的机会。1)政策改善:包括医药流通及医疗设备更新主线。2)供求关系改善:CXO行业,前期调整较为充分,全球投融资恢复有望推动全球客户需求逐步回暖。

整合主线:关注器械、中药、制药板块及央国企。建议重点关注器械及中药子行业、部分制药企业、央国企。

行业政策风险:因为行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研究设计要求变化、价格变化、带量采购政策变化、医保报销范围及比例变化等风险。尤其是集采、医保支付等政策的变化,对行业发展预期影响较大。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新药和器械在研发过程中,存在临床入组进度不确定、疗效结果及安全性结果数据不确定等风险。

审批不及预期风险:审批过程中存在资料补充、审批流程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审批周期延长等风险。

宏观环境波动风险: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可能影响下游需求,此外还需要考虑国际关系、气候变化、通货膨胀及汇率和利率等方面的风险。

贺菊颖:中信建投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复旦大学管理学硕士,10年以上医药卖方研究从业经验,善于前瞻性把握细分赛道机会,公司研究深入细致,负责整体投资方向判断。

2020年度新浪财经金麒麟分析师医药行业第七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医药行业入围、万德最佳分析师医药行业第四名等荣誉。2019年Wind“金牌分析师”医药行业第1名。2018年Wind“金牌分析师”医药行业第3名,2018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医药行业第1名。2013年新财富医药行业第3名,水晶球医药行业第5名。

来源:点滴财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