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美国人研究发现:多走路能降三高,提升身体活力,但要走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15:47 2

摘要:研究中发现,那些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以上的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了近三分之一。但如果只是慢悠悠地散步,边走边刷手机、打电话,效果就差了不少。原来,走路也有“门道”,不是随便挪几步就有用。

每天多走几步,不只是锻炼那么简单。

美国一项覆盖50万人的研究发现,规律走路不仅能降低高血压、血糖和血脂,还能让人精神更好、睡得更香、腿脚更利索。

研究中发现,那些每天坚持快走30分钟以上的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了近三分之一。但如果只是慢悠悠地散步,边走边刷手机、打电话,效果就差了不少。原来,走路也有“门道”,不是随便挪几步就有用。

医生们建议的“有效走路”,关键在于“快”和“稳”。不是要像赛跑一样猛冲,而是走到微微出汗、有点喘但还能说话的程度。速度大概像赶公交时那种节奏,能让心跳提升,血管更有弹性。

高血压的人走路,有个小技巧特别管用:走平地比爬坡好。因为爬坡容易让心跳飙升,血压反而会升高。走路时间最好安排在早上或傍晚,避开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防止血压波动太大引发头晕。

穿一双合脚的运动鞋很重要。很多人穿着皮鞋、拖鞋就出门,走不了几步膝盖就疼。鞋底厚一点、软一点,能帮膝盖缓冲,走得更久也不累。

吃完饭马上坐着看电视、滑手机,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老毛病”。但研究发现,饭后30分钟内走一走,能让血糖下降得更快。哪怕只是围着家门口转几圈,也比坐着强。

走路能让肌肉“吃掉”一部分血糖,减轻胰岛的负担。尤其是晚上那顿饭后走一走,第二天空腹血糖往往会更好看。很多人刚开始一天走个十几分钟,几周后血糖就慢慢稳下来了。

不少人血脂高,一查报告,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都飙红。医生会说“运动调脂”,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动才有效。

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走路,比如快走半小时以上,有助于把血液里的“坏脂肪”清理出去。就像洗锅一样,水温得够热,才能把锅底的油污冲掉。走得太慢,脂肪“粘”在血管里不动;走得太猛,反而会刺激肝脏分泌更多胆固醇。

走路也要掌握“火候”。每天坚持快走30~60分钟,身体慢慢就能“洗”干净。

人老腿先老,这话一点不假。腿脚不灵活,出门都难,哪谈得上健康?而规律走路,就是保住腿力的“秘密武器”。

人的大腿肌肉,是全身最重要的“动力源”。走路不但能锻炼大腿,还能刺激骨头生长,预防骨质疏松。有研究发现,经常走路的人,骨密度比整天坐着的人高出不少,摔倒骨折的风险也低很多。

走路还能帮忙改善平衡感。尤其是老年人,走得多,身体协调性会更好,跌倒的几率也会降低。

很多人一到下午就犯困,晚上又失眠,早上起床像打仗。这和走路少有很大关系。

走路能让身体释放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能让人心情变好、精神更放松。就像下雨天晒晒太阳,人的心也会亮起来。

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的报告指出,每天快走半小时的人,抑郁和焦虑的风险下降了40%以上。而长期不动的人,心情容易低落,连带着睡眠、记忆力、注意力都会受到影响。

很多人晚上睡不着,不是因为喝了咖啡、吃了夜宵,而是白天活动太少。白天没用完的“电量”,晚上就难“关机”。

规律走路,尤其是下午3点到5点之间走一走,可以帮助身体更快进入休息状态。研究显示,坚持晚饭后散步的人,入睡时间更短,深度睡眠时间更长

如果白天实在忙,哪怕晚上走个20分钟,也比躺着刷手机强。

不是所有走路的方式都对。走得太多、太猛,反而可能伤膝盖、磨脚、拉伤肌肉。特别是体重偏重的人,突然增加走路时间,很容易膝盖“吃不消”。

还有人穿不对的鞋,走路姿势不对,脚底疼、脚趾起泡,一走就烦。正确的做法是循序渐进,开始时每次走个10~15分钟,慢慢增到30分钟以上。只要不感到累、脚不疼,就说明强度合适。

走路前热热身,走完后压压腿,也能帮身体适应,减少伤害。

有些人喜欢走路时“踢拖”,脚底不抬,结果脚后跟、膝盖全受累。还有人喜欢边走边低头看手机,脖子僵、肩膀酸,走完比没走还难受。

最好走路时眼睛平视前方、肩膀放松、手自然摆动。脚步要落在脚掌中间,别老是用脚跟“砸地”。这样走,才轻松又安全。

别走太硬的地面,比如水泥地、瓷砖地。公园里的塑胶步道、泥土小路更合适,既舒服又不伤脚。

如果你经常头晕眼花,但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很可能是血液循环不好。走路能让血液流得更快,大脑、眼睛、手脚都能“吃饱氧气”。

还有人总感觉手脚凉、怕冷,这类人通常阳气不足,走路可以“升温”,让身体更有劲。

一些人饭后容易犯困、嗜睡,说明血糖波动大。饭后慢走十几分钟,能帮身体把糖“消化”得更稳,更不容易犯困。

很多人听说“每天走一万步”,就拼命刷步数。研究显示,每天走到6000~8000步左右,健康效果最明显。超过1万步,反而带来的好处并不多。

特别是老年人,与其拼步数,不如关注“走得稳、走得久”。只要每天能坚持半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快走,哪怕只有5000步,身体也能慢慢变好。

下面这张表格,展示了不同步数对身体的影响:

很多人一个人走,很快就放弃了。但只要有人陪,走起来就容易坚持。可以约邻居、家人、朋友,一起边聊边走,不知不觉就走了半小时。

有些社区还组织“早晨健走小组”,一起边走边锻炼,既能交朋友,又能保持健康。

如果实在没人陪,不妨放点音乐、听点广播,也能让走路变得不那么枯燥。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人运动指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脑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R].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

来源:科普健康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