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迈动铿锵的脚步,仰望你的英名,充满爱国的信念,领略你的雄风。看那满山的杜鹃,是将士们的鲜血凝成;听那遍野的青松,长把那抗日英雄的故事传颂。”这首大湖中心小学校歌《仰望》,说的正是发生在80余载前大湖之战的历史。
“迈动铿锵的脚步,仰望你的英名,充满爱国的信念,领略你的雄风。看那满山的杜鹃,是将士们的鲜血凝成;听那遍野的青松,长把那抗日英雄的故事传颂。”这首大湖中心小学校歌《仰望》,说的正是发生在80余载前大湖之战的历史。
如今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
闽侯县大湖乡浮岛山上
抗日阵亡将士塔墓静静矗立
272位英烈在此长眠
见证昔年那场以弱胜强的传奇战役
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塔墓•陈堡/摄
壮烈战役 气作山河
大湖乡位居闽侯县要冲,北通古田县城,东南达省会福州,旧时是福州直通京师的必经之路。1941年春,为切断中国的海上运输,日军发动代号为C4的“福州战役”。4月21日,福州沦陷。日军随即定下“向古田进扰,震撼闽北”的目标,企图派出少量兵力深入闽中腹地,与驻守浙赣的日军连成一片,控制中国东南。
资料图片:陈扬墘介绍寨上关(今志雄关)的历史•林若野/摄
危难时刻,第二十五集团军下属第一纵队装备团副团长郭志雄毅然告别新婚妻子,带领装备团全体官兵开赴前线。5月22日,日寇“晋町部队”4000余人,兵分两路,形成钳形攻势,旨在歼灭大湖地区守军。装备团故设迷阵,将日军引往大湖,决心集中兵力聚而歼之。
5月23日晨,中国官兵与日军在秦洋遭遇,战斗打响。装备团尖兵连抢先占领制高点朝日军射击,日军多次向山顶发起猛攻,均被击退。5月25日凌晨,装备团主力抵达寨上关南坡。郭志雄带领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敢死队,在当地村民的引导下袭击日军。在率部接近双髻山脚时,被埋伏在该地的日寇重机关枪手发现,郭志雄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5岁。同往的士兵群情激奋,一边高喊着“为副团长报仇”,一边冒着敌人炮火向山顶冲去。在战士们英勇的战斗下,日军损失惨重,被迫收缩部队死守郎官村,并最终在5月27日从大湖撤退。
大湖战役共击毙日军300余人,极大鼓舞福建人民的抗战士气。此役后,日军再不敢深入福州内地,在福州地区的活动亦日益困难,物资奇缺。终于在9月3日全线撤退,福州迎来了第一次光复。
志雄关的基础用石块垒成•林若野/摄
郭志雄为国殉难的噩耗传出后,海内外为之震动。各界政要、爱国人士纷纷送去挽联、挽诗、挽幛等200多帧。英雄牺牲时,他的女儿刚出生4个月,旅菲的郭志雄遗孀陈漱凤女士的挽联最是悲恸欲绝,令人动容:“回忆去年,良辰美景,结帨香江,一月因缘成幻梦;反看今日,苦雨凄风,菲岛抚孤,三餐涕泪倍伤情”。
资料图片:陈扬墘在清理志雄关石墙上的杂草•林若野/摄
1943年,大湖浮岛山山顶立起了“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墓”。1945年,为纪念郭志雄,寨上关易名为“志雄关”。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郭志雄为革命烈士。20世纪90年代,闽侯县还以大湖战役的史实为蓝本,拍摄了四集电视连续剧《大湖之战》。
华侨子弟 赤子丹心
数十年来,大湖乡原文化站站长、县文史研究员陈扬乾一直致力于挖掘、保留与大湖之战相关的事迹。1999年,他多方奔走呼吁,促成大湖抗日英雄纪念塔的修复重建,告慰战役中埋骨于此的272名英烈。
大湖抗日英雄纪念塔•朱欢欢/摄
陈扬乾告诉记者,在大湖战役中,那些大放异彩的装备团官兵,大多来自于“学兵大队”,这是一支由福建各地招考的爱国知识青年和东南亚华侨选送的抗日侨青组成的队伍。陈嘉庚先生时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主席,也积极为爱国华侨青年回国抗日提供支持。
“兵员来自学兵大队的装备团,最大的特点就是华侨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陈嘉庚先生保送回国从军的爱国青年。他们千里迢迢从南洋归来,就是要和祖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日寇。”陈扬乾说。
历时三天三夜的大湖战役,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很多。“当时这支队伍里不但有归国青年华侨,有地下党成员,更有不少村民自发加入其中。战斗过程中,队伍经常要在黑夜转移,战士们不熟悉道路,当地村民刘孝蒙、刘孝城、刘孝豹、刘友凤等人主动站出来充当向导,他们都是后来大湖游击队的主要成员。”陈扬乾说。
遗址铭记 精神传承
如今,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塔墓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湖战役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是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州市青少年德育基地、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
2001年,大湖战役遗址被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若野/摄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举办纪念活动。这些活动通过多样形式,让历史记忆转化为可触摸的情感共鸣,使红色基因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塔墓顶部,有蒋介石亲笔的“气作山河”题字
2025年4月,福建省侨联组织70余人来到大湖战役遗址。素装整齐的队伍肃立于大湖抗日英雄纪念塔前,默哀致敬,鞠躬献花,以洁白的菊花寄托对272名阵亡将士的无限敬仰与深切缅怀。2025年7月,40名来自美国和爱尔兰的华裔青少年参加“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来到大湖抗日英雄纪念塔参观。他们聆听讲解员讲述历史,一级级踏上台阶,吊唁英雄,那一股气壮山河的骨气,深深影响着生活在大洋彼岸的华裔后代。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这些烈士的爱国情怀值得更多人铭记。”陈扬乾说。八十余载光阴流逝,大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依然静静矗立在浮岛山上。这一年,当新一代华裔青少年将洁白菊花敬献于塔前时,不远处的大湖中心小学,孩子们的校歌《仰望》响起:“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中华醒狮,威震东瀛,功昭日月,壮我山河……”歌声清越,穿越八十余载时空,与272位烈士的英灵共鸣,回荡在闽侯的青山绿水之间。
记者:林若野编辑:黄子玲 洪婷婷校对:洪婷婷 宁媛媛审核:王立强监制:谢永杰 庄高翔
--------
“有您点亮❤️,我们会更好”
来源:遇见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