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以来,受特朗普“效率改革”、关税政策等变动影响,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从科技公司到金融业,从零售业到物流业,诸多企业再度以“降本增效”为名掀起了裁员潮。
2025年以来,受特朗普“效率改革”、关税政策等变动影响,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从科技公司到金融业,从零售业到物流业,诸多企业再度以“降本增效”为名掀起了裁员潮。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100家美国公司在3月宣布了裁员计划。其中不仅包括梅西百货等大型零售商和英特尔等大型科技公司,美国物流巨头USPS也于近日宣布启动万人裁员计划,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美国邮政(USPS)2024财年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USPS总营收达7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同时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95亿美元,其中人力成本大幅增长,占比超过了70%。
为缓解成本压力并改善财务状况,USPS近日宣布将启动“万人裁员”计划,即通过“自愿提前退休”的方式裁减1万名员工(占总数约63.5万名员工的1.5%),并关闭6000个邮局网点。
据了解,这一计划由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推动。除了“瘦身计划”外,USPS还同时公布了将削弱其全民邮政服务义务和推进私有化方向改革以降本增效。
因此,该裁员计划一发出便遭到了美国邮政工会(NALC)的强烈反对。
AMZ123获悉,近日,美国邮政工会(NALC)以“Hell no!”为口号,呼吁全美邮政员工于3月23日展开“集会”行动,以抗议最新的裁员行动和企图将USPS私有化的改革计划。NALC认为,将USPS私有化改革与其承担的“公共服务义务”和独立性存在根本冲突,并且很有可能影响数十万邮政就业岗位。
据了解,虽然号召声明中并未直接提及“罢工”一词,但此次行动规模庞大,几乎覆盖了全美各州的核心枢纽,华盛顿、纽约、加州、芝加哥等均有集会地点。
不难预料的是,活动一旦开始且持续进行,将有可能产生与大规模罢工同等的效果。
短期来看,“集会行动”将对全美物流效率造成不小的冲击,可能导致大量货物积压,引发“延误滚雪球”效应(物流时效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退货率上升)。数据显示,作为美国最大的邮政服务商之一,USPS每天处理和递送超过4.3亿件邮件和包裹。2024年第三季度,USPS包裹数量还增加了4600 万件,同比增长了 2.7%。
而长期来说,若私有化改革进展顺利,USPS可能效仿FedEx上调运费,同时原有的邮政联盟快速通关特权可能削弱,跨境卖家不仅物流成本将有所上涨,包裹滞留海关的时间也可能进一步延长,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截至3月24日,据外媒报道,华盛顿、墨尔本等多地的“集会行动”已正式爆发。
AMZ123在此提醒相关卖家,尤其是依赖于USPS服务的跨境中小卖家,近期需多加关注货物运输情况,若货物还未发出,可及时调整发货计划,以尽量减少这次行动带来的影响。
而值此“多事之春”,同样令卖家在意的是,物流费用也有可能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继3月集体宣涨后,马士基、赫伯罗特等船司近期再度披露了4月的涨价函:
马士基:自3月31日起,上调远东至地中海的FAK费率,20尺标准箱的费率最高将调整至5040美元,40尺标准箱的费率最高将达到6300美元赫伯罗特:自4月1日起,从亚洲到南美洲西海岸、南美洲东海岸、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GRI)达飞:自4月1日起,针对来自远东至西非航线的货物征收旺季附加费(PSS)MSC:4月1至14日,20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运价分别为2400美元和4000美元从外部环境来看,此次涨价潮主要是受红海局势持续发酵、关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所致。
而从内部驱动力来看,有业内人士认为,4月的海运涨价潮是船司对市场需求的试探性反击,船司们试图通过集体削减运力并涨价为下半年旺季造势,推高运费市场的上涨。
但3月宣涨失败的前车之鉴显示:当前市场供需失衡仍是核心矛盾。
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显示,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已连续十周下跌,美西、美东、欧洲、南非等多条航线均呈下滑趋势。截至3月21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已跌至1147.76点,较前一周下跌3.7%,整体运价市场仍处低迷状态。
因此尽管船司们集体宣涨,但4月运价的实际调整情况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但不难预料的是,2025年的跨境物流战场,将会是经济政策、地缘冲突与市场规律的多重角力。而找到成本控制、时效保障与风险分散中的平衡,或将成为这一年卖家出海的关键枢纽。
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来源:AMZ123跨境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