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持人: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 史晓璇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张云小微企业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激发经济活力、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
安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年3月24日上午二、创新打法,提升机制运转质效
三、综合施策,完善机制配套服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一级巡视员 施其武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始终高度重视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打通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堵点和卡点,切实为困难企业纾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真正让“爱拼”的企业“会赢”。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确保信贷总量供给。出台《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安徽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行动方案》,细化明确27项主要任务,在单列民营、小微企业贷款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民营、小微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分解融入各项指标中,明确责任部门,按季度督导问效。截至2025年2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42%,居全国前列;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16.2%,连续39个月超过各项贷款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发放企业类贷款比重达60%。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优化产品服务。召开民营企业融资座谈会,认真听取民营小微企业家意见建议。针对“倒贷”问题,推行无还本续贷政策,全省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达3090亿元,同比增长29%。针对“短贷长用”问题,推广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同比增长20%,占全部流动资金贷款比重达41%。针对“融资难”问题,大力推动信用贷款和首贷户的拓展,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同比增长30%,占比升至20.5%,前两个月新增首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9万户。针对“融资贵”问题,开展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专项行动,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3.7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三是坚持效果导向,提升融资对接水平。创新建立金融服务专员制度,指导银行立足区县选聘1.1万名业务骨干担任金融服务专员,按照1名政府人员+1名金融服务专员模式,网格化开展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摸排。引导商业银行合理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对推荐清单内企业实行“3日内对接、1周内尽职调查、1个月内作出授信决定”;力求做到对推荐清单内企业对接覆盖率100%、对符合条件小微企业授信率100%、对授信且有用款需求的企业贷款落地率100%。下一步,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同心协力,更好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着力保持对民营小微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加大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为安徽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中新社记者
省工商联作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成员单位,主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省工商联副主席 聂磊
去年10月,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以来,省工商联高度重视,专题研究贯彻落实举措。一是完善政企对接平台,夯实融资服务基础。会同省委统战部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季度座谈会机制,构建与工、农、中、交、建行以及徽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政银企沟通渠道,收集企业融资需求;举办“民营企业进交行”金融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召开“万企兴万村”融资需求对接会,联合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优质民营企业融资工作。常态化利用“网上工商联”线上收集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及时推送,金融机构每月汇总反馈进展情况,实现融资服务线上高效办理。二是引导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供给渠道。开展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项目征集活动,组织项目路演,招引风险投资。组建徽商发展基金,推进募资和运营工作。会同徽商银行推出“工商联e贷”专属产品,提升融资效率。推广应收账款质押等供应链金融服务,扩大金融服务应用场景,有效畅通银企对接渠道。三是强化企业融资能力,培育良性融资生态。组织我省民营百强企业参加全国工商联、建设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培训班,筹备组织走进上海证券交易所活动,举办全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培训班,开展科创和绿色金融政策及产品宣讲推介,进一步构建“融资能力提升”阶梯培训体系。印发《安徽省工商联商会诚信建设参考材料汇编》,指导商协会和民营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打造信用培育长效机制,帮助企业积累“融资信用资产”。在工作机制的统筹协调和有力推进下,通过这些举措,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融资获得感。当前,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坚定不移谋创新之路,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省工商联将积极履行机制成员单位职责,持续做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让更多民营企业获得有效融资支持。我们希望与省发展改革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及其他机制成员单位一起优化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协同,倾力聚焦民营企业融资中的难点、堵点,畅通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扎扎实实推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新华网记者
刚才提到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作为支撑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线上对接渠道,请问该平台主要有哪些功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张云
为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委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升级上线了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联通各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形成全省一体化网络,作为向金融机构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的“唯一出口”,为推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信用方案”。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按照公益性原则,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线上融资“桥梁”,具备信用信息查询、融资需求对接、惠企政策直达、融资增信服务等功能。截至目前,平台已与近20家银行总部联合建设信用信息归集加工联合实验室,会同商务、人行、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陆续上线小微企业融资、民营企业融资、技术改造再贷款、绿色(转型)金融、汽车产业融资、皖质贷等特色板块,通过“数据不出域”等方式加强敏感数据开发应用,优化信贷产品研发、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提升金融授信联合建模水平。平台已入驻各级金融机构850家、注册用户342万家,累计发放贷款超2万亿元、信用贷款9963亿元。国际商报记者
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有哪些政策措施?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何汉翔
我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以来,省市场监管局强化部门协同、系统联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不断提升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质效。一是强化信息共享融通,为全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提供数据支撑。将全省710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信息与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行共享,依托融资信用平台梳理筛选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走访清单”,为全面开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走访对接活动提供支撑。二是强化质量融资增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会同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皖质贷”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通知》,指导在皖各银行机构推出“皖质贷”产品,以企业在质量领域所具有的能力、资信为依据,以信用贷款为主要融资方式,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给予梯次贷款授信额度,并为企业提供“一户一策”专业化授信服务。目前,“皖质贷”产品已覆盖全省1.5万家企业,累计为391家企业提供融资授信82.4亿元,实现变质量信誉为真金白银。三是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支持政策措施。会同省委金融办、省科技厅、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等部门出台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支持实施方案,加大知识产权质押普惠贷款供给,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中长期资金支持。2024年,全省普惠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358.3亿元,惠及4052家中小微企业。出台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贷款利息、评估费、担保费等按照一定比例给予不超过10万元资金补助。2024年,全省兑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补助3700余万元,惠及600余家小微企业。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继续强化协同联动,深入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全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一是深入组织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加大“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走访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融资支持的精准性、实效性。二是依托融资信用平台设立“皖质贷”业务专区,建立质量要素信息线上采集和共享机制,引导在皖各类银行机构入驻,推动质量融资增信业务惠及更多小微企业。三是不断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持续加强政银企协作,鼓励金融机构在产业园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集合授信,有效扩大普惠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和惠企覆盖面,以知识产权金融助推企业“知产”变“资产”。丨编辑:方婷婷 责编:祖文婷丨审核:方安琦丨来源:省政府新闻办来源:安徽省政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