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五斤牛羊肉,不如吃一两它,一健脾开胃,二益智健脑,三强免疫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0 14:04 2

摘要:如果告诉你,有一种食物,只需一两,就能提供堪比五斤牛羊肉的营养价值,而且还能健脾开胃、增强免疫、提高记忆力,你可能会以为这是某种“玄学食材”。

如果告诉你,有一种食物,只需一两,就能提供堪比五斤牛羊肉的营养价值,而且还能健脾开胃、增强免疫、提高记忆力,你可能会以为这是某种“玄学食材”。

可它并不稀奇,甚至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只是随着年岁增长、饮食西化,被我们悄悄遗忘了。

它就是——鸡肝

对,就是那块常常被人嫌弃“有点腥”的鸡肝。

很多人一提到动物内脏,第一反应是“胆固醇高”“不干净”“容易中毒”,但真实的鸡肝,远比我们想象中营养密度高食疗价值强,而且早在《本草纲目》中就被称为“补血明目之佳品”。

鸡肝到底“神”在哪?我们为何该重新认识它?今天,我们就从科学、生活、历史多个角度,好好讲讲这块小小的“宝肝”。

从营养学角度看,我们讲一个概念:营养密度。鸡肝的蛋白质含量虽不及牛羊肉高,但它的铁、维生素A、B12、叶酸、锌等微量营养素的密度却远远领先。

100克鸡肝中,铁含量高达9毫克,是牛肉的3倍、猪肝的1.5倍。尤其血红素铁含量丰富,极易被人体吸收,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优选。

更惊人的是,鸡肝的维生素A含量超过9000微克,几乎是日推荐摄入量的3倍,是天然的“护眼神器”。

2023年《中华临床营养杂志》一项研究指出,长期适量摄入动物肝脏的中老年人,其认知能力衰退速度明显低于同龄组,尤其在反应速度、语言记忆等方面更为突出。

这正得益于维生素B12与胆碱的协同作用——鸡肝中,这两者含量都不容小觑。

说实话,鸡肝的“口碑”不太好,主要有三个误区:

是“肝脏是排毒器官,会有毒素”。这是对肝脏功能的误解。肝确实代谢毒素,但真正的毒素是通过肾脏排出,肝脏并不会“储存毒”。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新鲜鸡肝,基本不会有安全问题。

第二,是“胆固醇太高不能吃”。鸡肝胆固醇确实高,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血液胆固醇水平受膳食影响远低于原先认知

2022年《营养学进展》期刊(ProgressinNutrition)的一项系统回顾指出,对多数人来说,适量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并不会显著升高血脂,而鸡肝中的卵磷脂、胆碱反而有助于脂肪代谢。

第三,是“吃多了会上火”。这是个中医说法,其实主要是因为鸡肝属温性,烹饪时加了太多辛辣调料,才让人感觉“上火”。只要不过量、不过油、不过辣,鸡肝反而能养血养心。

鸡肝被称为“开胃之物”,在不少地方还作为产后调理的常见食材。原因很简单:它富含维生素B族,尤其是B2和B6,对胃酸分泌、食欲提升都有帮助。

脾胃虚弱、面色发黄、手脚冰凉的人,常常被中医归类为“气血不足”。鸡肝不仅富含铁与维生素A,还含有蛋氨酸半胱氨酸,两者对肝细胞修复、脾胃功能调节都有积极作用。

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鸡肝是天然的“脑黄金”。其富含的胆碱维生素B12,对大脑神经递质合成、髓鞘发育、注意力提升都有重要作用。

国外已有多项研究证实,胆碱摄入与儿童学习能力呈正相关,而鸡肝中的胆碱密度,是蛋黄的3倍。

别小看鸡肝的那点锌和硒。这两个被称为“微量元素中的免疫双星”。锌参与上百种酶的合成,对白细胞功能、抗体形成至关重要。

硒则是抗氧化系统的关键元素,有助于清除自由基、降低炎症反应

尤其是在换季、孩子易感、老人免疫力差的时期,适量吃鸡肝,对提升免疫力、缩短感冒持续时间都有一定益处。

2024年《营养与免疫学杂志》发布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每周摄入两次100克鸡肝的人群,其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在4周后提升了近12%,表现出更佳的免疫应答能力。

吃鸡肝,讲究三点:量、选、做

量方面,成年人每周吃23次,每次5070克即可。儿童建议每周不超过两次,每次30~50克。过量反而可能导致维生素A摄入过多,尤其孕妇要慎重。

选购时,颜色鲜红、质地有弹性的为佳,表面无异味。冰冻鸡肝解冻时可能会流失部分营养,尽量选择鲜肝。

烹饪方面,最推荐清炒、煮汤、蒸制。做前用牛奶或淀粉水浸泡15分钟,能有效去腥。比如“菠菜炒鸡肝”,就是经典搭配,既补铁又护眼。

也可以与木耳炒、做成鸡肝粥、鸡肝馄饨,既好吃又养生。

尽量避免重油爆炒或红烧,虽然味道重,但容易掩盖鸡肝本身的营养,油炸更是直接破坏水溶性维生素。

在古代,鸡肝可是“宫廷御膳”之一。

《食疗本草》有记载:鸡肝“补目明心,养血健脾”。宋代名医苏颂还曾以鸡肝入药,用于治疗夜盲症和久病体虚。民间也有“鸡肝炖枸杞,眼不花;鸡肝煮黄芪,气血佳”的说法。

而在战乱年代,鸡肝更是物资紧缺时的“营养救命粮”。不少老一辈人都记得,小时候体虚时,母亲会专门去买一块鸡肝,炒给孩子吃,哪怕再紧的日子,也不能少。

如今,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却反而忘记了这些价廉物美的营养宝藏。

现代人常吃的食物越来越“精细”,但愈加缺乏铁、维生素A、B12这些微量营养素。

尤其是素食者、节食者、老年人、孕妇,长期忽视这类营养摄入,极易出现隐性饥饿,表现为疲倦、注意力差、免疫力下降。

而鸡肝,就是填补这些“缺口”的理想食材。它不是主食,也不是万能药,但它是你饮食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从今天起,不妨给你的每周食谱,留个小位置给鸡肝。不是天天吃,更不是狂吃,而是合理规划、适量摄入。配合绿叶蔬菜、粗粮和优质蛋白,才能真正吃出健康。

记住一句话:营养不是吃得多,而是吃得对。而鸡肝,正是那个容易被忽略,却应该被重新珍视的“对的选择”。

参考文献:

王晓东等.动物肝脏摄入与中老年认知能力关系研究[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3,31(5):321-328.

李婷,韩若冰.鸡肝摄入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J].营养与免疫学杂志,2024,12(2):87-94.

来源:急救健康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