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买了块瓷砖就等同于买了房了”,这是网友看完中产花300元买定价7150元蒂芙尼项链后,写下的评价。
“买了块瓷砖就等同于买了房了”,这是网友看完中产花300元买定价7150元蒂芙尼项链后,写下的评价。
不得不说,这届网友的嘴是真的毒。
不过,对于这种众筹买散装蒂芙尼的新方式,也有一些网友表示了赞同:“有点儿幽默感,这多好玩呀。”
因为,这令他们回想起了自己刚上班拼命挣钱买奢侈品的日子。
曾经需要靠连续吃三四个月的泡面,才能攒够一个蒂芙尼手链,如今的新一代年轻人,不仅不用饿肚子,还能两三天换一件奢侈品,着实让人有些羡慕。
怪不得这届新中产总说:“让我花7150买一个项链太亏了,买完又怕它丢了或者坏了,但是花300买一个蒂芙尼坠儿,丢了坏了也不担心,再换一个就好了。”
果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消费观,散装奢侈品或许是下一个消费新趋势。
奢侈品散装的风,让奢侈品溢价发展成一场普通人的狂欢。
最近,“Tiffany拼好链”活动爆红网络,而且加入拼团众筹买奢侈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从蒂芙尼到梵克雅宝,再到宝格丽,只要链子能被完美拆开,都能看到拼拼一族的身影。
刚开始,看到拼团消息的年轻人也觉得不靠谱儿,心里嘀咕:23个人拼一条定价7150元的链子,每个人成本310元,这也太便宜了,不会是假的吧。
想到可以直接省掉了6800元,在价格优势的驱使下,他们决定试一试,反正拼不成自己也没有损失,拼成了自己也算是赚了。
没多久,手里拿着价值300元的蒂芙尼爱心时,他们喜笑颜开,自己再配上个精致细银链,顺利获得一条3900元的蒂芙尼Heart Tag项链,又省了3600元。
看到拼成的人在多媒体发布的实拍图,其他年轻人曾经蠢蠢欲动纷纷种草,并开始冲击梵克雅宝的“五花拼单”团,花不到1万元就能拿到一条定价2.3万元的四叶草项链。
果然还是新脑子好用,奢侈品也被新型消费者买出了性价比、平价产品的味道,也有人慨叹:“还得是人多力量大。”
不仅如此,还有一起拼宝格丽项链的,52个人拼一条定价43万元的项链,每个人花8200多元便可以买到一条定价2万元的小扇子项链。
其实,收到真货的年轻人也会含泪感慨:“曾经为了省钱买平替,可终究不是大品牌的产品,如今用比平替更低的价格买到了真正的大牌产品,感觉自己赢麻了。”
想想自己曾经为了买奢侈品都打起了法拍的主意,也是有些搞笑的,还好拼单风吹来得恰到好处,为自己省下了很多不必要的生活支出。
说起拼单,不得不让人想起有些人为了吃到一口山姆的零食,在线上买大袋零食分装的小袋食品。
为了尝到一口山姆味儿,网友真是煞费苦心,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他们也确实为自己带来了小愿望被满足的甜蜜感。
这场看似滑稽的拼团秀,附带上年轻人的收入水平,似乎也变得不那么怪异了。
奢侈品祛魅是从年轻人开始疯狂攒金豆子开始的,即便金价超过了800元一克,也有人买金子,不买性价比极低的奢侈品。
以现在的金价算,一颗1克的金豆子800元,它的回收价也近800元,自己卖出去没什么损失,而且还能融化打成各种款式的金首饰,性价比又被提高了。
反观一条蒂芙尼项链,原价7150元,回收价则为3500元,直接腰斩,买到就是赔了,而且还容易掉色变丑,妥妥的吞金兽。
把金子和奢侈品放在一起对比,理性的年轻人宁愿攒钱买金豆子,也不再走进蒂芙尼的专卖店,当明晃晃的冤大头。
一直到散装奢侈品的热潮来袭,一些年轻人才重回奢侈品的领域,但也是用众筹的方式拼单买奢侈品,并不是全价买。
这届年轻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打赢了一场奢侈品溢价大战,估计奢侈品品牌商也被这波散装新思路打散了。
针对散装消费新现象,反应最快的还是奢侈品二手交易平台,它们开始单个回收爱心吊坠,并将其重新焊接回去,整体往外售卖,又赚到了一笔差价。
果然,在商业的世界里,只要有需求便会有市场和交易。
而这场散装消费中,散装服务供给者——珠宝维修店的营收也快速激增了40%。
有趣的是,在散装消费群里还流传着一段关于玄学的暗含意义的言论,都说:“蒂芙尼是可以旺自己并且‘克’领导的。”
带着这样的寓意,很多白领都冲进了蒂芙尼散装的赛道里,拥有了一款DIY蒂芙尼项链。
虽然这款链只花了300元,但也不会有人站出来笃定地吐槽:“你这个项链是假的”,毕竟那个吊坠是真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保住自己的群体社交认同的同时,又守住了自己的钱袋子,这招“邪修”版的省钱攻略果然名不虚传。
有得必有失,二手奢侈品的买家吃尽了苦头,因为有些配链根本不是蒂芙尼品牌的,可依然收的是原链的价格。
所以,有些珠宝鉴定店主开始明确指出:“我无法保证全部部件是真的,得看具体的物件儿组成才能下结论。”
即便如此,年轻人的新消费观已经导致了奢侈品交易市场的改变。
在性价比为王的消费时代背景下,年轻消费者用理性消费逐渐代替了感性消费,奢侈品的高档属性已经被消费者行为强行改变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奢侈品已经不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仰望,更不再是一种独特的身份、品位和追求的象征,而被买成了一种平民化的日常消费品而已。
从纯花钱的角度看,同样是花费300元,买一个小众品牌的系列化首饰,不如买一个大品牌的散装品,后者更让人觉得钱花得值。
毕竟在一部分人眼里,大品牌代表着一种更高层次的群体效应,散装让他们抄近道直接进入了这样的群体。
而且,就算奢侈品出现了损坏或者丢失,他们也不会难受很久,忘掉它再买一个新的便好。
散装,在满足年轻人对奢侈品欲望的同时,还让他们对奢侈品祛魅了。
在没有拥有之前,他们向往拥有后被人高看一眼,在拥有了奢侈品之后,他们反而在乎其品质、做工和样式了。
还有些人说:“自己在拥有蒂芙尼后,反而有点儿不喜欢了,一个8块钱1克的银饰卖出了那么高的溢价,着实让人觉得浮夸。”
甚至拥有奢侈品后的一些人变得更加清醒了:
“以前觉得买奢侈品才是爱自己,现在发现首饰只是个日常装饰,没有高级晚宴邀请,也不需要出席各种重要场合,戴蒂芙尼还是拼夕夕完全没差。”
从消费心态培养上,散装奢侈品反而让人变得更加成熟了。
很多人也真的分清了什么是想要的和需要的,他们反而省下了更多的钱,用来规划以后更好的生活。
虽然奢侈品被拆成了散装的,但消费者却变得更加完整了,在消费观念成熟的同时,生活品质和选择自由度也获得了一场质的提升。
来源:鬼谷子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