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能源领域的每一次突破都备受瞩目。全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有望彻底改写能源应用的格局,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中流砥柱。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能源领域的每一次突破都备受瞩目。全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有望彻底改写能源应用的格局,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中流砥柱。
一、全固态电池的技术优势
全固态电池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其卓越的性能优势。与传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它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能量密度方面,全固态电池表现惊人。当前市面上主流的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通常在150 - 260Wh/kg ,而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突破400Wh/kg 。以比亚迪研发的全固态电池为例,采用交错层叠设计提升性能后,续航可达1200公里。这意味着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在一次充电后能够行驶更远的距离,大大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安全性是全固态电池的另一大亮点。传统液态电池使用的电解液大多为易燃有机溶剂,一旦电池内部短路或受到外力冲击,容易引发起火甚至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而全固态电池使用固体电解质,从根本上消除了电解液泄漏和燃烧的风险。即使在高温、穿刺等极端条件下,全固态电池也能保持稳定,极大地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在充放电效率上,全固态电池同样表现出色。它能够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有望将充电时间从传统液态电池的数小时缩短至十几分钟甚至更短。这对于电动汽车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大大节省了充电等待时间,使电动汽车的使用更加便捷高效。
二、产业发展现状与突破
近年来,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2024年,中国首条全固态锂电池量产线在北京亦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年,比亚迪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并计划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广汽集团也宣布已初步打通全固态电池的全流程制造工艺,并计划在2026年将其搭载于昊铂车型。
国际上,各大车企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全固态电池。丰田计划在2027 - 2028年推出续航里程比现有EV延长2.4倍、可行驶约1200公里的量产车;本田宣布将从2025年1月开始试产纯电动汽车用的“全固态电池”,并公布其正在开发中的全固态电池性能,到21世纪20年代后半期单位电池体积的续航里程增至2倍,到40年代增至2.5倍以上,中型EV满电状态下可行驶1000公里 。
在技术研发方面,全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例如,华为公布了《掺杂硫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的新发明,该掺杂硫化物材料可作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电池具有较长使用寿命;三星SDI的Super - Gap固态电池采用银碳复合材料做负极,无需过量锂金属就能解决锂沉积问题,实现了电池轻量化和快充性能的提升 。
三、未来应用领域展望
新能源汽车领域:全固态电池将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随着其能量密度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大幅增加,充电时间大幅缩短,性能将可与传统燃油汽车相媲美,甚至超越。这将加速电动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进程,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绿色、智能方向转型升级。
储能领域:在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储能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高安全性,使其成为储能领域的理想选择。它可以更高效地存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能源的稳定供应,为构建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对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来说,全固态电池的应用将带来更轻薄的机身设计、更长的续航时间和更高的使用安全性。用户不再需要频繁充电,设备的使用体验将得到极大提升。
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全固态电池的优势使其在这些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为无人机、卫星等设备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支持,提升装备性能和作战能力。
四、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全固态电池前景广阔,但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之前,仍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层面上,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固固界面问题仍是制约全固态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电极和电解质之间为点接触,容易产生裂缝和气孔,限制界面处的锂离子传输;界面处的(电)化学副反应导致固固界面稳定性降低,增大界面阻抗 。此外,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固态电池的材料成本每瓦时在2元以上,远高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单体成本每瓦时0.5元左右 。
为应对这些挑战,全球科研人员和企业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在技术研发上,加大对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究投入,寻找具有更高离子电导率、更好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的材料;通过界面工程技术,改善固固界面的接触和稳定性,降低界面阻抗。在生产工艺方面,不断优化制造流程,开发新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全固态电池作为能源领域的一项颠覆性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逐步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固态电池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开启一个全新的能源时代。
来源:勇敢的豆花CMo